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彌羅青卷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人差
  彌羅從庫洛身上得到的三個名字,分別是【人道·正九品改造人】、【外道·正八品奧術師】以及【外道·從七品義體奧術師】。

  這三個名字都算不上好,【改造人】能力中的【機械身軀】、【奧術師】的能力【奧法至上】,以及【外道·從七品義體奧術師】的能力【奧法改造】,都稱得上是嚴重沖擊著彌羅的三觀。

  【機械身軀】血肉苦短,機械飛升。通過改造自身身軀,得到更多的能力,根據改造的軀體多少,以及所使用的的材料不同,可以獲得各項能力的提升,相對的改造身軀越多,人性流逝速度隨之增快。注:人性為人之根本之一,失去人性意味著在放棄人的身份。

  【奧法至上】奧術之理,至上之法。小幅度程度提升奧術悟性與學習能力,一定程度提升奧術研究修行速度和奧術能量親和度,更容易掌握帶有奧術、魔法理念的術法神通,一定程度程度上降低人倫道德的約束,小幅度提升人性流逝速度,以及反社會人格出現的可能性。

  【奧法改造】血肉苦短,奧法永恒。大幅度提升自身奧術能量親和,且能夠通過奧法改造自身身軀,進一步提升同奧術能量的親和度,但根據改造軀體的多少,人類正常情感和情緒也會隨之流失,且人性流逝速度也會隨之大幅度增快。注:當身體奧法改造的身軀超過整個身體七成以上,或者直接對大腦進行改造的時候,你和正常人已經是兩個物種,不存在共情。

  這三項能力都標注人性的存在。

  而人性這個第一次在寶卷之中出現的詞匯,在凝聚之初,彌羅就明白其具體概念。

  寶卷之中的人性,指代的是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個人品性,其中包括了感情、理智、個人作風、對待事物的認知等。

  可以說是一個人同社會之間的重要樞紐。

  需要聲明的是,【機械身軀】最后的注中所謂的失去人性意味著在放棄人的身份,是基于社會背景的,并不是說直接失去人的身份,而是在放棄,代表同普通人有所區分。

  勉強解釋,有些類似于人向著怪物轉化,卻又還不是怪物的階段。

  可當社會結構出現改變,【改造人】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后,這條備注就會自動失效。

  可以說,從庫洛的身上獲取的信息越多,彌羅就越排斥他。

  這是二者道路和認知上的分別,對此跟上來的呂長春安慰道:“你還記得他當初說的話嗎?”

  彌羅回望了一眼,思索片刻,道:“主體解析客體、主體融入客體和主客相互交融。”

  “對,這其實是我們和其他地方邏輯模式,或者思考方式上的差異,這也是我厭惡外域修行之道的原因。”

  說著,呂長春伸出一只手,將自己知道的信息,傳遞給彌羅。

  根據呂長春所訴說的內容,彌羅總算是對其他修行體系的底層邏輯有所理解。

  所謂主體解析客體,指代的是一切以自我個體,對于外部力量解析,不斷提升自我的修行體系。

  這個體系的力量,來源于個體對于外部的解析程度,簡單講他們獲取力量,運用力量的模式基本一樣,力量層次和個人的內在品質無關,所以當初德妙道人給他們的評價是“專精于格物,不修心性”。

  這也是庫洛喜歡彌羅的原因,彌羅若是能否放棄對于內在的追求,依靠他的伴生之寶,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他的程度,甚至有可能超越他。

  畢竟這個理論下的修行體系看似不需要追求心性,只要你有足夠的資源和學識就能夠不斷進步。

  但這東西又有些類似于數學,你會就是會,你不會就是不會,甚至連看懂都做不到,基本上斷絕了一般人上升的可能。

  當然,彌羅若是真的走上這條道路,時間久了,也很容易將人類視作是試驗品,畢竟在那時候的他眼中,所有人都可以通過數字、數值進行劃分。

  其次,主體融入客體,指代的是修行個體向著外在借取力量,并且逐步融入外部力量的一個過程。

  最典型的就是神術和神道,通過堅定不移的信仰,來達到和神祇高度重合的程度,不斷借用神祇的力量,最終成為神祇的一部分。

  同樣,神祇的修行,也可以視作是作為個體的神祇,如同世界本源交融的一個過程。

  最終,神祇將會同某種概念或者本源相合,成為概念或者本源的化身。

  而這也是庫洛對函夏神道感覺到驚訝的原因,在他們的理論之中,信徒信奉神祇,應該是一個信仰神祇、辯證神學、最終在信仰和辯證之中融入神祇,達到與神同在的境界。

  而這個過程的本質,是借助神祇作為橋梁,逐漸同神祇對應的本源相互融合。

  說得不好聽一點,若是神祇本身并沒有同本源完美契合,還不知道自我改正,是有可能被某位更加契合本源和概念的信徒篡奪神位。

  因此,若是為了獲取力量而信仰某位神祇,或者單純為了信仰而信仰,這種做法本身就已經落了下乘,偏離了信仰正道。

  當然,也是因為這種理念,在函夏之外,根本不存在等同于玄光境,甚至玉液境的神祇,他們口中的真神,都是等同于煉虛合道的存在。

  同樣,這種理論下的修行體系,并非單純的神道,諸子百家對于學術和秩序的探索,甚至彌羅前世赤色理論如果轉化成修行體系,也是更偏向于主體融入客體的理論體系。

  無學難為,無信不立,無實必敗。

  我們學習,我們信奉,我們實踐。

  最后的主客相互交融,便是函夏,或者說東方的特色理論,是基于天人合一的理論體系。

  主體解析客體和主體融入客體,本質上將人和自然分離對立。

  主體解析客體也可以理解成個人通過解析和認知,把握自然,達到人和自然的統一。

  主體融入客體可以理解成個體借助信仰,融入自然,達到自然和人的統一。

  而函夏的天人合一理論,則是直接模湖了主體和客體,認為自然和個人本身是一體的,但人又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這個龐大體系下的一員。

  同時,人本身又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集合體系,這個體系又同自然有著一種密切的聯系,這也是人體五臟六腑,同自然陰陽五行聯系的一大基礎。

  在天人合一體系的認知之中,人本身應該是與自然緊密相合,只是降生之后,后天沾染雜質,逐漸同自然分割開來。因此修行的過程,就是降低后天雜質的影響,恢復同自然的聯系,但這個過程,有強調個人的自我,以及同社會的關系,也就形成了“去偽存真,見心明性”的體系。

  最終我重新達到天人合一的境時,已經同最初的天人合一完全不一樣。

  我們誕生于自然,我們存在于自然,但我們又獨立于自然之外。

  這也是東方文明體系多變且具有包容性的一大原因,同樣是彌羅和庫洛最大沖突所在。

  彌羅認可自然萬物,接納自然萬物,同樣被自然萬物接納。

  而庫洛解析萬物,排斥萬物,自然也會被萬物所排斥。

  ‘雖非大道之爭,但我和庫洛的爭斗卻有一些天人之爭的感覺,難以共存,故而排斥。’

  理清雙方差距之后,彌羅原本不上不下的厭惡情緒頓時得到了緩解,他同呂長春表示感謝之后,同樣也是將自家未來道路進一步整理清楚。

  或許,他對于自家伴生之寶可以放的更加寬松一些,不要想著方方面面都解析的那么透徹,或者說凝聚法相的時候不要想著完全統一和把控,而是轉為執掌和梳理為主。

  這個想法算是對于彌羅自身道路的一次微調,因此念頭一起,彌羅心神之中寶卷上的名字也是出現細微的變化,彌羅妙有寶光也是多了一絲絲的柔和。

  當然這個想法現在只是想法,尚為實踐,也沒有進行調整,所以變化極其微小,便是彌羅身邊的呂長春也只是覺得彌羅的氣息似乎柔和了些許,但具體變化卻看不大清楚。

  但呂長春曉得彌羅已經從庫洛的影響下走出,便沒有繼續打攪彌羅自我調整,笑道:“既然你沒事了,我就去找美酒了。這金虹城作為我們函夏的核心之地,十二州各類酒水之中,除去極少部分外,在這基本都能看到。同理,一些平日看不到的天材地寶這里也能找到,你也可以去逛一逛。”

  說完,呂長春便起身離開。

  彌羅則是小心翼翼的梳理自家伴生之寶內的信息。

  同時,【人道·正九品改造人】、【外道·正八品奧術師】和【外道·從七品義體奧術師】三個名字對應的信息概念和道則法理,也是隨著的不在排斥,而開始同原有的名字進行交融。

  例如【人道·從九品木匠】便衍生出變種【義肢師】,【人道·從九品醫師】也衍生出了變種【外科醫師】,除此之外,其余名字也是或多或少受到了些許影響,隱約有新的變化,但沒能凝聚成型。

  倒是【人道·正九品改造人】邊上,邊上多出了一個名字的虛影。

  彌羅看著這個名字,有看了看【工匠】,隱約能夠感覺到那個虛幻的名字應該是【偃師】一類,不由想著是不是去找一些類似的書籍,將其凝聚出來。

  但很快,他又是放棄了這個想法,準備回去先好好休息一下,剩下的事情,等休息后再處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