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 第五百九十四章 譙郡桓氏的籌碼
  桓沖的態度,讓桓伊心中發笑,面子上卻還不敢表現出來。

  現在是說服桓老頭的關鍵時刻,可不能惹他不痛快。

  “老將軍說的對,這些道理,野王也懂,但是,一旦我們壓制不住局面,荊州兵就又要大亂,到時候,朝廷上得意的照樣是謝安,我軍將士奮勇殺敵,卻還要落個鬧內訌的名號,這不是太冤枉了嗎?”

  說起這個話題,桓伊和桓沖相繼陷入了沉默,對于桓沖來說,他憤憤不平的又豈止是個人的榮辱。

  桓沖一人是否能夠拿到稱心如意的權力,其實并不重要,他年事已高,年輕時候都沒有爭到手的東西,到了這把年紀,早就已經不再苦苦追尋。

  現在,襄陽城也奪回來了,新野也已下,雖然他沒能達成年少時候的夢想,躍馬中原,可是,這些被他親手丟失的城池,他已經重新奪回來了!

  也算是讓他的余生老懷安慰,可是,謝安的舉動,還是讓他年邁的心紛紛不平。

  這個時候讓謝玄拿到了如此重要的軍權,那不就是在打荊州兄弟的臉嗎?

  即便襄陽這一戰,依然是北府兵貢獻更大吧,但是,荊州兵的作用也不小。

  荊州各個將領的權力沒有擴大,反手卻給了一向擁兵自重的謝玄這樣高的官職。

  這讓以后荊州的兄弟再怎么有干勁為了朝廷效力?

  為國效力,為國效力,說的好聽,但是,一點甜頭都不給,戰士們也不會有動力。

  大晉沒有什么系統的職業軍人制度,幾乎所有投入行伍的士兵此前都是普通的農夫。

  你對這些農夫說,我們要振興大晉,恢復中原!

  這是我們的使命!

  我們必須竭盡全力,不惜豁出性命。

  兄弟們也聽不太懂,就是聽懂了,他也不能入腦,很好的貫徹執行。

  還是要有錢,有飯吃,要有這些看得到的實際的好處,這樣士兵們在沖鋒的時候,才會有力氣和決心。

  桓沖將心中的不平盡數講述,這些道理,桓伊怎么會不明白,每個將領在朝廷上爭奪權力,實際上也是在為手下的士兵們爭奪資源。

  這和那些在朝堂上天天爾虞我詐的文臣還不同,那些文臣,就算是打破了腦袋爭搶,基本上,他們代表的也是他們個人。

  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家族,或者是幾個家族的小團體的利益。

  謝安把這樣的重權交到親侄子的手里,這不就是把桓沖給算計了嗎?

  “那你有什么看法?”

  桓伊是個恬淡的個性,淡泊名利,但是,桓沖很清楚,他的智謀并不比那些成日在朝廷上勾心斗角的人差。

  “為今之計,只能再等等看。”

  “將軍想想,一旦苻堅起兵,到時候,江左江右可就又要烽火連月,到時候,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那謝玄不過是剛剛拿到了兵權,立足未穩,我荊州兵又從來都是與朝廷有距離的,從前就以不服從調動聞名,這一次,他謝玄想要救援新野,就必定要利用我荊州兵的力量,可是,我荊州兵豈是他想怎么撥弄就怎么撥弄的!”

  “想讓荊州兵奮力殺敵,就要拿出合理的交換條件來,以前,因為襄陽戰場上合作的很好,我們也就把這個要求暫時擱置了。”

  “既然他謝安先不做人,那就不能怪我們荊州兵不客氣!”

  桓伊原本是不想這樣做的,都是他們逼的!

  討價還價!

  世家相爭的不二法則!

  你看,現在桓伊在新野活動,雖然是暫時的吧,但是他的老巢江州已經許久都沒有刺史了。

  看現在戰亂不止的樣子,總要給江州安排一個人吧,桓伊自己不想再回江州了。

  他決意跟著王稚遠混差事,江州便需要新人去掌控。

  這個人選,要是以前,說不定桓沖心情好,大手一揮,就送給朝廷安排的人選了。

  說白了,也就是謝安看中的人,這個人,并不一定是出自他陳郡謝氏。

  謝氏現在掌控著北府兵,已經是樹大招風,謝安還不至于糊涂到這種地步,在江州這樣的上下游都能兼顧的重鎮,朝堂上人人都在盯著的重要職位上,再安排一個謝家人,那不是等著小伙伴們的雞蛋石頭子嗎!

  除非謝安他不想混了!

  要不然,這次的江州首領,必定不會出自謝氏,同樣的,出自桓氏的可能性也不大。

  剛走了一個桓伊,再弄上來一個姓桓的,那還不如繼續讓桓伊兼任呢,這種多此一舉的事情,謝安應該不會做。

  那么,極有可能,這個新人選就會在朝廷上那些其他清貴之人中選出。

  所謂的清貴之人,首先,肯定要出自幾大世家,謝安還是有這個階級觀念的,江州刺史這樣的好差事,當然不能便宜了寒門子弟。

  就算是分配給其他世家,那也屬于是肉爛在鍋里的操作,謝安還是可以接受的。

  “妙啊!”

  “太妙了!”桓沖連連擊掌,那臉樂的都快扭成一團了,桓伊將他的推測一五一十的講給他聽,桓沖登時就激動了。

  “老夫早就說了,還是你們年輕人辦法多!”

  “對啊!”

  “怎么把這件事給忘了!”

  桓沖猛拍腦門,好像真的是才剛剛頓悟了似的。

  “只要能把幾個大州控制在我們手中,那謝安就休想占便宜!”

  桓沖說的沒錯,謝玄手里捏著的都督之權,嚴格來講,其實是個臨時性的軍權。

  因為現在還有個氐秦的威脅擺在那里,雖然苻堅什么時候會出兵也還沒有準確的消息,但是,只要利劍高懸,大晉就有需要及時調動全國境內兵力,共同迎敵的職責存在。

  謝安正是抓了這么一個空當,把這個調動晉朝境內全部兵力的大權給安在了謝玄的頭上。

  為什么說謝安占了很大的便宜?

  那都是因為,現在還沒有跡象能夠表明苻堅要大舉南侵,謝安就等于是提前把晉境內的兵力全都調動起來了。

  利用這個時間差,謝玄便可以熟悉各支部隊的詳細情況,安插低等級的將領。

  這些都是謝玄可以操作的,待到苻堅真的出兵,那么,謝玄大展身手的機會就到了。

  大戰結束,各支部隊的真實情況,謝家也全都掌握了,人脈已經布置了下去。

  谷</span>這些軍隊再想全部回歸本來的統領手下,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低級將領很有可能會倒戈向謝玄,掣肘地方將領。

  到時候,大晉境內的各個地方豪強,或許就能被謝安一舉擊破!

  但是,在大晉這種需要經常調集大軍應對隨時都有可能開始的戰爭的割據勢力的范圍內,軍權也可以分為兩股。

  一個是謝玄這種總領全局的都督,一個就是各個地方單獨的軍事力量,這些軍事力量,還是掌控在各州的刺史、牧守、甚至是太守,長史的手中。

  切莫小看這股勢力,謝玄想要讓大晉境內的幾股大軍全都能夠號令一出,劍指一處,那就十分需要這些地方統領的支持。

  大晉嘛,終究不是后世的大明,那個時候,以郡縣制為基礎的統治單位已經是發展到了頂峰,除了王朝末年的烽火叢生,絕大多數時間,大明境內還算是和諧。

  反觀大晉這樣的朝代,和諧,絕對是不足百年東晉歷史之中的極少數,大晉的歷史中,不是內亂,就是朝廷上的各種勢力,掐掐掐,要么就是狂暴的外敵入侵,沒有個寧日。

  又怎么可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郡縣制度?

  所以,一般來講,郡縣之內的軍事力量,都掌握在一州一郡之內的最高長官的手中。

  這個最高長官,也不一定是那個官最大的,只要是地區之內的實權人物就可以了。

  比如,在歷史上,緊跟著東晉開啟的南朝,因為總體的政局也不穩定,朝廷派到地方上面的刺史、太守,也往往淪為擺設。

  真正說了算的,反而是官位低于他們的地方長史。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正是因為地方不服從中樞朝廷,甚至是皇權下壓也不太頂用。比方說,以劉宋為例,劉裕自己就是行伍出身,且起自草莽,他對于江左這一帶地方上的各種問題,可謂是感同身受,有很深的了解。

  于是,當他當了皇帝,他便開始將自己可以倚仗的弟弟、侄子之類全都放到地方上去擔任地方長官。

  (劉裕個人的兒子年紀都很小,一直到他去世,只有一人成年,在劉裕健在的年代不能很好的承擔地方上的防務。)

  這些地方長官總是換來換去,以至于他們在地方上的勢力也不穩固,一旦穩固了呢,就又很可能舉起大旗,挑戰朝廷。

  相比較而言,反倒是地位較低,負責地方上一州一郡具體事務管理的長史,在一個地方很有可能會長期任職,形成一股力量。

  境內的軍隊,百姓往往都愿意聽從長史的調動,而長史也有權力來分配給他們相應的利益。

  人嘛,大多都是哪里有好處,就往哪邊倒,所以,從同樣的事件推斷,在東晉末年,情況也是差不多的。

  謝玄如果想順利的揮動指揮棒,就要看看這些地方上的將領,愿不愿意聽他的那一套。

  要知道,大晉朝的這些大臣將領啊,雖然能成大事的少,但是能作妖的卻是要多少有多少。

  且人人都有一個拿手絕活,保證能作出各種新花樣,都不是好惹的。

  想到了這一點,桓沖就放下心來。

  叮囑桓伊,趕緊把和王謐通氣的書信寫起來,不要耽誤時間。

  桓伊這就納悶了。

  剛才說不要急于和王稚遠聯系的是老桓,現在火急火燎的也是他老桓。

  這情緒變化也太快了吧!

  桓老爺子卻秉持著我說我有理,我就有理,你們不懂,那都是你們的問題的原則。

  坦蕩說道:“我們現在這邊的情況也有變化,野王,給那王謐小子寫信,不要只顧著說新野的戰況,還要打聽一下朝廷上的動向。”

  “就比如,朝野上下是如何看這謝玄的新官職的,能問的,都要盡量問一問。”

  桓沖循循善誘,特別慈祥的說出要求,沒辦法,但凡他要是能再年輕二十歲,這封信,他早就自己寫了。

  想問什么,就寫什么,才不會拐彎抹角,桓伊是體面人,他桓沖可從來都不是。

  “原來,買德郎你是揣著這樣的心思。”

  “你放心好了!”

  “這件事交給我,沒問題!”

  難得與桓沖在聯合王謐的事情上達成了共識,桓伊也是心情大好,連連做了三次保證。

  只是他一個人投靠王謐,有什么意思?

  要是能把包括譙郡桓氏的荊州部隊全都調動起來,投奔明主,豈不美哉?

  …………

  另一邊,瑯琊王氏宅邸,身在京口的劉裕,亦傳來了好消息。

  京口籍士兵的遣散,重新編排入伍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被殷仲堪醫治好的魏詠之,也終于投奔北府,成了一名隊主。

  對于名位遠遠落后于檀憑之等一同南渡兄弟這件事,魏詠之始終耿耿于懷。

  他當然不是嫉妒檀憑之他們已經當上了將軍,而是,感嘆時也命也,要是沒有這個病痛,恐怕他魏詠之也早就在襄陽城的戰場上大展身手了!

  論武藝,他老魏從來都不會落入下風,更何況,與天生怪力的檀憑之不同,他老魏的武藝,那可是這一波南渡北人之中的翹楚!

  魏詠之精湛絕倫的弓馬技藝,一定能夠幫助晉軍在襄陽戰場上奪取更大的勝利,而他自己也能夠達成人生的目標。

  功成名就,彪炳當世!

  劉裕也趕到很欣慰,誰能想到,他在京口才停留了幾天,原本被他視為最大敵人的冠軍將軍謝玄,居然啟程前往建康了!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老天爺相助?

  謝玄走后,鎮守京口的將軍,最大一個,就變成了劉牢之。

  但是,劉牢之此人根本不足為懼,劉裕也從來都沒有把他放在眼里。

  劉牢之出身將門世家,論出身,是比劉裕好上幾分,但是,在大晉,這一點點優勢,也并沒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畢竟,這里人均都以從軍為恥。

  除去謝玄因為家族原因要來領兵以外,其他的將領,劉裕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劉裕當然知道,現在劉牢之的官位還遠遠在他之上,而且這種情況,一時半刻也絕對不會得到改變。

  他看得很清楚,雖然論軍功,他劉裕現在與劉牢之也差不了太多了。可是,在謝家統治的北府兵中,謝家人是一定會死保劉牢之,絕對不會讓劉裕順利上位的。

  那么,小劉還有希望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