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回到大梁做昏君 > 第984章 百家出世、科舉盛況
  朝堂之上大臣鬧的在兇,沒有皇帝點頭,最后也只能是吵吵,誰讓這個國家姓朱呢。

  往往大臣們的意見只能是意見,歷史上不聽勸諫一意孤行的皇帝不在少數。

  反對周朝宗的官員心里緊張無比,他們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保證,就看皇帝怎么決定。

  若是同樣反對周朝宗,拒絕百家參加科舉,那他們的利益就能得到保證。

  可一旦皇帝支持周朝宗,百家學子參加科舉并且表現優異,不出十年他們的部分利益就會被瓜分。

  目前朝堂上的利益已經分配均勻,在涌入一股新鮮血液,必定暗流涌動。

  朱佑德瞇著眼沉默不語,大臣們能想到的,他自然也能想到。

  重新分配利益,正是他想要的……

  參政院的成立必定掀起新的歷史制度,朝堂的利益遲早要被重新分配,為何不能是現在?

  沉默、沉默……

  朝堂上靜得連更呼吸聲都能聽到!

  “朕決定!”

  “周大人果真是詭辯之人!”

  言罷,群臣表現各異。

  反對周朝宗的官員泄氣,支持周朝宗的大臣精神振作,而世家則不動聲色。

  “微臣,謝陛下!大梁王朝必定天下一統!”

  朱佑德點點頭,看向馮玉越。

  科舉之事解決,該解決下世家的問題了。

  馮玉越出列,沉聲道:“陛下,臣要參崔大人一本!”

  “世家雄踞京城、中原良久,早就形成派系,此乃王朝大忌,還請陛下出手決斷!”

  他的提議并沒有掀起熱浪,相比起方才的爭吵,此刻安靜的很。

  朝堂、群臣和世家已經分配好利益,世家退出中原,前往西域和北燕鎮守邊疆乃至擴大領土,憑借地理疆域獲取參政院席位。

  等于是變向的分封諸侯,賜予邊疆軍政大權!

  沒有世家出來反對,按照商量好的約定通過決議。

  世家盤踞問題在朱佑德手中被解決。

  ……………………………………

  退了朝,老朱喊來周朝宗等人去內閣處理政務,自己則回到趙舞寢宮。

  至于干什么?

  當然是睡個回籠覺。

  昨晚那么累,休息會不過分吧……

  另一邊,陛下準許百家學子參與科舉的事情傳遍杭州,百姓議論紛紛。

  “陛下準許百家參加科舉?”

  “朝堂這是要變天啊!”

  “可不是嗎,以前只有讀書人可以參加科舉,最多也就是一些武夫陪襯,現在不管是不是讀書人,只要有本事就都可以參加科舉。”

  “陛下真乃明君!”

  “……”

  茶館、酒肆、勾欄這幾處消息傳播最快的地方在極力推廣這條消息。

  王忠厚在昨晚就準備好這些,只要朝堂上發布準確消息,就能在第一時間傳播出去。

  讓百家參與科舉,不僅僅是為了壓制儒家,更有極強的戰略意義。

  以前儒家獨尊,讀書人都是儒家一脈,思維只會禁錮在一方面。俗話說的好,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可還有另外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

  前半句是因為讀書可以改變層級,比如寒門可以入朝當官。

  而后面一句則是被禁錮思想的讀書人,除了讀書沒有任何實踐價值,即使當了官也只會中庸。

  老朱想打破這個現狀,所以不在獨尊儒家,改為百家爭鳴,誰最優秀就用誰,不但提高了競爭性,還會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流入。

  前世有位偉人全力支持百家爭鳴,效果顯而易見。

  另外一層含義便是想用百家來挽回科舉頹勢。

  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前往南唐和北燕參加科舉,朱佑德劍走偏鋒,誰說只能讀書人參與科舉的,百家一樣可以。

  讀書人,讀的書不一定是四書五經,社會是最好的老師。

  百家學子經受社會磨煉,不一定就比讀死書的儒士差。

  尤其今年科舉的考卷,由老朱親自命題,不在是簡單的四書五經,融入了更多的實踐題。

  殿試也相應做出改變,百家必須要展現對朝廷有利的成果,可以是一件木工制品,也可以是一條誠懇的建議等等。

  最終決定權在內閣,在六部,在皇帝手中。

  由此一來,杭州百家流派不在沉默。

  ………………

  一夜如風,吹起百家爭鳴的號角。

  杭州東南街,往常是最熱鬧的街道。

  今早卻有些不同,醉仙居竟然換了牌匾。

  “農家居?”

  “這是什么意思?”路過的百姓指著牌匾詢問。

  “農家居,自然是農家傳承!我家掌柜乃是當代農家首領,皇帝提倡百家爭鳴,吾等農家,自然想爭上一爭!”

  “不光我們農家,對面雜貨鋪不也換了牌匾嗎?”

  眾人順著目光看去,瞧見雜貨鋪的門匾換下,一塊刻著墨門的牌子掛上。

  “墨家!”

  人群爆發出聲響。

  “竟然是墨家傳承!”

  “我本以為這些傳承已經斷掉,沒想到竟然還在……陛下提出百家爭鳴,為的就是引百家出世……”

  有聰明人隱約猜到皇帝的真實用意。

  這一日,杭州熱鬧非凡,藏匿數百年上千年的百家紛紛出世。

  “道家在此!”

  “法家在此!”

  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雜家、小說家等流派紛紛出現。

  不光杭州如此,京城亦然。

  隱匿百家紛紛現身,派出最優秀的弟子參與科舉。而沒有弟子的小門小道同樣有人參與科舉,上到八十歲老漢、下到種地的婦道,甚至街邊算命的瞎子也要參與科舉。

  所謂百家,乃百家百姓百人。

  此百,不只百……

  相比起民間的混亂,科舉并沒有混亂,在老朱的精心布置下,凡是來報名的都會得到相應的資助。

  免費的食宿所有人都可以有。

  跋山涉水從十萬大山出來的給予盤纏等等。

  老朱效仿前世高考,參考學子只需要人來即可,其余一切都不必憂慮。

  甚至科舉也分了好幾科,類似前世的文化課、藝考、體育等等,術業有專攻。

  每一門分類旗下又有細小的分類,凡是通過科舉便有官做,有俸祿拿。

  為此老朱還設立了很多不同的職位,大梁的官員系統也順便做了更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