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副本世界飛升者 > 第五十三章人主

添加到主屏幕

請點擊,然后點擊“添加到主屏幕”

    侯府。

    一處幽靜的院落。

    林正陽與渤海侯對面而坐,于石桌上對弈。

    渤海侯執黑先行,中盤殺得林正陽潰不成軍。

    最終,林正陽棄子認輸。

    “沒想到您還有這么一手棋藝,傳出去,誰會信呢?”

    林正陽笑道。

    四周參差排列的百年銀杏樹瑟瑟作響,微風吹動間。高大的樹冠里。細碎、斑駁的光影投下,不但沒有夏日的暑氣,更是有幾分陰涼。

    這里,風景正好,適合養老。

    渤海侯命人撤去棋盤,面無表情地說道:

    “早年,我不是長子,未曾繼承大位前,這府上到訪過一位棋圣,我曾專心向其求教,研習過棋藝,略得棋藝奧妙。”

    “第一境,世俗國手,單論技藝,已入巔峰,棋藝小道,到此實則難分高下。”

    “第二境,神之一手,此境已非凡人能有,須有靈性、悟性加上汗水,缺一不可,神而明之,此境不可說,但知其事事料敵機先,更每每如靈犀掛角,天馬流星,縱橫棋壇,無有當著,可謂棋圣。”

    “第三境,此境是棋道入道之境,一子落,能起風,能興雨,動天地,驚鬼神,只是傳說中的境界。”

    “失了權位,我如今漸漸已經品味到第二境的奧妙了。”

    說完,渤海侯緩緩閉上雙目,一種稀薄但是無形的“勢”漸漸在他身上凝聚。

    林正陽默默感受著。

    這是一種技藝達到當下巔峰時候所能凝聚出的一種“勢”,必須是非常自信的人才能有之。

    各行各業站在巔峰的精英人士,或多或少都有這些氣勢。

    不僅是絕對的自信,更是有自己的理念,才能凝聚而出,是個人化的“道種”雛形。

    假如能一直貫徹下去,不斷與同層次的高手過招,進行砥礪,并且一直成長下去,積累足夠后,確實有一定可能,以此入道,凝聚“道種”,推開修行之門。

    大道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

    也不是非要說煉氣長生才是唯一的入道之法。

    各人有各人的境遇,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走同一條路。

    這種以術入道的方式,其實才是最野生的。

    在玄門未起之前,哪有所謂的修行之道?

    除了道君顯化,傳授煉氣長生之法外,最初的那幫子散修是如何野蠻生長的?

    無非,也就是如此這般,誤打誤撞下,推開了大道之門。

    棋盤撤去之后,看著臨近晌午,林正陽命人進上膳食。

    此世大楚,菜式與主位面有所不同,口味也偏向清淡。

    此臨海,海產豐富。

    以往都少不了一些海產。

    林正陽吃了幾天,就受不了那一股子腥氣味道,特別命人試制了主位面的菜式。

    魚香白菜,豆豉鯪魚油麥菜,奶油菜心,干貝娃娃菜,青豆玉米粒,油燜豆腐,人參煲烏雞,五彩沙拉雞丁······

    來自大吃貨國度的家常菜色,確實征服了渤海侯的胃口。

    原本因為被幽禁而顯得憔悴的他,最近頗喜歡多吃幾碗。

    米飯粒粒飽滿,散發著好似竹葉一樣的清香,是南方特有的一種貢米,喚作“竹溪稻”,產自竹溪縣,只有竹溪娘娘廟前有十來畝能長這種稻米,歷來只供應給上京,當然私底下總是被渤海侯府截下大半,優質稻米截留,劣質的才解送上京。

    湯是一碗珍珠銀耳湯,珍珠用的是天然海珠的表面一層粉末仔細刮下,內部含有砂礫的那部分棄而不用。

    此世也有豐富的飲食文化,早有古人發現珍珠的成因,并且發明了人工養殖珍珠的方法。

    這種研磨食用珍珠粉末的方法就是出自三百年前一位名為譚松的大學問家,其提出珍珠內層有砂礫,不能食用。

    更是親身躬行,研究珍珠的產生方式,最終得了淡水養珠的法門,因而成為巨富。

    可惜,他后來得罪了朝中奸臣,不僅本人被流放,億萬家財更是被瓜分干凈,只是有一本筆記遺留在外,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

    到了如今,人工養殖珍珠,已經不是新鮮事,珍珠粉也成為一種常見的藥材、食材。

    用完膳食后,有人送上洗手盆、濕巾、干毛巾、柳條、青鹽,最后還要一碗漱口用的清茶。

    前前后后,有十二人前后侍奉。

    侯府用度,本來更是夸張,需要有五六十人侍奉,這已經是林正陽掌權后削減過的程度。
<

添加到主屏幕

請點擊,然后點擊“添加到主屏幕”

r />
    老渤海侯很滿意地坐在石桌前,笑笑道:

    “下一次,可以試著用冰糖做菜心,我想試試。”

    林正陽笑笑道:

    “您勞苦了一輩子,也是該享受下了,但凡您想吃的,吩咐一句就行。”

    老渤海侯抬了抬眼皮,隨后“嗯”了一聲,就不說話了。

    他們現在的相處方式很奇妙。

    老渤海侯,知道這個不是自己的親子,以為是真君神念操縱的傀儡。

    林正陽,知道對方不是“陳宏”親父,只是法理上的父親,鑒于其與陳宏的因果,他悍然反擊,憑借力量和大義剝奪了他的權柄,如今只要他不出府,就不過多限制。

    身為執掌了渤海真君神位的林正陽,如今每時每刻主要精力都在參詳神道奧秘,試圖不借助神位而自行踏入六階,哪有那么多心思去糾纏不休,尤其是知曉了道君、邪神之后,眼界大開,更是早就不把這人間俗世放在眼中了。

    在他看來,這些都是遲早要放棄的,眼下只不過是借用這個身份,好在人間行事方便。

    比如教化眾生,聚集信仰,比如修積那三千大功·······

    有道是公門里面好修行,又有“不依人主則法事不成”之說,有世俗勢力輔助不管是尋找修煉外藥還是傳播信仰都是相當大的便利。

    更何況,陳宏還有因果在,輕易脫身不得。

    又在這里坐了一會兒,林正陽就回轉了書房。

    他如今處理事務,就在湖心書房,邊上就是藏書閣,有時就會在其中尋些閑書放松下。

    桌上堆滿了需要處理的卷宗,別看渤海侯封地只有一個郡,實際上這只是明面上的。

    在接受了權力之后,林正陽才窺探到真實一面。

    大楚立國三百多年,早就文恬武嬉,地方的常駐軍早就稀爛,渤海侯暗地里已經控制了大半個江南,真實控制的地盤已經有了三個郡四十多個縣,間接影響的更是三倍于此,歷年以來,幾代渤海侯截留賦稅,操縱官員任期,壟斷鹽鐵,經營私軍·····儼然一個國中之國。

    尤其是軍隊,明面上只有三千鐵騎,實際上早已嚴重超標,規模能有七八千,更是有不少隱藏的、退役的,一旦大戰開始,隨時都能拉起一支有兩萬人的精銳軍隊。

    也正是如此,才有底氣進行海外開拓的計劃,甚至于已經在海外有了基業。

    海外有六十萬軍民,大半來源于這些年鎮壓的民亂,每一次民亂都會被快速鎮壓,隨后默默地送去海外,歷時幾十年,繁衍生息,才有了這種規模。

    說實話,在整個大楚,所有封君都有類似的舉動,渤海陳氏只是其中最大的諸侯之一。

    那上京的小皇帝如今之所以還能坐穩皇位,只不過是各家還沒做好準備,加上其中最能打的渤海陳氏對于海外建國更有興趣罷了。

    不得不說,當初林正陽選擇的這個身份,放眼整個大楚,都是第一序列的貴族子弟。

    林正陽拿著一支沾滿朱砂的狼毛筆,在一份卷宗上批了個“已閱”,隨后在下面簡單地給予了評語。

    侯府儼然是一個小朝廷。

    每份卷宗,由各地送來,交由內閣按照地域、類型分類,更是標準輕重緩急,進行多人交叉審核,這里是有一套復雜的審核制度。

    隨后每份卷宗背后都有多個處理意見,林正陽需要做的就是從其中選擇一個,或者干脆給出自己的意見,總之就是把握大局。

    這種制度,將上位者從繁復的卷宗中解脫,減少了很多體力活兒。

    要是都和地球上秦始皇一樣,每天批閱幾百斤的竹簡奏折,光是翻開奏折都是一件體力活啊·····難怪不長壽!

    當然,這里早就有了紙和筆的發明,至少林正陽是不必擔心和諸葛孔明那樣過勞死了。

    這世上總有些人覺得,當君主的就是可以每一天摸魚,大權在握,可以肆意妄為,卻不知道,這一切都是空想。

    真的坐到這個位子上,才會明白各種無奈。

    林正陽如今就有體會。

    他批閱的每一份卷宗,都是一個老練的官吏在試圖忽悠他。

    他必須要明白這家伙藏在文字陷阱背后的真實想法,知道他的派系、立場,他出于什么目的寫了這份卷宗。

    讀一份卷宗,就是在與一名老于世故的官吏以及他背后的幕僚團隊交鋒。

    除此之外,還有各方派系的訴求,資源的調配,以及如今的形勢,他必須著眼更廣闊的天地,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并且努力做到平衡。

    這些都只是基礎。

    真正計較起來,為人主者是很辛苦的,而且權力也是很有限的,遠不如表面光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