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寒門養婿 > 第703章 君王事,天下事
  時間轉眼即逝。

  一個月后,嚴冬來臨,年關將至。

  東京城內到處彌漫著喜慶景象。

  皇宮之中。

  周熤正在照常舉行朝會。

  “賀國送來的國書提到要與我大魏結盟,共同對抗真國,諸位臣公意下如何?”

  大賀國皇帝拓拔野自從退守大同后,國力逐漸衰退,手中能用之兵已不足十萬,急需一個強大的盟友幫助對付大真國。

  拓拔野放低身段,派人送來國書,試圖與大魏結盟。

  徐濟道:“陛下不可,如此大魏會徹底與真國決裂,于我們非常不利。”

  程衡皺眉道:“若陛下對此事置之不理,阿布思利很快就會帶兵攻入大同,徹底滅亡賀國,到那時對我大魏同樣不利。”

  “嘶——”

  周熤深吸了口氣,他認為兩人說的都有道理,但兩人各執一詞,他不知道該聽誰的了。

  賈彥朝捋須道:“不如再等等看。”

  意思不難理解,對賀國的結盟提議先不予回復,待到局勢有了變化再做選擇。

  周熤思忖片刻,“兩位宰輔認為如何?”

  程衡點了下頭,“臣無異議。”

  徐濟微微頷了下首,卻是沒有說話。

  周熤點點頭,一擺手,“那便先如此吧!”

  “陛下圣明。”

  眾臣齊聲道。

  周熤頷了下首,望了秦鉅一眼。

  秦鉅心下會意,從袖中取出一份詔令,“陛下想問一下,崇奉魯王的典禮,需要用何等規制。”

  眾臣聞言都是面色一變。

  魯王是魯國公周宗立死后,先皇周縉給予的謚號。

  如今周熤拿出來議,顯然是存了某種心思。

  一時間相熟的大臣互相眉來眼去起來。

  這里的魯王典禮規制,并不是指明面上的規格,而是指周熤對生父周宗立的稱呼。

  是叫父親,還是伯父的問題。

  御史大夫張誨出列道:“臣以為陛下應稱魯王為皇伯。”

  “嗡——”

  大殿上立刻響起一陣議論聲。

  周熤聞言臉色鐵青,暗暗將張誨記在了心里,準備找機會拿下此人。

  禮部尚書秦浚生出列道:“啟稟陛下,臣認為應稱皇考。”

  考指死去的父親,皇考自然是指死去的父皇。

  秦浚生的意思是周熤在祭奠時稱周宗立為皇考,這就相當于認回了生父,將周縉涼到了一邊。

  “嘶——”

  “嗡,嗡.......”

  大臣們臉色都是巨變,發出一陣議論聲。

  程衡臉色僵硬地抽動了幾下,咬牙出列道:“啟稟陛下,陛下已然出嗣給先皇,稱魯王為皇考,實在是不合適。”

  他顯然是不贊同周熤認回周宗立這個生父。

  諫議大夫許致修出列道:“陛下已然出嗣,不應反悔,臣贊同程相所言。”

  顯然他也是不能答應此事。

  周熤聞言臉色愈發陰沉,他今日既然于朝會上提出此事,顯然是下定了決心。

  這些臣子卻是絲毫不給他面子,這讓他如何能不生氣。

  “生養之恩不能相忘,臣認為陛下可稱魯王為皇考。”徐濟上前一步道:“程相出言阻止,難道是想讓陛下做那無情無義之人?”

  他這就是胡攪蠻纏了,當初是魯國公府非要過繼子嗣給周縉,為此周縉推諉了很久,最終被逼無奈,不得不收養了周熤。

  如今周熤坐穩皇位了,卻要反悔認回去,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但徐濟言辭之老道,讓人挑不出絲毫毛病,說是神助攻也不為過。

  程衡絞盡腦汁,竟想不出合適的話來反駁。

  許致修臉色一冷,仰起頭,憤怒地道:“徐相,話雖如此,但陛下真若如此做了,豈不是讓全天下人恥笑。”

  “誰敢!”周熤雙目圓瞪,怒道:“朕定要如此,誰也休想攔朕。”

  程衡抱拳道:“臣絕不能答應此事,請陛下三思。”

  周熤沒想到程衡會如此堅決地反對,他騰的站起,怒道:“程衡,你......當真要阻止朕?”

  程衡硬著頭皮回道:“陛下,魯王失去陛下固然可惜,但先皇更不應該受此待遇,臣屬實不能答應。”

  周熤冷哼一聲,擺手道:“徐濟替朕擬旨,魯王為朕的皇考,來年郊祭時,朕便以此旨意所書稱之。”

  禮部尚書韓正奇出列道:“陛下,這于理不合啊!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就在此時,戶部尚書王鈞、工部尚書衛沭等一眾大臣集體出了列,都認為這件事太過荒唐,試圖阻止這份旨意。

  “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滿朝文武竟有半數多不贊同此事。

  周熤臉上的肌肉跳動幾下,神色愈發變得冰冷。

  賈彥朝見事情要一發不可收拾,急忙出來打圓場,“陛下,不如給大家點時間考慮,擇日再行商議。”

  周熤臉色冰冷的望了臺下眾臣幾眼,一甩袖子憤憤離開。

  秦鉅大聲道:“退朝!”

  眾臣陸續退出大殿,朝會不歡而散。

  周熤返回寢宮一陣摔砸怒罵后,坐在椅子上劇烈地喘起了粗氣。

  而楊皇后得到這個消息后,登時被氣得暈了過去。

  周熤如此做可不單單是對周縉食言,對她這個太后來說也是一樣的。

  認回生父,也就相當于認回了生母,讓楊皇后這個養母如何自處?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上午君臣在朝會上爭論,下午便傳到了市井間。

  天子帶頭踐踏世俗禮法,這簡直是要禮崩樂壞的節奏。

  京城百姓再次刷新了對周熤的認知。

  無不在心中腹誹咒罵。

  百姓之所以,對此意見很大,也是有原因的。

  周熤的做為其實影響了許多百姓的利益。

  看似只是天家事,卻足可以讓民間燃起軒然大波。

  這個時代百姓的宗族觀念很強,而無子無后的人在族里過繼子嗣的情況又非常多。

  大到一個姓氏,小到一個村子,都會有不少跟此事息息相關的人。

  周熤作為皇帝,是為天下表率,一旦他帶頭開了這個先例,民間會不會有樣學樣呢?

  此事影響的是許多人的切身利益。

  民間又怎么可能會不罵他。

  許多世家大族連夜針對此事召開家族會議,試圖安撫族人情緒。

  然而,人們的情緒又豈是那么容易安撫的,朝廷一日不出結果,這些人的心便會惶惶不可終日的懸著。

  都怕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君王以身作則,民間爭相效仿。

  這就是此時的禮制,周熤若真的一意孤行了,民間就會爭相效仿,令世風逐漸日下,皇朝也會從尊禮重法,逐漸走向禮崩樂壞。

  這件事顯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稱呼問題。

  而是涉及到了更深層次的宗族傳承問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