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寒門仕子 > 第1171章 九國聯軍
  小彤的婚禮置辦得非常體面,堪稱是國內第一,無人可比。

  且不論她的斐然地位,單是天子主婚、齊家陪送、戚家迎親,就足以羨煞天下了。

  如此高規格的禮節,在整個大奉朝絕對找不出第二個來。

  從皇帝的角度來看,也算給足了齊家面子,自己的這番舉措,既拉近了君臣關系,又贏得了天下士子的擁護。

  真是一舉兩得啊!

  戚景和感受就更不用說了。

  他身為洪濤的義父,絕不是簡單的與有榮焉,而是切切實實享受到了極致恩典。

  總而言之,各方皆大歡喜,非常不錯。

  按照傳統規矩,戚家在接下來是要大擺會親宴的,然后,還有齊小彤的回門禮等事宜。這期間,大大小小的酒場,一直要喝道五六天后才會結束。

  然而,這種喜悅的氣氛并沒能維持多久,在第二天才剛剛擺起的會親宴上,就被一條加急的軍情給攪擾黃了。

  據斥候來報,馬喇甲海峽一帶燃起了劇烈烽煙,戰事相當慘烈。

  事情的大致是這樣的。

  就在高麗戰區拉開總攻序幕的同時,天竺一帶的外洋軍也開始對貢榜一帶發起了侵略。

  守將齊青云不敢怠慢,率眾迎敵,但,他遺憾地惜敗于寡不敵眾并身受了重傷。

  什么?

  齊青云乃是堂堂的瓊州驍將,怎么可能不敵那些外洋雜毛?

  莫非,此中暗含著某種不為人知的古怪?

  齊大人不愧是齊大人,一語既中要害,并還直接道出其中詭異。

  斥候報道說,此中確有一些玄機,也正是由于這個玄機,所以才打了齊青云一個措手不及。再加上,齊將軍他大仁大義,不夠狠毒,折戟敗北完全處在情理之中。

  首先是洋軍的勢大,大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這種情況,是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

  據消息稱,外洋勢力組成了一支九國聯軍,并于暗中積聚到天竺一帶,然后韜光養晦、等待戰機。

  后來,因為符賢的大灣軍北上助戰,段子成不得不分出一些兵力來補充大灣的空虛,可這么一來,蘇門答臘一帶的布防就變弱了。

  九國聯軍察覺到端倪后,果斷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揮兵出征、率先發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奇襲了貢榜的港口。

  而當段子成得信并率軍去救時,那里的硝煙早已燒完散去了。

  于齊青云來說,敵人的勢大著實令他猝不及防。

  不過,身為南洋本土的著名守將,怎么可能束手就擒呢?

  不出意外,齊青云帶領麾下頑強抵抗,雖是以少打多,但絲毫不落下風。

  戰局陷入了膠著,但瓊軍卻打出了勢均力敵的效果。

  這一點,也讓外洋聯軍為之一驚。

  戰況的反轉,出現在洋軍的一次嘗試上。

  久攻不下,他們便開始動起了歪主意,把活捉了的手無寸鐵上萬的瓊州百姓列于陣前,看齊青云到底會不會下令屠殺同胞。

  這一次的賭注,他們真的贏了。

  齊青云因不忍誤傷無辜,特令將士們放下火器并卸下弩箭,改用大刀長矛的冷兵器與洋人短兵相接、貼身肉搏。

  要知道,遠程攻擊乃是瓊軍的制勝法寶,如今按下不用,就相當于是猛虎失去了爪牙,表面上看起來威風,實際的傷害力上卻是大打折扣。

  就這樣,瓊軍以不甘的戰敗含恨收場了。

  而,更為可惜的是,齊青云也在此戰中身負重傷,落得了個命懸一線的下場。

  以上,便是戰事的大致梗概。

  齊譽在聽完了相關匯報后,忍不住震怒道:“好他個外洋鬼,竟然敢捋我瓊州的虎須!他說就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寫的嗎?”

  小彤也跟著忿忿道:“父親莫要著急,待女兒回到大華后,一定親率大軍支援,被我逮住機會,一定殺他個片甲不留!”

  看著他們咬牙切齒,其他人也受到了感染。

  尤其是戚景,直接怒得虎目圓睜,全身殺氣騰騰。

  相比以上幾位,皇帝李宏裕的表現反而較為平和,并沒有擺出傳說中的天一圣怒。

  他是在想,那貢榜歸附的時間相對較晚,雖然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發展,但大多都是以農業為主,并無核心工業。洋人去攻那地,能有什么可掠奪的呢?

  搶糧食?

  應該還不至于!

  要知道,天竺可是個堂堂的農業大國,土地肥沃的很,即使他們一整年失收,也不可能淪落到餓死人的地步。

  所以,他們的侵略不可能是為了口糧。

  既然如此,他們又為什么興師動眾,還組成聯軍來犯呢?

  他們圖什么呀?

  對于洋人的出兵動機,齊大郎可是心知肚明。

  但是,他仍不想將阿芙蓉的玄機公布于眾。

  權衡之下,他故意模棱兩可地說道:“對方來犯的原因,乃是想得到我瓊州特產的一種藥草,而我,又不想讓這種資源其流落于外洋,所以,彼此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大抵上,就是這樣!”

  噢,基本明白了!

  此乃典型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

  李宏裕很想弄明白這種藥草到底為何,它又有什么特別之處,或者是不菲價值。若是普通作物,絕無可能引起洋人的覬覦,更不可能引發戰爭。

  但是,齊大郎并沒有想要釋疑的意思,他的說辭,依舊是春秋筆法、數語帶過,讓你聽得不知其所以然。

  罷了罷了,你不愿意說朕也不多問。

  強人所難,反而顯得不好,適可而止,才是道德明君的風范。

  不過,對于天子好奇,齊譽并沒有完全地拒于門外。

  只聽,他笑著說道:“至于究竟如何,陛下何不親往一探?這樣行事,既可以督軍、又可以解惑,何樂而不為呢?”

  “你是說……讓朕前往南洋一趟?”李宏裕聞言一愕,道。

  “不瞞陛下說,這是我掌管南洋以來遇到的最大危機,需要舉全省之力才能平復。微臣希望,在這種生死存亡之際,陛下可以老和百姓站到一起。”齊譽正色道。

  “可是,那好危險啊!”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何懼之有?”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