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回到大梁做昏君 > 第235章 可曾聽聞三顧茅廬
  金陵城南。

  有座高山,名曰南隆。

  有一寺,稱之臥龍寺。

  根據錦衣衛打聽到的消息,呂勝之就隱居在臥龍寺。

  山腳,李仁杰看著高入云山的寺廟,眉頭輕皺:“寺廟修得那般高,是不想別人去祭拜嗎?”

  朱佑德看了眼他,輕笑兩聲。李仁杰雖貴為侯爵,但刺客出身的他常年藏在暗中,對民間百態并不了解。

  “臥龍寺之前信仰佛教,佛教講究與天上菩薩感應,距離天越近,便越能被菩薩佛祖感應。所以凡是信仰佛教的寺廟大多修在高山之巔。”

  “目前大梁國內天華教成了主流,這臥龍寺也供奉天華教,反而比之前的香火還要旺盛。”

  李仁杰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眸子里滿是疑惑。他對朝堂一向不感興趣,只聽從陛下吩咐辦事,有些武癡。

  “原因很簡單,天華教總結國內幾大宗教的精華,去掉糟粕,留下的都是優點,包容性極強。”

  “不像之前的臥龍寺只有信仰佛教的子民前來祭拜,如今更像是綜合性寺廟,萬民皆可來拜!”

  朱佑德說著和李仁杰踏上臺階,目測超過千層,普通人想要進入寺廟極其不容易。

  “之所以修這么高,還有另外的原因——誠意。你為了祈福付出巨大代價,所作所為帶著誠意,那佛便會替你造福。”

  當然,這是佛教的說話,天華教也有類似的作用。

  朱佑德并不否定這一點,反而信服。世間皆有靈,只要肯攀登,世上無難事。

  兩人都是武者身強力壯,很輕松便走了上百階。但路過的不少百姓卻喘著粗氣步履蹣跚,有甚者就坐在臺階上休息,還有人帶著干糧,做好長久攀登的打算。

  很少跟隨朱佑德出宮的李仁杰有些心疼,這些人費勁心思就為了上香祈福?

  “陛下,要不我幫他們一把?”

  聞言朱佑德搖頭拒絕:“不可!你幫他們,便是在害他們!每人都有自己的誠意,想攀登祈福也定是遇到困難,想讓上天幫襯。”

  天華教不信仰神明,但保留了祈福上香。

  李茂提出君為神者,百姓可以把自身困惑寫進錦囊里掛在寺廟,定期會有官吏收集錦囊查看,在分撥給下屬執行部門幫助解決困難。

  這種類似神助的情況,使得天華教在民間聲譽極佳,也是能占據主流的原因。

  得知李茂的想法,朱佑德大力支持。大梁需要這種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必定會有回報。

  強國,民為本。信念次之,君為末。

  李仁杰聽取朱佑德的教導,放棄想要動用氣力直接躍上山頂的想法。

  也明白陛下為何要親自拜訪呂勝之。

  按理來說君子之命呂勝之不敢違抗,但陛下選擇受累登山求其出山,也是為了以身作則宣揚天華教。

  饒是二人身強力壯也足足花費兩個時辰到達山頂。

  天色漸晚,李仁杰想前去通告讓呂勝之出來迎接。

  遭到朱佑德拒絕,他要親自求見。

  寺廟角落禪房外,書童對求見的朱佑德說道:“呂先生前去誦經,暫不見客,可稍作等待。”

  聽聞書童言語,李仁杰上前兩步就要斥責——你知道面前是誰嗎?大梁天子!怎敢讓天子等待呢?

  朱佑德及時攔住他,欠身退去前殿等候。

  “陛下,豈有此理,我看那呂勝之就是故意為之!”

  “不可無理。這一路你還沒有頓悟嗎?心誠則事成,靜心等待吧。呂勝之有麒麟之才,值得朕等候……”

  微風吹,天涼,多了幾分昏暗。

  朱佑德再次求見,依舊未見到。

  “先生前去用齋飯了,今日怕是不能相見,可明日再來。”

  “替吾向呂先生問安。”

  朱佑德心平氣和的離開,前往主殿捐些香火錢。

  李仁杰憋了一肚子氣,在他看來呂勝之就是自視清高故意為之,毫無氣節可言。陛下兩次求見,竟都推脫不見,若在朝堂,當是死罪。

  離開之際,朱佑德瞧見幾位身著華服頭戴紗巾的子民登上山頂。

  因服飾不同尋常,便多看了兩眼。

  為首之人也盯著朱佑德下山的背影凝視片刻,轉身對周身同伴道:“武者,強大的武者。”

  “連武者都舍去武力依靠肉身攀登祈福,可見大梁宗教可怕之處。”

  “回國后吾等亦可學習模仿。”

  說話的人是位老者,其余幾人年齡不大,對其很是尊敬。

  “走吧,去拜見大名鼎鼎的麒麟先生……”

  ……………………………………

  下山途中朱佑德見李仁杰依舊未醒悟,給其講述了個故事。

  “你可曾聽聞三顧茅廬?”

  李仁杰眉頭輕皺,在記憶里搜尋后搖頭。

  “在三國時期……”朱佑德剛開口就意識到不對,這個時代并沒有東西兩漢三國……

  “啊,朕知曉這么一個典故,叫做三顧茅廬。古時有位權謀頂尖的謀士隱居深山,一位君主聽聞就親自跑到深山求見。”

  “第一次沒有見到,第二次也沒有見到,直到第三次才見到。君主請得謀士出山后,很快在亂世站住腳跟成為一方梟雄。因為謀士居住的地方在茅廬,所以稱作三顧茅廬。”

  “你可聽懂其中寓意?”

  李仁杰雖是武癡但并不愚昧。陛下是在教導遇到能人異士需得尊敬,往往越是有能力的人,想要收為己用越是困難。

  呂勝之便是這樣人才。

  同時也是在警示不要遇到挫折就放棄,如果君主第一次沒有見到就失敗,那之后便不會請謀士出山,也或許無法成為一方梟雄。

  “陛下,臣懂了,明日我們在來。”

  朱佑德含笑點頭,下山途中遇到百姓隨手給予一些碎銀。

  …………………………………………

  尚方府。

  唐火和阿尼瑪被一群工匠圍著,對案牘上的樂器產生不同看法。

  “應該按照唐大人的法子改良的。”

  “我感覺阿尼瑪的想法更實用。”

  “阿尼瑪是西域人,不一定適用大梁……”

  “適不適合要經過測試才知道,不能妄下定論……”

  這群人圍繞如何改良青玉的樂器展開激烈討論,大概分為兩派。

  一派支持唐火,一派支持阿尼瑪。

  爭論之際,朱佑德走進尚方府,給這場議論添上變數……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