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五百六十六章 抽勾,扎根
  宛平知縣孫儒召集所有衙署官吏,親自迎接山西百姓,看到小孩子,還會拍拍腦袋,抱上一抱,看到老人,噓寒問暖,寬慰幾句。

  這些人經歷了離家的痛苦,又經過曲折而漫長的遷移,才最終到了這里,怎么能不重視呢,畢竟有了這三萬多人,宛平現許多荒蕪的田地就有人開墾了,說不得還能將宛平縣升格為宛平州,到時候自己可就是個坐地升官,最少也是個知州。

  事關自己的仕途與利益,怎么能不用點心……

  更要命的是,宛平挨著北平,布政使大人吃了飯溜溜就能過來,一旦發現自己接待不周,安置不妥,那知州的夢還沒做,就將破碎。

  所以,孫儒做足了父母官的樣子。

  無論孫儒出于什么心態,什么動機,但他的工作是無可挑剔的,三萬余人的安置,他帶著官吏做到了有條不紊。

  大鍋飯、菜、肉都準備地妥妥的,待百姓吃飽有了力氣之后,考慮到天色已晚,老人孩子身體虛弱,便將百姓集中安置在了宛平城中,府衙、大戶、士民,紛紛騰出位置接待。

  這一夜的宛平縣城,家家門敞開著,迎接著遠道而來的家人們。人的質樸與關懷在這里是如此的真實。

  陳木看著已熟睡的孩子,依靠在床頭看著窗戶的方向。

  崔娘輕輕給兒子揉著腿,接連走路,孩子營養又沒跟上,睡覺的時候總是抽筋,若不揉揉,怕又要疼醒,看著自家的男人一動不動,只在那似乎笑著,不由出聲:“那么累了還不睡,天亮之后,便是分家辦加家用,還有分地,少不得忙活。”

  陳木收回目光,看著崔娘,柔和地說道:“這一路上就盼著有張床可以睡覺,可到了這里,真有了床,反而有點不習慣了。想想睡在大地上的感覺,身體似乎被按在了地上,和大地成為一體,星星似乎在跑,月亮似乎在跑,我們似乎也在跑。”

  崔娘噗嗤笑了,白了一眼:“睡在地上你還能跑,那咋不見你跑到這里來,還費兩條腿的力氣。我看你是睡習慣了,明兒分了家,你還是睡地上罷。”

  陳木一把拉過崔娘到懷里,任由崔娘捶打也不松開,只輕聲道:“走了那么遠的路,現在回頭看,好像死了一回。”

  “呸呸呸,不準這樣說。”

  崔娘連忙拿手按住陳木的嘴。

  陳木笑著看著崔娘,在其拿走手之后,感嘆著:“一輩子沒走過這么長的路,現在終于到了這里。雖不知我們以后會怎么樣,想來,應該不會比安邑時更差吧?”

  崔娘含笑,憧憬著:“這次移民,朝廷做得算是用心了,哪怕是他們給咱一個茅草屋,我們也能憑著自己的手,搭出個結實的家來。”

  陳木看著自己的大手,重重點頭,沒錯,全指望朝廷是靠不住的,他們只負責移民,說白了,把人送到地方,朝廷的任務就結束了,至于后續分破茅草屋、分地、分種子、耕牛、農具,就是地方的事了。

  “聽說這里到北平城很近,里面住了很多人。”

  崔娘輕聲道。

  陳木攬著崔娘,遐想著說:“聽隨行的商人說起,現在北平城人可算是不少了,前陣子好像北面打仗,北平就出了十萬軍士。”

  “啊,打仗,怎么又打仗?”

  崔娘緊張起來。

  自家從山西跑到宛平,一個原因就是怕打仗,白蓮教在陜西鬧騰,瓦剌在大同外鬧騰,加上里長還在家里鬧騰,實在是沒活路了才走上了這一條路。

  陳木輕輕拍著崔娘略顯單薄的后背,頗有幾分驕傲:“那是關外的仗,聽說咱們將韃靼瓦剌殺得片甲不留,追了他們幾千里才罷手。”

  “幾千里……”

  崔娘白了陳木一眼,以前在家里糊弄吹噓,自己無知也就算了,可自從走了這一路,怎么會不知道一千多里是個怎么長的距離,這是個累死人累死馬的距離。

  不過看樣子,大明是打了勝仗,那就好。

  陳木不知道怎么睡著的,醒來時,就見崔娘緊抱著自己,身上還蓋著一層棉被,上面用厚衣服壓著。

  一家人起來,收拾妥當了,謝過東家之后,陳木帶著家里和一堆行李到了城西,雖是一早,但已是人山人海,莫要說移民過來的三萬多百姓,就是城中的近萬百姓也跑出來不少,還有一些商人干脆支起攤點,叫賣起來。

  知縣孫儒帶縣丞、巡檢等人到場,安撫好秩序之后,便站在高臺處,扯著嗓子喊起來:“六千戶,二百戶一輪,從東面開始抽勾,都莫要亂,莫要爭吵。抽勾到哪里,就是哪里,不得有異。留出兩日,準許你們自行調換,兩日之后,官府造冊入戶籍,發放地契,家宅不準再隨意更換,都清楚了嗎?”

  “清楚。”

  百姓們激動不已。

  所謂抽勾,其實和抓鬮沒多少區別,不同的是抓鬮是紙,抽勾是長短不一的秸稈,尋常時都是露一截,藏一截,從上面看看不出端倪,只能看運氣。

  考慮到人多,又需要排定次序,宛平縣沒有去砍高粱弄個秸稈什么的,而是使用了等寬等大的木條來代替,木條背后寫上字號,全都放在了十口木箱子里。

  “開始吧。”

  孫儒喊著,衙役在東面點數夠了二百戶人家的頂梁柱,排隊上前,從木箱子狹窄的口中伸入手,然后取出一個木條,識字不識字,都會看一眼。

  師爺看著男人手中的木片,會高聲喊一句:“恭喜,抽中的是城東一百二十號房屋。城東的,帶家人靠東面站,哎呀,這位是城西的,九十五號,帶家人到西面……”

  陳木著急地看著,自個來得時候就在西面了,這可不太巧,需要輪到最后了,不由有些著急。崔娘倒無所謂,抱著小女兒看著一批批人抽著,笑容滿面的樣子,這些人是多久沒這樣笑過了。

  “不要著急,總會輪到我們。”

  崔娘平靜地說道。

  陳木搖頭,擦了擦額頭急出來的汗,開口:“你懂什么,人家都搶走了好的,剩下的肯定都是差的。再說了,萬一我們太偏了,分給的地又是貧瘠的,還怎么活過?”

  “那你現在就上去?”

  崔娘給了陳木一個膽子。

  陳木吞咽了下口水,沒要這個膽子,人家都老老實實的等著呢,自家要是亂了,豈不是丟人。萬一不給分宅院,沒了地契,那才虧死。

  忙到太陽偏西時,終于輪到了陳木,在崔娘期許的目光中,孩子喊爹的聲音中,陳木走上了臺,路過第一個木箱,又走過第二個木箱,在崔娘疑惑的目光中,走到了第八個木箱前,伸手在木箱里面,似乎挑揀起來,耽誤的時間有點長。

  就在縣丞準備催促的時候,陳木拿出了木條,看了兩眼,不識字,又訕訕然遞給一旁的師爺,師爺看過,眼神一亮,喊道:“不錯啊,城北八十號,嘖嘖,這可是好地段,挨著主道,還能做點買賣。”

  陳木不關心什么買賣,只問了句:“附近有好田沒?”

  師爺無語地看了一眼陳木,挨著主道你不做買賣,還想著種田干嘛?不過這些人本就是農家人,若沒田,怕都不知道怎么過日子了。

  “有良田,只不過要走個一里路。”

  師爺呵呵解釋過,陳木高興不已,拿著木牌就走向了崔娘,崔娘抓著木條仔細看著,眼都笑瞇了起來。

  “你剛剛在選什么,耽誤這么久?”

  “沒什么,就想數十二個數。”

  崔娘看著陳木,又看了看木箱方向,握著手中的木片,低頭道:“你還記得?”

  陳木憨笑著摸了摸后腦勺,道:“我們的大吉之日,怎能忘了。對了,那個師爺說咱家挨著主道,說什么可以做點買賣,我想著啊,你也別跟我下地了,就擺個豆腐攤吧。”

  崔娘看著身邊叫好的孩子,催促著陳木帶好東西去北面。

  抽勾完成之后,六千戶分散在了四個方向,各有衙役帶著前往,按手中的竹片,去找房屋。

  陳木與崔娘看著眼前的小院子,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真的是給我們的家,不是破茅草屋,不是一個破草席,而是一個真正的房屋,上面竟還是瓦片?

  院子不算大,東西不過八步,南北不過十二步,北屋是三間,西面有一個專門的灶房,東面和南面空著,地夯得很是平整,修著一個一人高的木柵欄,柵欄上端削尖,如一根根長矛,一看就是軍寨的圍子,不過用作了院子。

  “實木啊。”

  崔娘難以置信,小心地拍了拍柱子。

  陳木也如同墜入夢中,這房屋可比自己在山西時的家好太多了,這輩子做夢都想不到,自己還能住上瓦房,就這屋上的瓦片,都夠全家吃半年的了。

  五個孩子蹦跶著,歡喜地跑來跑去。

  房屋里面沒有什么家具,只有三張簡易的木床,連個柜子、木桌也沒有。不過不打緊,有這樣一個遮住風雪的家,什么不可以慢慢有?

  陳木眼含熱淚,朝廷沒有將自己當牲口看,遷移過來就不管死活了,他們將自己看作了人,看做了家人。

  人心歸,才能扎根。

  北平,布政使司衙門。

  布政使張昺收到宛平縣收入六千戶百姓的報告,召參議徐玉和、參政曹昱商議相關事宜。

  “宛平接收百姓最多,又是北平外的緊要之地,百姓能不能安頓下來,事關重大。糧食籌備、過冬物資準備妥當沒有,是時候發放了。”

  張昺雷厲風行,不喜拖沓。

  徐玉和拿出一份文書,道:“北平糧食儲備充分,各地糧食供應足以堅持到明年三月份。第一批與第二批過冬物資都已到位,只不過第三批還在途中。當下最緊缺的,還是耕牛。”

  張昺也有些頭疼,牛可是寶貝,價也高,一頭壯年的牛,沒個八兩銀子根本就談不動,就連小牛犢子,也都要個四五兩,整個北直隸接收的可不是六千戶,而是三萬五千多戶,二十萬人口,都給耕牛的話是根本就是做不到的事。

  “眼下能籌集到多少牛?”

  張昺問道。

  “不到三千頭。”

  徐玉和有些為難。

  眼下是冬日,這件事還算不得著急,但打春之后呢,百姓總需要耕種,沒牛,那么多地,累死人又能拉多少畝?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