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寒門養婿 > 第137章 三好學生
  翌日,蘇牧又乘著許青娘的烏篷船穿過湖面,來到白鹿書院。

  他心中雖惦記太平村的私塾,卻不好這么快就逃課。

  尋思著等會兒課間再去觸怒老夫子,讓他把自己趕出去,然后偷偷去太平村。

  奈何目老夫子今日壓根不理他,任由他在課上走神。

  蘇牧落得了個無趣,只得當個三好學生,跟著認真學習。

  晏公卿有意培養他成為教書先生,故此讓他學的都是科舉考試的內容。

  此時的科舉制度,分為,縣試、府試、院試;解試、會試、殿試,前三試為童試,通過三試者便是秀才生員。

  有了秀才功名就可以參加解試,也叫鄉試,又稱秋闈,鄉試(解試)通過便是舉人,考中舉人就可以做官了,但舉人做官前途有限,故此更多的人會選擇繼續去考會試和殿試。

  會試被稱為春闈,通過會試便是貢士,貢士相當于準進士,只要殿試時不出意外,就可以順利成為進士。

  童試主要考詩詞和經貼墨義,此間的學子有的還在為秀才功名努力,有的則在準備參加來年的解試。

  包小滿和賈峪都是秀才,明年秋天要考解試,如果通過,后年春天就可以去參加會試了。

  程燼則連個童生都不是,來這里完全是混日子,程家也不指望他能自己考取功名,只求他來這里能學點東西,將來好借父輩蔭恩請求朝廷封賞個一官半職。

  大魏每年選取的官員很多,通過科舉入仕的只有三分之一不到,更多的是通過父輩蔭恩做的官。

  介子休那一介進士不過五百名,而去年朝廷授出的官職高達一千五百名,考取進士是寒門子弟唯一的出路,卻從來都不是士族的唯一出路。

  但有一點,蔭恩得到的官職上限很低,士族子弟如果都如程燼這般不思進取,逐漸也會被新興起的士族所替代。

  當然這個過程需要幾十年時間,時間就像永不停息的車輪,將那些腐朽的士族遠遠拋下。

  故此,士族子弟也不都是不思進取,比如包小滿是包家的第三代,人雖喜歡玩樂,讀起書來卻異常刻苦,因為他沒有別的路可走,包家到他這一代如果不能崛起,就要徹底沒落了。

  蘇牧完全沒機會參加科舉,但他在太平村的弟子有機會,故此他覺得認真學一下還是有必要的。

  帖經、墨義、策論、詩賦,是科舉考試時的科目。

  帖經、墨義考的主要是四書五經。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四書五經全加起來也沒多少字,但真要融會貫通,沒有十年寒窗是絕不可能的。

  好在蘇牧記憶力異于常人,之前在家里便經常研讀,倒不是一竅不通。

  策論是結合時事寫議論文,又稱問策,策問,隨著考試級別的提高,此項分值占比也會加重,策論的題目通常會直指朝廷時政利弊,但怎么答很重要,是一味的歌功頌德,還是直指時政利弊,完全看個人取舍。

  通常來說,歌功頌德成功率比較高,畢竟殿試的主考官是皇帝,你在策論里罵他施政不力,他肯定是不喜歡的。

  詩賦對蘇牧來說反而是最簡單的,因為他腦子里存貨還有很多。

  帖經的試題類型,是考官任意選取四書五經中的某一段,留下幾個字或幾句話,要求考生將其他的默寫出來。

  其實就是填空題,將四書五經全部記下來,這一項考試問題也就不大了。

  而墨義就是圍繞經義及注釋所出的問答題。

  需要的不止是背誦能力,還需要通詞達意的將題目的意思解釋出來,也就是釋義,一般都是學習一些大儒和高官的釋文,能有獨到見解則更好,但你的見解必須能得到考官的認可。

  科舉對蘇牧來說,說難也不難,說不難也難,他如果不是贅婿,還真想去試一試。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整本《大學》不過兩千余字,蘇牧閉目輕吟,很快背完一遍。

  在蘇牧看來,大學是一部神書,書中道理發人深省,他每次研讀都會覺得治國理應如此,古人不是不明白書中的道理,只不過國家太大,人口眾多,各方利益盤根錯節,再加上施政者能力有限,很難將書中的理想變成現實。

  穆老夫子走到蘇牧桌前,問道:“你在讀大學?”

  他之所以對蘇牧態度大變,是因為一大早女兒穆書蝶來了一趟書院,將昨晚他們夫妻拜訪蘇牧的事告訴了他。

  女兒女婿與蘇牧關系緩和,他自然不會再去針對蘇牧,反而關心起蘇牧的學業來。

  蘇牧點了點頭,起身施禮。

  “見過夫子,是的,學生最近在讀大學。”

  “哦!”穆老夫子哦了一聲,輕捋著胡須道:“老夫考校考校你,‘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何解?”

  蘇牧愕然,他沒想到,這老夫子突然要考校自己。

  不過,這次他沒有選擇頂撞,娓娓答道:“回老夫子,此兩句之意為,仁德之人,運用財物幫助他人,自然會得到眾人擁戴,不仁之人,利用身份地位以搜刮財富,終必招來亡身之禍。”

  穆老夫子點點頭,又問:“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何解?”

  “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很好,你讀大學有何感悟?”

  “學生讀大學,感如,一國之君,一朝之臣,一域之民,若都如大學中所言行事,人們都將無比幸福。”

  蘇牧心中確實有此感慨,前世那種盛世,不止沒能達到這種程度,反而世風日下。此時的社會有禮的約束反而距離書中理想更近,人們差的反而是最容易獲得的財富。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穆老夫子點點頭,甚是欣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時至今日,你還覺得密國公周宗說被囚禁致死,冤枉嗎?”

  蘇牧;“.......”

  這老頭原來還記恨上次那件事。

  蘇牧從來沒覺得周宗說幃薄不修(男女通吃)是對的,笑著回道:“學生從不覺得密國公冤枉,而是覺得其子祁國公行的是至孝,不應生受指責,何況斯人已逝......”

  穆老夫子聞言,略一思忖,點點頭,“善。”

  說罷轉身離開。

  見這老頭今日反常,蘇牧很快明白了,介子休夫妻肯定是跟他說了什么,才導致他對自己態度大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