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都市之最強狂醫 > 第866章 東洋漢方醫藥的實力
  很快,葉不凡便接到了第二個電話。

  打電話來的,居然是熊霸。

  “葉先生,中村宏光居心不良,來者不善,對咱們大夏國的影響十分惡劣,我們軍部上下都快氣炸了。”

  熊霸正色道:“礙于身份,我們軍部不方便表態,我打電話給你,是想告訴你一聲,什么狗屁東洋醫圣,給我干他,有什么需要,你招呼一聲,我們軍部一定鼎力支持。”

  “行,那我先謝了。”

  葉不凡點了點頭,滿口答應下來。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熊霸正色道:“葉先生,咱們大夏國貿易部和對外交流局,第一時間收集了大量關于東洋漢方醫藥和中村制藥的資料,我現在就讓專人過來向你匯報情況!”

  “真的嗎?那真是太感謝了!”

  葉不凡瞬間大喜過望。

  關于東洋漢方醫藥的情報,對葉不凡來說很重要。

  蘇如煙和寧彩兒那邊,應該已經準備好了。

  晚上蘇如煙等人一道京都,就會第一時間向他匯報。

  不過,葉不凡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全面了解一下東洋的漢方醫藥的情況了。

  “什么事情這么高興?”

  一旁的柳半夏疑惑道。

  “熊將軍已經派人來給我介紹東洋漢方醫藥的情況了!”

  葉不凡正色道:“我突然發現,以前好像低估了東洋的漢方醫藥了。

  只有詳細了解中藥在東洋的發展,特別是,東洋中藥的長處,再加以借鑒,我們才真正有可能守護好中藥這個我們大夏國人的傳家寶。”

  聽到這,柳半夏也暗暗點頭。

  先撇開東洋人的劣根性不說。

  不得不承認,東洋人在很多方面,確實比大夏國做的好。

  這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取長補短,大夏國才能更加強大嘛!

  沒過多久,大夏國貿易部和對外交流局的人就到了。

  從他們凝重的臉色來看,形勢便不容樂觀。

  “東洋占據了目前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

  “國人一直自豪地認為,中藥是我們的國粹。然而,了解真是情況之后,很容易讓咱們大夏國人感到尷尬、窘迫。”

  “東洋人曾說:現在我們向大夏國學習中醫,十年后讓大夏國向我們學習。

  東洋政府也給予了大量支持。根據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目前東洋有210個處方受到普遍應用。

  東洋早就把漢方藥列入健康保險,把主要的210個有效方劑及140種生藥列為醫療用藥,可以進入醫療保險,這樣患者采用漢方藥個人就只需要承擔10%—30%的費用,大大鼓勵了漢方藥的應用。

  隨即,中醫在東洋實現復興,特別是漢方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東洋漢方藥廠有200家左右,漢方制劑多達2000多種。

  89%的東洋醫生會開漢方藥處方,處方用漢方藥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

  目前東洋6萬家藥店中,經營漢方制劑的達80%以上,在藥局、藥妝店的顯著位置,基本都能找到漢方藥。

  東洋民眾也非常認可漢方藥,近80%的東洋人認為,漢方醫藥治療慢性病十分有效,60%認為漢方藥能促進健康長壽。

  東洋中村制藥生產的貼付劑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膏體1.8萬噸,相當于12億貼,連接起來可以繞地4.2圈,產量居世界第1。

  目前東洋漢方藥占據了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

  《臨床應用傷寒論解說》《金匱要略研究》

  比如,津村制藥的六君子湯,就被西方醫學界用來進行輔助抗癌治療。

  重視傳承中藥原料、中醫典籍,是中醫藥的兩大法寶。

  中藥強調“道地藥材”。

  中村藥業先后在大夏國建立了70多個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材種植基地。國內擁有最多gap基地的中藥企業是同仁堂,而同仁堂gap基地也才只有8個。大夏國生產的大量藥材原料出口到東洋,東洋進行加工再把成藥賣到全世界。

  重視中醫古籍的傳承。不同于西醫,中醫藥的智慧植根于大夏國傳統古籍之中。現在東洋漢方醫籍的藏書量僅次于大夏國,還有20多家漢方醫籍出版和翻譯機構,每年出版漢方醫藥書籍100多種,其中不僅注重古代書籍,還特別關注大陸和港臺地區最新的中醫藥研究動態,還在大陸和港臺地區設立專門機構,收集所有中醫藥出版物,為其所用。

  中醫在東洋發展也并非盡善盡美。比如,東洋對中醫存在“廢醫存藥”的情況,在東洋,漢方藥與西藥相比,也還不是主流。

  但這卻給我們最大的趕超機會。

  畢竟中醫藥是我們大夏民族的傳家寶。

  但是放眼全球,日韓占據目前海外80%中藥市場銷售份額,大夏國出口中藥僅占5%左右。而早在2016年,核心期刊《中草藥》更是提到,東洋漢方藥占據了全球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就連大夏國游客,也經常到東洋藥店搶購漢方藥自用或饋贈親友,一些東洋中藥制品更是各大電商平臺海外購的火爆單品

  看到這里,相信很多人都會心生疑惑,中藥不是起源于大夏國嗎,為什么全球生產中藥最強的國家卻是東洋?

  東洋全球90%大夏國市場份額,竟然是靠它拿下?

  這還要從中日中醫藥行業不同的發展情況來說起。在東洋,中醫被稱為“漢方醫學”,中藥被稱為“漢方藥”,而東洋漢方藥在海外流行的秘笈便是標準化,從而不會與歐美標準發生沖突。

  以我國中醫藥國際化最大的競爭對手,東洋最大的漢方藥制藥企業——中村藥業為例,該企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藥理、毒理、劑型成分分析的標準化、規范化等方面的研究,通過科學化的方式,將中醫藥的精髓與西方醫藥學接軌,自然就更容易通過歐美嚴格的藥物審查。

  再看研發實力,在海外中藥市場上,大夏國擁有的專利權僅為0.3%,東洋卻占據70%以上,尤其東洋還獲得了《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方》中的210個古方專利。重科研、重專利、標準化已經成為東洋中醫藥橫行全球的利器。

  在五千余年的悠久歷史中,中藥材資源以及完整的理論體系、實踐經驗等技術資源,本應是我國中醫藥行業在國際上取得絕對地位的核心優勢,如今卻一點點正在被他國超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