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九百八十一章 泄密事件
  對于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口,朱允炆也很是好奇,雖說老朱搞過人口普查,但朱允炆并不太認可這些數據。

  官府主導的人口普查總存在一些問題,如果只翻閱正史資料,會發現大明人口數據存在極大的問題。

  朱允炆清楚的記得,明洪武時期,大明人口普查6054萬,而到明萬歷時期,人口普查的結果是6069萬。

  這個離奇的數字讓朱允炆一度不相信官府的統計,畢竟大明運轉了兩百年,你告訴我全國人口就增加了十五萬,信不信一腳踹死……

  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如此漫長的歷史,十幾代人,你告訴我人口就增加了一丟丟,大明百姓黑燈瞎火的夜里都去干嘛了?

  不信任官府數據,但沒辦法,朱允炆就管理著官府,唯一的辦法,就是借助新的教育機制,培養一大批精通于數據調查、匯總、分類、挖掘、處理的人才,讓數據更趨向于真實。

  許多婦人沒有計入統計,這只是問題之一,孩童沒有計入,甚至連衛所也沒有配合地方提交具體的人口數據。

  衛所的理由很正當:衛所軍士都是軍籍,軍籍歸屬五軍都督府管理,你們縣衙、府衙算什么東西,戶部尚書來了也白搭,按照朝廷規制,你們沒權限調查衛所人口。

  規矩確實如此。

  可讓五軍都督府去調查衛所軍士及其家屬數量,這是一個有難度的問題,大頭兵不識字的多,私自隱藏人口的也多,想要給出一個貼合實際的數據,難。

  朱允炆希望真正摸清楚大明人口數量,為此不惜強行推動照身帖,而照身帖的存在,也確實為戶部了解全國人口打下了基礎。

  戶部不止忙碌著人口統計問題,還有財政問題。

  在朱允炆“實踐論”七日后,貴州都指揮史司顧成奏報,谷勞、王石等寨蠻民不供賦稅,連結蠻首宋阿襖抗拒朝廷,請求發兵討伐。

  早朝之上,朱允炆命文武百官討論貴州事宜。

  吏部侍郎毛泰亨出班:“皇上,貴州蠻民安穩日久,這兩年持續作亂,對抗朝廷,拒不賦稅,定有緣由,臣請派遣官員,調查之后再作處理。”

  朱允炆皺眉。

  兵部尚書鐵鉉走出來反對:“調查?去年十月貴州就已有亂象,朝廷調查至今已近半年,并沒有證據表明貴州都司強欺當地土司,不過是他們蠻固,想要造反罷了,朝廷應發兵進剿,不宜拖延!”

  吏部尚書蹇義反對用兵:“臣認為不宜用兵。”

  “何來不宜?”

  鐵鉉憤然。

  蹇義看著鐵鉉,然后對朱允炆說:“今日來朝路上,臣聽聞坊間傳出消息,說朝廷要在湖廣、廣西、云南、貴州與兩廣,全面改土歸流!”

  “什么?!”

  朱允炆冷眸微微一凝,看向梅殷。

  梅殷心頭一驚,推行改土歸流是機密文書,整個五軍都督府知道的都不多,而且呈報上去,也沒有經過任何其他人之手,不存在泄密可能才對!

  這種高度機密的事,如何會流入坊間,為百姓議論?

  朱允炆陰沉著臉,說:“朝廷想在西南全面改土歸流?呵,這種事朕都不清楚,緣何坊間卻已傳開?”

  蹇義嚴肅地搖了搖頭:“臣也不知道坊間從何得知,或是流言。但若此時朝廷在貴州用兵,直接討伐宋阿襖等人,勢必會引起西南諸多土司顧慮,認為朝廷當真要全面推行改土歸流,到時西南必亂!”

  解縉也清楚問題的嚴重性,走出來說:“皇上,此事還需要慎重。”

  郁新、楊士奇、梅殷等人也站出來,表態附議。

  朱允炆強壓怒火:“那此事之后再議!”

  貴州的問題并不難解決,難解決的是突然冒出來的流言。如果這些流言傳入西南諸省,尤其是湖廣、貴州、廣西、云南等地,當地土司必然會為了自身的利益抱團,繼而脫離大明控制。

  小小的宋阿襖算不得什么,可朝廷用兵的行動很可能會激化朝廷與土司的矛盾,引起難以收拾的全面戰亂。

  若西南諸地徹底亂起來,大明想要平定叛亂,只靠著當地都司恐怕是不夠的,一旦動用京軍,又需要征調大批民力,耗費國孥,甚至會波及文教、新都營造、基建等戰略。

  退朝。

  武英殿內,朱允炆指著梅殷的鼻子大罵:“全面改土歸流的文書到底是如何傳出去的,如此機密之事,也能傳入民間,難道都督府是篩子不成?”

  梅殷很是委屈,連忙說:“此事有蹊蹺,臣絕沒有外泄文書。”

  朱允炆憤然喊道:“劉長閣!”

  劉長閣走入,稟告:“現已證實,坊間確實在談論朝廷要在西南諸省全面推行改土歸流的事,流言范圍很廣,來源已不可查。”

  朱允炆看向梅殷:“朝廷機密奏報,竟也傳入民間,還被大肆議論,此事若不調查清楚,日后朝廷還有何機密可言?劉長閣,此事交給安全局調查,朕要知道到底是誰外傳了李約的文書!”

  “領旨!”

  劉長閣深感責任重大。

  梅殷有些失魂落魄,眼看著徐輝祖即將返京,自己可以光榮“退休”,現在好了,臨走之前竟然出了“泄密”之事,這簡直是打自己的臉啊。

  劉長閣帶湯不平等三十人進駐中軍都督府,全面勘察李約文書泄密一事。

  梅殷命令中軍都督府人員務必配合,事實上,不需要梅殷提醒,也沒有人敢在安全局面前撒謊。

  湯不平很快確定,李約所寫的改土歸流文書是通過驛站傳入中軍都督府的,接收文書的時候勘驗過,并沒有打開過的痕跡,這也就意味著,文書并非是在途中泄密,而是在中軍都督府內部,亦或是在皇宮內部泄密出去的。

  考慮到皇宮戒備森嚴,能接觸機密文書的人極是有限,除了朱允炆就幾個內侍,而他們的忠誠是可靠的,不太可能泄密。

  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在中軍都督府中看到了這一份文書,并將內容傳了出去。

  但問題是,安全局調查之后發現,中軍都督府中接觸過這一份文書的人,只有梅殷、李堅、高巍三人。

  梅殷保證沒有泄密,李堅純屬是串門碰到的,只看了一眼,并沒有對任何人談起,高巍也表示遵守保密條例,根本沒有對外人談論過。

  調查陷入困境,任憑安全局如何盤問,如何調查,都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李堅、高巍泄密。

  劉長閣很是著急,如果這種事調查不清楚,那五軍都督府如何確保不再出現新的泄密問題?今日是改土歸流的文書泄密,他日會不會泄露朝廷新的軍事部署?

  湯不平看著焦慮的劉長閣,開口道:“我聽說霍鄰一直想要加入偵察兵,但被拒絕了。”

  劉長閣很無語地看著湯不平:“這個時候你提霍鄰干什么,再找不出哪里出了問題,皇上就把我們拉出去給霍霍了!”

  湯不平笑著說:“龐煥不在京師,薛夏又去接應大軍去了,顧三審去了南面,我們又束手無策,只能找一個聰明人來解決問題。”

  “所以,你想拉霍鄰下水?”

  劉長閣問。

  湯不平點頭:“他不下水,我們怎么給皇上交代,總不能說安全局調查了幾日,毫無頭緒吧?”

  劉長閣知道霍鄰,這個家伙身世清白,還有著一股子血性,在西域直面帖木兒面不改色,不卑不亢,為大軍徹底消滅帖木兒的大軍作出了貢獻。

  還不過此人過于崇拜英雄,對索靖、杜漸等人崇拜不已,總想著放棄書生的身份,當一個威風凜凜的軍士。

  雖說朝廷尚未公開如何封賞霍鄰,但只要再等一個月,大軍返回之后,大規模的封賞中必然有他一個,此時將他拉入安全局,多少有點耽誤人才了。

  但安全局確實存在一個極大的缺陷,那就是缺乏智謀之人。劉長閣算是精明,但還是比不上龐煥心思多,可龐煥此時正在陳祖義那里扛把子,沒工夫過來調查文書泄密之事。

  劉長閣原本是欣賞紀綱的,這個人陰狠有手段,而且聰明,但因為此人心術不正,在征安南的時候有多次取巧,缺乏擔當與犧牲精神,被安全局所不喜。

  現在看來,安全局是時候調入一個聰明人了。

  霍鄰聽聞有機會進入安全局,頓時興奮起來,偵察兵咱當不成,混個安全局也好啊,想想薛夏刀斬帖木兒的威風霸氣,想想安全局青州門外血戰白蓮,想想劉長閣等人馳騁東北!

  宣青書拉著霍鄰,希望霍鄰想清楚,極力勸阻:“安全局乃是皇上的耳目,一旦進入安全局,就成為了皇上的私兵,再也無法入朝為官!”

  霍鄰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對宣青書說:“入朝為官是為朝廷辦事,入安全局也是為了朝廷辦事,既然都是辦事,同樣拿著朝廷俸祿,為君主分憂,又有什么區別?倒是你可要小心了,我加入了安全局,日后可會盯著你,敢犯錯,不為民請命,不用心辦事,小心我抓你。”

  宣青書很是無奈,不理解霍鄰的選擇。

  霍鄰走出門,看著一旁沉默的湯不平,長嘆:“你們可要想好了,今日把我招入安全局,他日我可能會取劉長閣而代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