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洪武興明 > 第441章 民意洶涌
  第二天一早,劉伯溫爬上自己的簡陋車架,懷著無比復雜的心情向御史臺趕去。

  自他執掌司法以來,棘手的案子沒少辦,就連李善長的族人落到他手中,劉伯溫都沒皺下眉頭。

  可紅玉一案卻牽扯巨大,甚至關系到了朱元璋的臉面,讓劉伯溫始終心懷不安。

  更重要的是,此案關鍵線索,居然是朱文正私下派人查找出來的,這讓劉伯溫心中更是五味雜陳。

  從法理上講,這多少有些不合規矩。

  但當昨晚燕飛找上門時,劉伯溫罕見的猶豫了,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應承下來。

  因為他深知其中厲害,若是跟大都督倒臺和皇家臉面比起來,合不合規矩都是不足稱道的小事情。

  想到這里,劉伯溫再一次向身后確認道:

  “王五真的肯招供?”

  坐在他身后的,正是換了一身衙役打扮的燕飛,至于莫再將,則是去找蘇靈兒給大都督報信了。

  燕飛聞言當即答道:

  “此人不傻,知曉厲害!

  而且他昨晚親口答應,愿意在呈堂上指認幕后真兇,恐怕不會有假!”

  劉伯溫點點頭,他已經知道紅玉之死跟胭脂脫不了關系。

  只是查來查去,他始終沒有找到紅玉隨身攜帶的那個胭脂盒,這總讓他心中隱隱有一絲不安。

  不過事已至此,只要關鍵證人王五肯開口,案子一樣能順利辦下來。

  不多時,馬車就走到了御史臺附近,只是車速越走越慢,嘈雜聲反而越來越大。

  劉伯溫納悶的掀起車簾,探頭向外看去,頓時吃了一驚。

  只見御史臺門前人山人海,仿佛過年趕大集一般,被各地趕來看熱鬧的百姓圍了個水泄不通。

  對于這些百姓,劉伯溫并非沒有心理準備,自從御史臺接手紅玉一案,每天都有不少游手好閑之人蹲在門口打聽。

  可人數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壯觀過,只是放眼望去,只怕有幾千上萬之多。

  人群亂哄哄的,把路都給堵了,馬車這才越走越慢。

  劉伯溫側耳聽去,只見一眾百姓情緒激昂,紛紛討論的,全是有關紅玉和大都督的話題。

  紅玉出身貧寒,被迫賣身青樓,日子過得孤苦伶仃,這種身世天生就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鳴。

  而朱文正是王公貴族,身份自然就跟老百姓拉開一大截。

  之前人們念他功勛卓著,還有幾分欽佩,可如今紅玉不明不白死在他府上,一下子就讓人好感大跌。

  雖說還沒人敢在大街上公然辱罵大都督的,但話里話外,都是同情紅玉的居多,對朱文正多少抱有懷疑。

  民意如此,讓劉伯溫忽然覺得肩頭的擔子,無形中又重了幾分。

  更引人注目的是,人群中還有幾個看似讀書人的,在那里搖頭晃腦,高聲喧嘩道:

  “元狗腐敗,魚肉百姓,拿咱們不當人看,這才有了新氣象,有了大明!

  太祖深明大義,體恤百姓,決計不會容忍殘害良民之事!

  大伙放心,不管紅玉是被誰害死的,相信大明一定會給咱們百姓一個公道!”

  那幾個書生說完,百姓紛紛拍掌叫好,劉伯溫卻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

  表面上看,書生這話一身正氣,應該受人稱贊,可實際上卻是給本就激昂的民意煽風點火。

  一旦老百姓的情緒被煽動起來,審案的過程中稍有耽擱,很容易讓焦躁的百姓釀出大禍。

  但審案子是門技術活,需要人證物證俱全,邏輯思維清晰,沒有時間去查驗考證,怎么能得出正確結論?

  總不能為了情緒爽快,稀里糊涂就結案吧?

  劉伯溫覺得不妥,當即將隨車的一名衙役叫來,準備安撫百姓維持秩序。

  可他這邊還沒來得及行動,已經有眼尖的書生發現了劉伯溫,急忙站在人群中高呼道:

  “快看!是劉青天的車架,劉青天來了……”

  隨著這聲喊,一眾百姓紛紛回過頭來,幾乎眨眼間就涌到了劉伯溫的車架前。

  人們七嘴八舌,手腳并用,有的扒住馬車,有的跪地高呼:

  “劉青天主持公道……主持公道啊!”

  劉伯溫車架被圍的像粽子一般,根本動彈不得,只能一臉無奈的走出馬車,站在上面高喊道:

  “請大伙放心,御史臺定會秉公辦案,決計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一定給大家一個公道!

  御史臺還要辦案,請大家稍安勿躁,讓出街道……”

  弄了好半天,劉伯溫直覺口干舌燥,這才一副狼狽的模樣,擠到了御史臺大門前。

  到了門前一看,好家伙,其他幾位侍御史同樣是灰頭土臉,剛剛才趕到。

  唯獨只有程宗彥衣服都沒皺一下,穩如泰山的站在門前,看樣子似乎早就到了。

  劉伯溫一臉蹊蹺道:

  “宗彥?怎么來得這么早?”

  程宗彥眼觀鼻,鼻觀心,一臉恭敬道:

  “大人招呼下官辦案,下官自然不敢怠慢,天沒亮就早早起來了!”

  劉伯溫壓住心頭疑慮,揮揮手道:

  “人已到齊,都進去吧!”

  等進了衙門,燕飛按照事前吩咐,自覺去后堂待著,劉伯溫則帶著各位御史,端坐堂上。

  很快,要犯王五便被帶了上來,因為兩條腿都被打斷,他只能被人放在地上坐著。

  要說這王五,真是生了副好皮囊,一臉橫肉,胡子拉碴不說,再配上那陰狠的三角眼,辨識度極高,一看就不像好人。

  劉伯溫重重一拍驚堂木,氣勢立馬不同,朗聲道:

  “堂下跪的何人?”

  “小民……小民王五!”

  或許是受了傷,王五看起來氣色不太好,聲音也顯得有些低沉。

  劉伯溫又問道:

  “你可認得紅玉?”

  王五點點頭:

  “小民……小民認得!”

  劉伯溫見他果然很配合,心中稍安,又瞟了眼一旁的程宗彥,發現這個刺頭也老老實實坐著,沒有搗蛋。

  劉伯溫放下心來,便直奔主題道:

  “王五!你如何認得紅玉,前因后果細細講來,不得有半句誑語!”

  王五安分守己的坐在地上,一邊回憶,一邊緩緩開口道:

  “小民是在碼頭討生活的,大約兩個月前,一位年輕女子帶著小娃,從船上下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