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魯濱漂流之不遜重生 > 第45章 發現橡膠樹
  所謂“倉零食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人類文明的必經之路就是從逐水草而居的游獵生活,演變成定居的農耕文明。

  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農耕文明是人類文明先進的代名詞,而邁入農耕時代,意味著魯斌真正對腳下這塊土地擁有了所有權。

  從歷史上看,只有自然條件不能滿足農耕的地方才能停留在游獵社會。

  凡自然條件能夠滿足農耕的地方,一定會進化到農耕社會。

  從事農耕,是古代人類實現定居的必然條件。而定居是一切高級文明產生的前提。

  游牧社會由于其流動性,所有的物品及其居住地點都必須以便于攜帶為前提。

  所以不可能進行任何大型復雜的制造、建筑、礦產開采。

  文化典籍也是需要穩定的創作地點和保存空間的,所以游獵民族也不可能進行耗費時日的文化創作。

  游獵民族不能進行任何高級的生產,也就不能產生出基于生產分工的成規模的商品交換。

  游牧民族有一些商業行為,用游牧產品來向農耕文明交換生活用品,也都完全是依附于農耕文明來進行的,游牧民族內部,不存在任何象樣的貿易。

  每個民族都會經歷游動到定居的歷史演變,歐洲蠻族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后,很快就進化到農耕文明階段。

  在文藝復興與工業革命之前的歐洲,是以領主與農奴的附庸關系為特征的典型農業社會。

  所以說農耕文明,是人類更高級文明的必經之路。以游牧/游獵這些基于居住地游動的社會形態,注定是一種低級落后的社會形態。

  而魯斌內心沒有意識到,有一個野望在他心中慢慢萌芽。

  他潛意識當中,把“希望島”當成是未來自己文明國度的社會基石。

  ……

  ——————————————————

  魯斌也想直接滿級出關,拳打大嚶帝國,腳踩北美大地。

  但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黑暗森林,在魯斌沒有把腦海里的那些圖紙變為現實之前,還是夾著尾巴做人比較好。

  ……

  ……

  “飯是要一口一口吃滴,路是要一步一步走滴。”

  這幾天頓頓都有米飯供應,充足可口的碳水讓魯斌開始考慮下一個階段的工作安排。

  之前的稻種已經育苗完成,花費幾天的時間,魯斌已經成功栽種下第二季的稻子。

  這次魯斌又把稻田擴大了一倍,粗放管理下的稻田一畝的規模足夠保障魯斌的吃嚼了。

  按照畝產500斤,一年兩季1000斤的種植規模,溫飽已不是下一階段的重點內容。

  況且雨季結束他還可以種植大麥。畢竟他不是處在集體社會,需要把多余的糧食去換取其他生存資源。

  當所有秧苗都已經移栽完畢后,魯斌終于可以從農事中抽身。

  望著上次沒有登頂的蜀道山,他覺得這一次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征服。

  當然,登頂蜀道山并不是為了精神意義的征服這座島嶼。

  而是自從登陸島嶼以來,這座島嶼的地圖還是處于戰爭迷霧狀態,只點亮了兩個居住點之間的一片區域。

  而這對于現階段來說是不足的,還是那句話:可以當一只井底之蛙,但不能甘愿當一只井底之蛙。

  ……

  ……

  ——————————————————

  魯斌的登頂計劃并不是探險式的,而是開發式的。

  對于一個能掌控全島的制高點,必然要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真正占領一個地方并不是跑上去插一面旗子就完事兒了,一定要形成事實意義的控制。

  修路就是最好的選擇。

  魯斌的第一階段工程就是沿著小溪溯流向上修建,帶著斧子來到溪流的上游,這邊之前因為修建草場圍欄已經砍伐清理出來了一部分。

  慢慢往山上行進,把溪流一側相對礙事的灌木雜草清理一遍。

  前文提過,蜀道山山勢并不陡峭,魯斌像之前開辟鄉間小路一般一步一個腳印慢慢開拓。

  對于偶然一些坡度較大的地方,如果沒有樹木遮擋的話,便直接用鋤頭鏟子修建土臺階。

  而如果有樹木的話,實在不能繞路就直接砍了了事。

  一個人的工作效率確實比較低下,不過魯斌表現地很有耐心,以順則一天二三十米,不順則一天10來米的速度穩步推進。

  在修筑到溪流一半的距離時,魯斌正砍伐一顆不知道名字的攔路樹,發現樹皮順著斧子的傷口流出乳白色的汁液。

  魯斌瞬間警惕起來,之前海芋的遭遇還歷歷在目,對于野外植物的乳白汁液有一種深深的恐懼感。

  “晦氣,天色也不晚了,明天再繼續吧,繞過這棵樹修……”

  ……

  第二天回到原來位置的魯斌驚奇地發現那棵樹的傷口處白色汁液已經結痂,用匕首取了一些樹皮傷口處的組織發現其凝固成了膠體。

  鼓起勇氣用手捏了捏,“臥槽這不是天然橡膠嗎?原來這種平平無奇的樹是特么的橡膠樹啊!!!”

  ……

  “不過也對,橡膠樹本來就是原產自巴西熱帶雨林的一種植物,只是后來英國人偷竊出幾百棵樹苗,移植到了東南亞殖民地馬來西亞才打敗的巴西橡膠。”(注)

  “這昂格魯·撒克遜民族真是天生的小偷基因,偷遍全世界,還偷過咱們的茶種、瓷器……”

  ……

  “不過這玩意兒可是好東西啊,工業發展的必需品,即使現階段,我也可以用它做個鞋底啥的…臥槽……”

  ……

  ——————————————————

  (注)最終打倒巴西橡膠的是疾病,是由一種真菌引起的疾病,得病的樹葉會卷曲萎縮,然后整棵樹都會發黑枯死。

  這種病1905年在一個叫巴拿馬的中美洲國家的香蕉園里面大規模地流行,到1930年就傳播到了巴西。

  因為橡膠種植園里的橡膠樹真的太密集了也一并幾乎是橫掃了這個國家。只用了十年她就幾乎毀滅了巴西的橡膠種植產業。

  在這個過程當中種植園主和科學家們想盡了各種辦法想想挽救當地的橡膠產業,但他們并沒有成功。

  而巴西橡膠當中的份額幾乎已經為零了,到了現在人們依然沒有找到徹底解決抑郁病的方法。

  而馬來西亞暫時沒有面臨這個問題原因是浩瀚的太平洋的暫時隔絕了真菌的傳播,然而亞洲的橡膠也只是那幾百棵樹苗的后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