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荒天之下 > 六百二十六、請數風流(上)
  后來者萬不可遺忘那些一步一腳踩出登山之路的前行者。

  往者可敬,來者可崇,今朝可惜。

  東皇太一離開大荒修士的視線已不知多久。但他留下的影響,已不覺間深填于修士的血肉中。

  哪怕東皇太一沒有那段獨斷大荒的曾經,僅憑三字真訣,也足夠煊赫青史。

  “三字真訣,并非師尊一時興起之作。它的來源,當追溯到修仙時代。”修士們恭聽著過去如何映射到今天,古今之間又是如何并蒂開花,不覺間愈發聚攏成團、靠近圣黎。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天地從何來?上下是何形?境之界限在哪?修之極致又是怎樣?天地的邊際在何處?——一個擁有成熟智慧的生命,最先擁有的不是喜悅之情,而是困惑迷茫之心。”

  “對非我外物的困惑,對自身內在的迷茫;很多問題,修仙時代的修士就已經思考、探究過。曾有修士焚盡壽元去挽留太陽的光輝,想為世人留駐一片無盡光明,他的名字叫夸父。

  也有修士欲令天下無饑,為弱者存生,于是感悟天地變幻、分識四季更替,悟得耕種之道,使農藝布施天下,因德而突破境界,他的名字叫后稷。”

  “在那個荒蕪的年代,似乎每一個修士都有他的困惑,也有他畢生的追求。而師尊的追求,則是一個大膽的未來。”

  “他希望創造一個萬族俱榮、殊而弭傷的大荒。”圣黎看向顧玉成“古秦省的秘境灰宿壺中,藏著的合天宮,便是海靈族曾經的圣地之一。

  海靈族,是修仙時代萬族中的一員。說是萬族,可能有些夸張,但大荒曾經存在著很多修煉之族。當然,修仙時代存在的生靈遠不如今天繁盛這一點并未改變,據師尊說,海靈族當初的族人數量不超三萬。”

  “傳說中的天使族,也是存在的?”顧玉成有些驚滯地問道,旋即又自嘲道“也是。連那修仙也只是離得太遠、太過老舊,而被人看作傳說罷了。何況那些修仙族群。”

  “今天的大荒,有魔族、妖族、人族三大族。至于曾經的海靈族、天使族,早在天道動蕩中就已不知所蹤了。”

  “師尊創立的三字真訣,便是為求萬族俱榮。師尊很早就注意到各族間的先天之氣難以相容……真正的三字真訣,每一部都有著不世奇效。”

  “饑字決,可引動天地古靈力洗刷修士靈魂,徐徐漸進的提升修士領感天賦;谷字決,可平衡萬族修士體內的多重先天之氣;統字決,可將一身血氣孕傳于后裔。”圣黎看著顧玉成,知道他必有所問。

  果然,顧玉成急不可待地問道“古靈力,到底,是什么?”

  圣黎輕笑“天地無倪,陰陽無窮。即使修煉文明從夏商周發展到今天,依舊有不甚明晰的事情。”

  “例如修士的靈魂,在質變為元神后,又是否有下一個狀態?我們不清楚。只能懷著期待與驚疑去修煉。又譬如修士的肉體,又是否真的可以肉身成圣、不朽不衰,此亦吾輩欲知也。至于那天地之外,又是何等模樣,更非池魚能測。”

  “這一切的一切,都似秦始皇陵中的竹簡,會有一見天日的時候,只是并非現在。”圣黎有些感慨“縱然身入陰陽之境,忽覺天地寬坦,可行路多年,才會再知,天地需敬畏。”

  陰陽境,看不穿這個天地。太一境,或許也是如此。

  顧玉成有些心灰意冷。不過很快又振作過來。畢竟不是第一次失望,也不是第一次擱置困惑。

  行路多年,餐風飲露,早非當年南郡公子,為迷茫所裹挾。

  “關于古靈力,在現有的認識中,可以確定,它是一種只作用于靈魂、元神的力量。而它的來源,同樣是靈魂與元神。”柳暗花明,圣黎悠然開口,指明方向。

  “萬物有靈。”白郅易附和道“正紫宮白氏一脈,很早就注意到妖國大祭司一脈的傳承。畢竟是一支遠超白氏的傳承。”

  “在白氏的推測中,古靈力,當是萬物靈魂所生,莫看花無言,猶抱傲寒香,天地生物,皆有其靈其魂。——由此可見。天地靈氣,亦分陰陽。陽者,修士用之煉體;陰者,修士以之淬魂。”白郅易同樣看著顧玉成“你的古靈力,便是妖國大司祭一支傳下的血脈。”

  顧玉成苦笑。

  他看出白郅易目光中剪襯著的嘲諷。

  也是,有此等妙力,卻困于悟道境如此之久。

  不過,顧玉成又再次振作起來。對他來說,不斷平準心境,已是他的老技藝了。

  圣黎話題一轉“修士最講天賦,尤其是修煉時代。”

  “說到底還是因為靈魂難修,而修煉時代又沒有那種生下來肉體蠻橫的修士,肉體竟逐漸不被世人視為天賦。”

  “這真是荒謬至極。”圣黎眉頭緊皺“高天賦我,謹以德興。天賦,從來不可傲,那只是上天無情的賜予,授必有取,豈能自傲?可否認天賦,認為天地只有一種天賦,便又是愚蠢的。”

  “顧玉成的領感天賦,無異是很高的。或許連我也不如。”圣黎語出驚人,在場修士無不咋舌猛觀顧玉成。

  像是看到帶角的長蛇,又驚又嘆。

  卻無對龍那樣的敬畏。

  顧玉成張口想說什么,白郅易陡然反應過來“天賦,也可以看成一對陰陽。顧玉成長于靈魂,短于肉體。”

  圣黎擊節稱贊“白詭道有個好女兒!”

  “是的。修士對天地、靈力的感悟,是一種天分。而修士對天地、靈力的吐納,也是一種天賦。前者可稱之為領感,后者則為根骨。”

  “領感說,乃我獨創。與靈感相近,又絕非靈感。領感,領為先,即有所領,方有可感。能否于空遠深寂中有所得,有所領,才是關鍵。而顧玉成的古靈力,最能探幽查微。”

  “至于根骨,可籠統概括為修士對天地靈力的親和程度。”

  “領感越高的修士,突破大境界受制越低。根骨愈佳的修士,突破小境界愈速。”

  “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修士逡巡百日,倏忽飛升。有些修士信步千里,停困終生。皆是領感與根骨的原因!”

  豁然開朗。

  道理,居高臨下地去看,實在可親,若那涓涓滄浪,清濁皆可。

  可若一日不知其道理,一日仰首觀望,便會覺得,萬丈登天,實在難攀。

  三字真訣背后的王道,于此刻顯山露水。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