二一中文網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 第137章 大明兵工
  然而十分遺憾的是,崇禎關于近代火器方面的知識并不豐富,對于不少現代武器的構造以及工作原理倒是清楚,但這根本就沒什么用。

  因為以這個時代的材料及工藝,根本就造不出來。

  另外,崇禎對于明末時期的工科知識也極其匱乏,甚至連蒸汽機構造都不清楚,也就知道蒸汽機的工作原理,茶壺嘛。

  當然也看過一些明穿小說,里邊也有寫工科知識。

  比如怎么生產玻璃、化肥,還有水泥等等,但是看個小說,誰還會當知識點記?所以崇禎早就已經忘了個精光。

  或許機緣巧合之下,靈光乍現才會想起某條知識。

  但是現在讓崇禎想,真的就是想破頭也想不起來。

  所以攀科技樹是不用想了,他甚至連燧發槍構造都不清楚。

  不過也不是什么都沒記住,崇禎還是記住了三條很重要的時代趨勢。

  其一:燧發槍相比火繩槍具有碾壓性的優勢,不僅啞火率變得更小,關鍵是由于發火技術的改進,使得火槍手可以從大間隔隊形進化為肩挨肩的密集步兵隊形,因而使得步兵的單位火力輸出密度得到極大提升。

  【注:火繩槍時代的步兵間隔至少為米。

  燧發槍時代的步兵間隔則可以縮小至米(側身)。

  所以相同寬度的步兵橫隊,燧發槍的理論火力輸出密度是火繩槍的三倍,而實際的火力輸出密度還不只三倍,因為燧發槍的啞火率更低,裝填速度更快。

  有了燧發槍加套筒刺刀,火槍手才真正的擺脫長矛手的保護。

  裝備燧發槍的步兵擺成空心方陣,甚至可以與騎兵進行野戰。

  也正是因為燧發槍的出現,使得騎兵由主戰兵種退化成為輔助兵種,像建奴白甲兵這種披三重甲胄的重裝步兵更是徹底的退出歷史舞臺,從此只出現在博物館,因為面對燧發槍的密集火力,重裝步兵在戰場之上已經是寸步難行】

  其二:大明無論是火器制造還是火器運用都沒有標準化這個概念。

  火器制造全憑工匠經驗,教徒弟也是照著自己總結的經驗教,教材或教學輔助工具這種東西是根本不存在的,使用火器也靠老兵傳幫帶,同樣沒有操作規范以及標準化教學這樣的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注:明代沒有標準化,從《火攻契要》以及《軍器圖說》這兩本專門用來介紹火器的學術專著就能看得出,無論《火攻契要》還是《軍器圖說》都沒有詳細精準的參數,都只是籠統介紹,配圖也只是簡圖,大小不成比例更沒有參數】

  其三,這個時代東西方的火器技術好像差距并不明顯。

  確定這三點之后,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也就呼之欲出了。

  燧發槍這種東西,不是想造就能造得出來的,制造工藝不夠成熟,勉強造出來不僅價格死貴,而且性能不一定就強過火繩槍。

  所以燧發槍可以試著研制,但是真沒有必要強行推廣。

  火炮鑄造工藝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突破,從前膛炮進化到后膛炮,炮管從澆鑄進化到軋制,這都是不切實際的癡心妄想。

  所以說唯一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的就只有標準化。

  不光是火炮、火槍的制造需要標準化,火炮及火槍的操作也要標準化。

  然而無論是火器制造的標準化還是火器操作的標準化,都沒那么容易,但是無論有多困難這事都必須做,而且還得分頭同時進行。

  崇禎問馬鳴騄道:“馬卿,兵仗局在南直有多少家工廠?”

  馬鳴騄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共有包括火藥廠、鑄炮廠、銃廠等在內的九家工廠,此外還有大大小小的作坊六十一座,各種礦山一百余個。”

  聽到這,崇禎臉便垮下來,這都是韓贊周造的孽。

  九家工廠是內廷原有產業,但是六十一座小作坊還有一百多個礦山肯定是掠奪的,這兩個數字后面隱藏著無數的血淚。

  不過崇禎現在也沒有時間管這些閑事。

  馬上就要七月底,得帶著士子北上了,不能再拖。

  當下崇禎又對馬鳴騄說道:“馬卿,你把六十一座作坊及一百多個礦山都發賣了,九家工廠合并起來組建一家兵工廠,名字就叫大明兵工廠。”

  “大明兵工廠?”馬鳴騄點點頭又問,“再然后呢?”

  “然后面向江南八府一州的商賈競賣。”崇禎說道,“誰家出的銀子最多,就由誰家入主大明兵工廠,內務府只保留三成股分,而且不參與經營,對了,之前的六十一座作坊以及一百多個礦山,也要按照這個法子競賣。”

  “圣上請稍等。”馬鳴騄忽然說道,“待臣記錄下來。”

  說完又問朱慈烺道:“太子殿下,能否借紙和筆一用?”

  朱慈烺便親自拿來紙張還有毛筆,馬鳴騄又起身道過謝。

  崇禎上前看了一眼,只見馬鳴騄寫得一手工整的楷體字,跟印刷體似的。

  不得不說,東方的軟筆書法真的是一種極致的藝術享受,如果沒有掌握其中的訣竅,用軟筆寫的字簡直沒眼看,但如果學會了駕馭軟筆,寫出來的字那就是美奐美侖的藝術品,給人一種極致的視覺享受。

  但是要想學會駕馭軟筆,非得十年苦功不可!

  像馬鳴騄這樣的進士出身的官員,哪個不是從小就苦練書法?

  所以從推廣和普及這點,軟筆書法跟硬筆書法是沒法相比的,用鵝毛筆、鉛筆這樣的硬筆寫字,哪怕是一天沒學過,寫出來的點就是點,一撇還是一撇,哪怕是畫,也能畫出一個勉強能認的字,軟筆就不行。

  點科技樹崇禎真沒能力,但推廣硬筆卻可以。

  不過這事也不急在一時,眼下有更重要的事。

  “既然馬卿你要做記錄,那就不妨多記錄幾條。”

  稍稍一頓,崇禎又說道:“第一條:大明兵工廠只生產最終之成品,紅夷大炮、虎蹲炮、魯密銃、套筒刺刀的成品以及火藥成品。”

  馬鳴騄道:“只生產成品?其他都不管嗎?”

  “對,其他都不管。”崇禎沉聲道,“生鐵、熟鐵、鋼、蜜蠟、鑄造沙模、加工銃管所需要的車床、鉆頭等工具,全部面向江南八府一州商賈競買,哪家提供的價格最公道,產品質量最過硬,就用哪家的,中間不得有任何徇私。”

  既然決定了要靠軍工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那就不能建大而全的兵工廠,而是要盡可能的打造出一條專而精的產業鏈。

  讓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做到最專業。

  在利潤以及精益求精的政策驅動下,大明朝或許不會先于英國發明珍妮妨紗機,但是很可能會先于英國弄出真正意義的蒸汽機。

  “是。”馬鳴騄筆走龍蛇的記錄下來。

  崇禎又道:“第二條,大明兵工廠的火器制造必須實現標準化。”

  “標準化?”馬鳴騄心下雖有所解讀,但是又不在確定,問道,“何謂標準化?”

  崇禎答道:“所謂標準化,顧名思義就是所有零部件必須能通用,就是說甲字號紅夷大炮的底座換到乙字號紅夷大炮一樣能用,丙字號虎蹲炮的虎爪換到丁字號虎蹲炮也能用,而且不影響精度,還有魯密銃的包括套筒刺刀在內的所有配件也能通用。”

  “這!”馬鳴騄停下筆問道,“圣上,臣此前雖然沒有督造過火器,但也知道要想實現圣上所說的標準化只怕是很不容易。”

  “要是容易,還用得著你這個內務府的副主事親自負責?”

  崇禎哼了聲,又說道:“但也就是剛開始難,等到走上正軌了你就會發現,采用標準化之后生產反而變得簡單了,產品質量也大大提高。”

  康百萬忽然插話進來:“圣上所說的標準化,其實也能夠達到,但是需要匠人反復精修打磨,但這個時間就長了,成本也會成倍的提升。”

  “不不不,親家你說的這個不是真正的標準化。”

  崇禎擺了擺手說道:“真正的標準化一旦搞成了,不僅可以提高產品質量,也能大大提升產品的生產加工效率,成本就反而會變得低廉許多。”

  “噢是嗎?”康百萬瞠目結舌道,“竟有這種事情?”

  馬鳴騄則肅然問道:“圣上能否詳細說說這個標準化?”

  崇禎說的這個標準化如此之神奇,可是馬鳴騄卻沒有半點概念。

  但是這個東西讓崇禎說也說不清,因為他沒有參與過生產經營。

  雖然也知道一些知識點,但很散,很難形成一整套的理論體系。

  “這個朕一時之間也說不清。”崇禎沉吟片刻后又說道,“不過朕知道澳門的卜加勞炮廠已經實現了標準化制作,它們在制作紅夷大炮時,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而且還有專門的測量工具,大明兵工廠可向卜加勞炮廠取經。”

  “澳門的卜加勞炮廠?”馬鳴騄神情一動說,“圣上,或許用不著去澳門,這幾天有個名叫卜什么格的西夷紅番,一直跑來內務府投帖,但是臣這些天忙著發行債券,所以一直沒抽出時間見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