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承易聽得眼角都抽抽。
他寵溺的捏著蘇月的鼻子,“先皇駕崩了,為夫已經沒機會好好孝敬他了,以后跟著娘子好好孝敬岳父大人。”
窗外樹上,趙七和青風倆開始替長寧侯擔心了。
希望長寧侯別被王爺王妃孝死了。
蕭承易沒待一會兒就走了,他還得去城外主持賑災,沒他親自下令,沒人敢繼續往粥里摻沙子。
蕭承易走后,蘇月歪在小榻上走神,芍藥給她倒茶,道,“姑娘要不要給顧老太爺送個信去,讓他別也彈劾明王……”
蘇月端茶喝,氤氳茶氣讓她的神情都朦朧了起來,“用不著。”
文武百官都彈劾蕭承易,多她外祖父一個也不多,再者她也不覺得自己外祖父就一定看不懂這么做的良苦用心,他未必會彈劾蕭承易。
反倒她派人去說一聲,沒得叫外祖父疑心,左右上個彈劾折子也不會影響顧老太爺和顧家什么,她又何必橫插一手。
翌日,吃過早飯,蘇月就帶著芍藥出了挽月苑,本來是打算去春暉院給老夫人請早安的,但想了想,還是先去了蘇媚那兒,怎么說也是一府姐妹,蘇媚受那么重的傷被抬回府,按理她昨天就該去探望了,今天再不去看看,說不過去。
蘇月邁步進蘇媚的院子,她沒有直接進屋,而是讓丫鬟通傳,很快屋子里就傳來了蘇媚咬牙切齒的聲音,“她會有這好心來探望我?不過是來看我的笑話罷了!”
蘇月也不生氣,頗有長姐的容忍之量,丫鬟出來道,“大姑娘請回吧,三姑娘心情不好,誰也不想見。”
蘇月交待丫鬟幾句,就帶著芍藥走了。
丫鬟回屋,蘇媚問丫鬟道,“她說什么了?”
丫鬟欲言又止。
“說!”
丫鬟就道,“大姑娘讓姑娘您放寬心,心情好,傷口才能愈合的快,還,還感慨了一句……”
蘇媚咬牙道,“她感慨什么了?!”
丫鬟弱聲道,“不聽長姐言,吃虧在眼前。”
蘇媚臉都氣綠了,裹著紗布的額頭更是抽筋似的疼。
走在去春暉院路上的蘇月,鼻子一癢,打了個噴嚏。
不用問,肯定是蘇媚在罵她了,蘇月揉著鼻子,一點不影響好心情。
她走到春暉院門口,就看到蘇嬋蘇鳶她們出來,見到蘇月,福身給蘇月行禮,蘇月見了道,“你們這是準備去看三妹妹?”
蘇嬋點頭,“大姐姐要不要和我們一起去?”
蘇月道,“我剛從三妹妹那里來,她心情不好,誰也不見。”
本來蘇嬋她們就不是很想去看蘇媚,蘇月說蘇媚心情不好,誰也不見,那正好,省得她們跑一趟了。
幾人跟在蘇月身后,又進了春暉院。
蘇月走到屏風處,正好聽到四太太在寬慰老夫人,“娘別擔心,大夫昨兒就說了,蘇大夫手里有藥膏,對祛傷疤有奇效,明王和蘇大夫熟,明王想接回大姑娘,侯爺找明王幫這個忙,明王肯定……”
不等四太太把話說完,老夫人就呵斥道,“給我趁早死了這份心!她們母女做的好事,哪來的臉面要明王幫忙?!”
因為太氣憤,老夫人猛然咳嗽起來。
王媽媽趕緊幫老夫人順氣。
王媽媽也是無話可說,三姑娘做的那些事,別人不知道,老夫人和侯爺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三姑娘和安樂縣主狼狽為奸,里應外合離間三姑娘和明王,甚至要置三姑娘于死地,要不是侯爺阻攔,還差點被明王將計就計了,因為沒釀成大禍,再加上大姑娘幫著說情,老夫人和侯爺就沒嚴懲三姑娘,可不代表這事就能當作沒發生過。
這事大夫人未必不知情,她沒阻攔三姑娘,就是縱容。
三姑娘幫著外人禍害自己的長姐,出了事,又想明王看在大姑娘的面子幫忙,哪有這樣的便宜事,侯爺絕不可能和明王開這樣的口,他也不會允許侯府其他人做這樣的事。
蘇月走上前,道,“祖母別氣壞身子。”
老夫人怎么可能不生氣,她心力交瘁,正要開口,這時候,快步走進來一丫鬟,上前稟告道,“老夫人,明王往賑災粥里摻沙子一事,被百官彈劾,皇上龍顏震怒,一氣之下把明王從親王貶為郡王了……”
蘇月,“……”
皇上這是有多忌憚蕭承易,這么等不及就把蕭承易貶了。
回頭等知道錯怪蕭承易了,他這個皇上的臉面要怎么撿起來?
蘇月抬手扶額,在心底替皇上點蠟燭。
老夫人和二太太她們則一臉錯愕,不敢相信明王就這么被貶了。
三太太最先從錯愕中回過神來,她問道,“明王為什么要做這樣犯眾怒的事?”
等二老爺他們下朝回府,老夫人就問他,“明王當真被貶了?”
二老爺點頭,“皇上昨兒就為這事訓斥過明王,勒令他好好賑災,明王冥頑不靈,皇上一怒之下就將他貶了。”
這事蘇月知道,但她知道的可不是二老爺說的這樣。
皇上勒令蕭承易好好賑災,蕭承易領命了,但他提了個要求,要朝廷每日多往城外送些賑災糧,不然災民不夠吃,但這個要求被皇上以糧庫存糧不足拒絕了,然后蕭承易就不干了,既要他好好賑災,又不給糧食,這不是存心為難他嗎?
蕭承易可不是什么好脾氣的人,當時就跟皇上撂挑子了,要么給他加賑災糧,要么就別管他用什么方式賑災。
丟下這句,蕭承易就走了。
皇上這么憤怒,不止是因為百官彈劾,更多的還是蕭承易沒把他的命令當回事,皇上本就忌憚蕭承易,蕭承易還公然冒犯天威,皇上怎么可能不給他一個教訓。
老夫人還是不敢相信明王就這么被貶了,“他沒解釋自己為什么這么做?”
老夫人也覺得明王沒理由這么做,肯定有原因。
二老爺搖頭,“今兒明王就沒去上早朝。”
知道百官會彈劾他,蕭承易不想耳朵受罪,該說的他昨天都和皇上說了,不需要再說第二遍,躲清凈,一早就直接去城外賑災了。
百官彈劾蕭承易的折子壘起來有小山高,皇上幾乎打開看一眼就放下了。
百官們紛紛出列,你一言我一語,數落明王上不敬先皇,下不體恤難民,大有墻倒眾人多的架勢。
皇上看了御史彈劾的折子,沒見到顧老太爺的,就問道,“顧老愛卿怎么沒上彈劾折子?”
然后就有大臣出列,“顧老大人一向嚴正,這次卻沒上折子,莫不是因為顧大人是得明王保舉,才坐上的國子監祭酒的位置,就枉顧職責了?”
顧老太爺聽得眉頭皺緊,回皇上道,“老臣沒上折子,是覺得這事可能沒我們看到的這么簡單,就如當初明王在邊關重傷昏迷之事一樣,或許另有隱情,明王不是愚笨之人,他該知道這樣做,會犯眾怒……”
不等顧老太爺說完,就被之前的大臣打斷,“開脫之言罷了,當初明王忤逆先皇,執意休掉顧老大人你的外孫女,怎么沒見顧老大人你覺得明王有苦衷?”
“正是,明王當日能枉顧長寧侯之女的生死,今日未必會把難民的死活當回事。”
有大臣附和。
顧老太爺啞然,再不說話了。
等有人進宮稟告,說明王繼續往賑災糧里摻沙子,皇上登時雷霆震怒,然后就把蕭承易貶為郡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