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四百九十五章 世界飛天第一人
  舟船日夜行進,這一日已抵達龍潭,只需半日便可抵達京師。

  “就在龍潭靠岸吧。”

  朱允炆對薛夏傳令。

  薛夏有些疑惑,這一路急匆匆趕路,不就是為了早點到京師,這眼見都到家門口了,咋還不進門呢?

  但皇上的命令,不能不從。

  寧妃問出了薛夏的疑惑:“眼下朝事頗多,皇上應早入京師,緣何停留此處?”

  朱允炆指了指桌案上的一摞文書,道:“安全局沿途遞送文書,朕已批復妥當,眼下距離京師不過三十里,風吹草動皆可知悉。當下看似紛亂,實則是齊王之亂的余波,并無大事,朝臣若連這點都處置不了,那他們也該走人了。”

  寧妃想想也是,加上一路返程都在船上,實在是令人乏累,上岸走走也好。

  龍蟠之背,有水潭名龍潭,這就是龍潭鎮的由來。這里塘蕩眾多,河流縱橫,穿街行巷,說是“威尼斯”小城也毫不為過。

  走過蘇杭,龍潭的景致自然談不上什么新奇。但在龍潭不遠處便是棲霞山,這才是朱允炆的目的地。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朱允炆自然是不會錯過這“金陵第一明秀山”。

  登山而望,棲霞丹楓,盡收眼底。

  朱允炆看著驚嘆于楓葉之美的寧妃,目光中有些愧疚,一旦進入京師,寧妃也好,韓夏雨也好,她們都將失去自由,重新回到禮儀約束的地方,難有純真與爛漫。

  棲霞古寺堪稱聞名在外,這里即是千年古剎,又是佛學“三論宗”祖庭、佛教“四大叢林”之一,香火旺盛,不輸京師天界寺。

  但對于古寺古廟,或者說對于和尚僧人,朱允炆并沒有太多好感,相對而言,他更在意這里曾經發生的一場戰爭,那就是宋代的黃天蕩之戰。

  這一戰,讓宋韓世忠揚名天下,作為一個堪與岳飛齊名的將領,他曾在棲霞山下的黃天蕩,長江一線抵抗金軍長達四十八日,迫使金軍放棄南下企圖,為南宋立足打下了基礎。

  這是一個改變了歷史的人物,一個在當時“知國有人,天下誦之”的人物,可惜在后世,許多人忘記了他的名字。

  韓夏雨喜歡聽故事,就連青青、子衿、子佩也聽得入迷。

  “再說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可謂是女中豪杰,在黃天蕩之戰中,親執桴鼓,指揮作戰……”

  朱允炆指點江山,講述著歷史風云。

  韓夏雨急切地問道:“那黃天蕩之戰,是贏了還是輸了?”

  朱允炆感嘆了下,說道:“輸了,也贏了。”

  韓夏雨不理解,輸就是輸,贏就是贏,哪里有輸了也贏了的說法,這不是前后矛盾?

  朱允炆解釋道:“從戰術上來講,韓世忠輸了,因為金軍擊潰了宋軍船隊,水軍慘敗,金軍離突破江防。從戰略上來講,韓世忠贏了,以少量兵力,遲滯數萬金軍數十日,打破了金軍南下的勇氣,贏得了后方喘息與準備的機會……”

  看事情,往往需要看全局。

  有些局部的“失敗”,恰恰是服務于全局的“勝利”,若目光過于糾結于一個點,很可能會失去對全局的判斷與解讀。

  至于齊王之亂,朱允炆只能說,朱榑是戰術與戰略上雙失敗型的家伙,但他的失敗,并不是沒有任何積極的價值,至少,他用自己的造反行為,給朱允炆提供了削藩的借口,名正言順。

  雖然現下沒幾個藩王有威脅,但他們擁有三護衛,享受地方大爺服務的現實,還是讓朱允炆不滿意,正好可以借齊王之亂,借機敲打敲打其他藩王。

  “陶增光,不要再白日做夢!你爺爺死了,你就應該學習你父親,老老實實當一個農戶,而不是再想成為一名住坐匠,而且我也不是什么官員,你找我也沒用,回婺城吧!”

  一個老漢推搡著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滿臉的憤怒,口中還喋喋不休:“你爺爺是蠢貨,你也是蠢貨,活該被炸死。”

  “不準罵我爺爺!”

  陶增光高聲喊道。

  老漢鄙視地看著陶增光,一字一句地說道:“你爺爺他就是個蠢貨!愚蠢,白日做夢,白癡!”

  陶增光緊握著拳頭,猛地上前兩步,一把抓住老漢的衣襟,揚起的拳頭對準老漢的臉,卻遲遲沒有落下,而是咬牙道:“我爺爺是為了飛天,他是值得令人尊敬的!”

  “飛天,哈哈,白癡,真以為能制造飛鳥,人就能飛了?你爺爺是走火入魔,是死有余辜!人就是人,不是鳥,永遠都不可能飛天!”

  老漢嗤笑。

  陶增光憤怒不已,拳頭猛地砸去,將老漢打翻在地,紅著眼道:“我爺爺飛起來了!”

  老漢吐了一口帶血的唾沫,就坐在地上,冷冷地看著陶增光,道:“然后呢,還不是死了?妄想飛天,就是找死,我奉勸你回婺城,別再想打《火箭書》的主意。”

  “那是我爺爺的遺物!”

  陶增光喊道。

  老漢站起身來,厲聲道:“你錯了,《火箭書》是我班家的,可不是你陶家的。”

  陶增光臉色一變,一時之間無法再說什么。

  朱允炆從石頭后面繞了出來,韓夏雨、寧妃等人也好奇地看著兩人。

  陶增光見事情無法辦成,垂頭喪氣,對老漢行了個禮,就準備走人,卻不料耳邊傳來聲音:“飛天?你莫不是陶成道的后人?”

  “你是?”

  陶增光轉過身,驚訝地看著朱允炆。

  朱允炆打量著陶增光,又看了看一旁的老漢,頓時笑了起來,道:“班背的《火箭書》,陶家萬戶,不會這么巧吧?”

  這次不止是陶增光吃驚,就連老漢也驚訝不已。

  要知道自己的弟弟班背已經走了近十年,知曉這個名字的人本就不多,像眼前如此年輕的人,更是難以想象。

  朱允炆坐在一處石凳上,心中百感交集。

  韓夏雨跑到朱允炆身邊,問道:“姐夫,什么《火箭書》,什么萬戶,你認識他們嗎?”

  “沒有見過,但并不妨礙我知曉他們,尤其是飛天的萬戶,他可是飛天夢想的第一人,如此人物,歷史浮沉,也斷無法遺忘。”

  朱允炆拉著韓夏雨,含笑講解道。

  陶增光聽聞此話,不由對朱允炆頓生好感,道:“這位公子,你認為我爺爺做得對嗎?他不是世人嗤笑的愚昧之人,對不對?”

  朱允炆收斂了笑意,看著陶增光,認真地說道:“為了飛天的理想,犧牲自己也要窺視大道,世人有什么資格說他愚昧?在我看來,他是英雄,當之無愧的英雄!”

  陶增光感動至極,眼淚瞬間流了下來。

  自從自己的爺爺陶成道飛天而死,就淪為了世人的笑柄,任何人都會嘲笑陶成道的后人,指著他們說,這就是那個癡心妄想,白日做夢的萬戶后人,愚蠢的無可救藥的后人……

  就是因為這樣,自己的父親用盡辦法,從匠戶成為農戶,寧愿一輩子耕作那收不出來糧食的土地,也不愿意再做匠人!

  以匠人為恥,以萬戶為恥!

  這幾乎成為了陶家最痛苦的命運,背負著,永無法擺脫的譏諷與嘲笑,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陶增光在很小的時候,就認為自己的爺爺是個英雄,是個偉大的匠人,可是,沒有人贊同自己,就連父親、母親也一樣!

  在他們眼里,爺爺陶成道就是個失敗者,他的愚蠢與白癡舉動,是壓在陶家人身上的一座山。

  為了給爺爺正名,為了實現爺爺未竟的飛天夢想,陶增光多方打探,才找到了《火箭書》的蹤跡,這才從婺城趕過來,想要重新打造飛鳥。

  可惜,班家的人和世人一樣,都取笑爺爺的死,他們根本就不愿意再拿出《火箭書》。

  現在,有人理解自己的爺爺,有人認為自己的爺爺是英雄了!

  在充斥著不認可的世界中,得到一份認可,是如何的令人格外珍惜與感動。

  朱允炆理解陶增光,也理解陶成道。

  陶成道,原名陶廣義,而“成道”這個名,還是朱元璋親自賜名的。此人善于鉆研煉丹技巧,在炸爐幾次之后,開始試制火器。

  當朱元璋的軍隊抵達婺城時,陶成道便帶弟子獻火神器技藝,據說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打水戰的時候,用的火船就是陶成道參與制作的。

  無論是否屬實,陶成道都因軍功而被朱元璋封為“萬戶”,于是,很多人將他稱之為“萬戶”。

  陶成道為后世人銘記,并不只是月亮上有一塊環形山叫“萬戶”,還是因為他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用固體燃料飛天逐夢的人。

  雖然他死了,但他并不是一個愚蠢的人,而是一個勇敢的人。

  首先,陶成道與創作《火箭書》的班背情同手足,班背被害,陶成道帶著班背的遺志,決心將最偉大的飛鳥研制出來。

  其次,陶成道不是一開始就研制飛鳥的,而是在多年之后的晚年,他送走了自己的夫人,培育大了自己的兒子,一切了了,只剩夢想。

  最后,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真的飛天了,雖然很短暫。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