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大明元輔 > 第277章 援朝抗倭(七)盤點倭國水師
  高務實有一支艦隊留在日本,這事兒皇帝其實是知道的。不僅如此,連高務實留了少量武裝家丁(陸師)在日本的情況,皇帝同樣有所了解。然而,這里有個理解差異。

  在艦隊問題上,朱翊鈞歷來沒把海貿同盟的艦隊當成武裝力量來看。在他眼里,京華的海上武力只有最近幾年新造的那些正經軍艦才算數,所以攏共也沒幾艘。而根據他所獲得的情報,海貿同盟京華關東分艦隊里頭,是只有一艘戰艦的,其余全部都只是武裝運輸艦,故而戰斗力什么的恐怕很是堪憂。

  可能是武裝運輸艦的“運輸”二字太有誤導性,反正在朱翊鈞的心目中,那支分艦隊大概也就能打打海盜,正經作戰跟他們沒啥關系。這個誤會有多大,那簡直不必分析了。

  而在陸師問題上,朱翊鈞當初得到的情報是:“大司徒留家丁一千八百于臨海之三崎城,為其姻家成田氏玉繩城之奧援。”

  也就是說,朱翊鈞只知道高務實留了一千八百人的武裝家丁在三崎城,而目的則是給妾室成田甲斐的娘家、成田氏的玉繩城壯膽。

  有一說一,如果是早幾年的時候,朱翊鈞一定會覺得一千八百人的家丁軍實力不菲,但是由于這次大明伐元之戰規模太大,出動了足足六十萬大軍,這導致皇帝竟然在戰后變得對數字不太敏感了。

  才一千八百人,那能干得了什么事,難怪只能給成田家壯壯膽!這就讓朱翊鈞對這支所謂的陸師也明顯過于輕視了,認為這不過就是送過去一些人幫成田家看看家,頂多給三崎城這個海貿同盟在日本關東的主錨地增添一些防御力量,其余什么的大可以忽略不計。

  但事實上呢?日本人認為京華分艦隊的實力是“巨艦三十余艘,鐵炮精兵近萬,擁堅城,立大筒,不可輕克”。

  實際上這個估算在總人數方面還算比較準確,因為當時派來的正規兵力即陸戰隊雖然只有一千八百人左右,但海軍人員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十艘武裝運輸艦的隨艦人員。

  按照京華武裝運輸艦的編制,每艘武裝運輸艦定員180人,三十艘就是5400人,再加上關東分艦隊旗艦“左翼輕騎兵”號定員約300人,這就接近6000了。

  除此之外,由于早有預計,當時羅遠認為自己要么需要改建三崎城,要么需要直接在城之島布防,故而還經高務實批準,調了一千多名京華基建的設計工匠和強壯勞力,實際上全艦隊帶來了約9000人。

  只不過,日本人不太清楚各艦的實際船員人數,所以估算偏低了一點點,但也無傷大雅。

  至于這些人的戰斗力,問問當初斷了四根肋骨的豐臣秀勝,想必他會比較有發言權。

  朱翊鈞沒把這支關東分艦隊當多大事,反而問起了高務實口中的倭國水師主力,希望高務實能給他一個比較準確的倭國水師實力判斷。

  這一點高務實其實多少有點不好明言,因為現在回頭一看,所謂“倭國水師主力”,搞不好核心力量都是京華幫他們建立起來的!

  當初豐臣秀吉主動找京華密議,希望用玉繩城交換忍城,并且請京華不再支持小田原城,為此他派出了自己的弟弟豐臣秀長去和羅遠會晤,很是達成了一些合作條款。

  豐臣秀長在會晤中提到一筆大生意,他代表豐臣家向海貿同盟正式提出軍購!

  沒錯,就是盡人皆知的那種軍購:買軍艦、買火炮、買火槍、買火藥……甚至他還想引進一些生產線——當然他不知道生產線這個詞,但他的表述無疑就是這個意思:

  “為我方建設可修造相關軍艦、火炮、火槍等物之一應設施工具,如需教授訓練匠人,亦請貴方派員指導,我方愿為此支付相應現銀。”然后還補充了一句:“價錢好商量。”

  可惜羅司令干凈利落地拒絕了他,道:“在下只是關東分艦隊司令,具體商務事宜極少涉足,但據我所知,我京華各廠均只出售產品,并未有過出售生產技術等事。”

  豐臣秀長明顯有些失望,不過話說回來,失望歸失望,其實也在他的預料之中,所以也有后備計劃。后備計劃很簡單,生產線暫時買不到也沒法子,先買一些成品應應急也是好的。只不過,這些成品屬于“定制服務”,也必須與京華詳談。

  以軍艦為例,京華過去只對大明國內的海商出售武裝運輸艦,而由于高務實看重制式標準(這是從成本考慮,包括生產和維護兩個方面),因此京華的武裝運輸艦全部是一個規格,非常統一。

  當然,具體來說也還有一定的“定制服務”,不過這種定制服務比較簡單,主要就是載炮量的差異,分為標準載炮、中量載炮、少量載炮、無載炮四類——此前豐臣秀吉訂購的三十艘武裝運輸艦就是最低標準的無載炮型號,當然那主要是因為高務實不肯賣炮給他。

  但此次豐臣家提出要購買的軍艦卻連型號都要定制,因為他們覺得武裝運輸艦太大了,各類成本算起來有些貴,他們需要小一些的軍艦。

  日本水軍因為大多是由收編海盜升級而來,他們習慣了使用較小型的船只,而且他們目前還沒有“巨艦大炮”主義思想,故認為全部換裝京華制式的武裝運輸艦比較不劃算,所以就提出了兩款定制戰艦的計劃,希望京華能專門為其設計建造一批。

  按照豐臣秀長當時提出的計劃,豐臣家首先需要以安宅船大小為大致標準,請京華為其設計建造一批新式安宅船,主要的要求是在不降低其防御力和運載量的基礎上明顯提高航速。

  第二個定制戰艦就是新式關船,要求則與新式安宅船相反,是在保持其航速的基礎上強化防御力,最好還能提高一些運載量。

  理論上而言,如果造艦技術達到一定的水準,這三個標準之間無非就是你強我就弱,你弱我就強,不存在維持一個或兩個維度的前提下還能提高另一個維度。但問題是,日本的造艦技術此時頗為落后,安宅船和關船的技術水平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實際上京華是有能力為它們進行技術升級的。

  這種技術升級甚至不需要京華花費太大的工夫,因為此刻大明除了京華之外,本身的造艦水平就幾乎能夠滿足豐臣家提出的要求——當然這是指大明正規水師的軍艦水平,而非指民間造船廠的產品,那個就太復雜,而且有些良莠不齊了。

  京華可以用大明常見的福船(有多種,挑選其中兩種)稍加改良來滿足日本的需求,唯一要考慮的問題是價格。谷

  羅遠在去日本之前,高務實是親自向他面授機宜過的,之后便授予了他相當不小的權限,其中包括軍火交易的權限。

  不過高務實給他的權限不是允許他交易什么,而是告訴他哪些不能交易。高務實最開始的原話是“我之重器,不可授人”。

  然而羅遠是頭一次擔負方面重任,生怕理解上有所偏差,于是追問“何為重器”。高務實回答道:“警備軍所配屬之器械中最強、最新的那些便是重器。”這下羅遠算是放心了。

  按照高務實的這一交待,羅遠認為豐臣家提出的軍購整體可行——因為他們要的最大戰艦也不到武裝運輸艦的大小,而艦上武備當然也就等而下之,至少不可能裝載一號炮。

  一號炮是當前京華系警備軍和大明境內各支武裝家丁所裝備的最大火炮,一般用于關鍵地區的棱堡防衛,主要在南疆。

  當然,將來更多的可能會裝在戰艦上——純軍艦系才會裝載,武裝運輸艦是不裝的,因為火炮甲板的承重力不夠,齊射時可能把甲板震壞。由于純軍艦目前數量有限,所以一號炮的“生產線”一直不多,產能也比較有限。

  二號炮在羅遠看來,已經不在高務實的禁售范疇之中了,是可以賣給豐臣家的——實際上豐臣家本來就從海貿同盟中某些勛貴手里搞到了一些,實際上禁不禁恐怕差別也不大。

  于是羅遠詳細問了一下豐臣秀長,后者表示他們要的新式大福船應該搭載二十門巨型大筒(二號炮),但羅遠根據他本人的專業眼光告訴豐臣秀長,以新式大福船的體量不可能裝載超過十八門火炮,否則一來有開炮則甲板碎裂之虞,二來恐怕也會影響航速及適航性,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豐臣秀長一開始以為羅遠只是敝帚自珍,不希望日本獲得更多的火炮,仔細一問才發現羅遠說得頭頭是道,很多說法他根本沒聽懂——但是“不明覺厲”,因此最后采納了羅遠的意見,將大福船的載炮量定為十八門,其中二號炮六門,三號炮十二門。

  新式小福船其實也不小,比日本國內的尋常關船都大一號,最后確定為裝載兩門二號炮和十門三號炮。

  接下來就該談價格了。羅遠雖然不是造船廠的人,但他此前一路從京華的尋常技術雇員混到純軍艦“左翼輕騎兵”號的艦長,對于船只成本價和出廠價那是了如指掌。因此他首先報價:新式大福船單艘售價六萬兩庫平銀,新式小福船單艘售價四萬兩庫平銀。

  豐臣秀長當時聽得嚇了一跳,問羅遠怎么這么貴?羅遠道:“畢竟是定制的,京華還得專門重新設計并組成新的生產體系才能建造,這價格自然就貴了一些。”

  好一個貴了“一些”,武裝運輸艦比新式大福船大了三成左右,載炮二十八門,其中八門二號炮,但是單艦售價也不過五萬五千兩。比它明顯小了一圈的新式大福船,他居然報價六萬兩,而只有武裝運輸艦五分之二大小的新式小福船,他居然報價四萬兩。

  這不是宰人,這是殺豬啊!

  但是,豐臣秀長卻是做過功課的,知道武裝運輸艦在大明內部的售價,因此立刻提出了委婉的質疑。然而羅遠卻面不紅心不跳地振振有詞道:“大納言閣下這話說得就有些外行了,我家老爺又不是吾皇陛下,這出售軍國利器與鄰國的大事,豈有不上下打點的道理?這打點有多費錢,大納言不妨想想日本公卿們。”

  豐臣秀長愕然無語。你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然無言以對。不過他最終還是拋出了一個殺手锏,道:“若我豐臣家大量采購呢?這總可以在價格上稍加通融了吧?”

  羅遠等“大量采購”這四個字很久了,聽豐臣秀長這么一說,他立刻問道:“何為大量?這個大量究竟是多少?”

  豐臣秀長哈哈一笑,豪氣干云地回答:“殿下,實不相瞞,這兩型新式福船京華能造多少,我豐臣家便要多少!”

  錢財生意方面,由于羅遠沒有最終決定權,因此雙方當時只能大致確定意向。價格方面,最終談下來的結果是新式大福船五萬五千兩每艘,新式小福船三萬兩每艘。

  大福船的降價幅度不算大,居然仍舊維持在了武裝運輸艦的價位上;不過小福船的確太小,武備水平在羅遠看來也實在不怎么樣,價格上壓縮得就狠一些,從喊價的四萬兩直降了一萬,最終三萬兩每艘其實也不便宜。

  當然,羅遠敢答應這樣的買賣,另一個關鍵就在于豐臣家是真正的大買家,他們雙方達成的意向是京華每年交貨大福船二十艘,小福船四十艘,合計總價值高達二百三十萬兩庫平銀!

  這個“意向”最終得到了海貿同盟的批準——其實高務實當時是有過猶豫的,后來因為勛貴們清一色的大力支持批準,再加上《萬歷二十年京華兩洋艦隊建制愿景》中,“關東分艦隊”的實力也會大增,因此高務實最終同意了下來。

  正是由于京華的“大力支持”,日本水師真正的核心主力就遠不是原歷史上那些次品,而是三十艘京華武裝運輸艦(無原裝艦炮,但日本秘密改進過,實際主要增加了鐵片蒙皮)、二十艘京華改大福船、四十艘京華改小福船。

  這些新式戰船,還沒有任何一艘出現在朝鮮戰場,而它們才是日本水軍真正的殺手锏!

  想不到倭國水師主力居然出自京華之手,朱翊鈞的面色不禁沉凝起來,半晌不曾開口。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萬惡的笑JJ”、“曹面子”、“阿勒泰的老西”的月票支持,謝謝!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