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逆流大時代1977 > 第五章 十一塊二毛三
  “哥,飯已經做好了,快來吃飯吧。”葉雪梅喊道。

  葉華榮看著桌子上的野菜窩窩頭,碗里盛滿了白菜湯,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幾滴油珠,這就是正宗的養生粗糧。

  葉華榮咬了一口窩窩頭,這玩意真有點拉嗓子,隨后喝了一口白菜湯咽了下去,唉,有的吃就不錯了。

  兄妹二人現在也不在公社上工,這點高粱面還是隔壁王婆借給的,白菜也是家里門口種的幾顆。

  “哥,明天學校就要開學了,你有什么打算?在學校讀書兼職做飯,還是回公社上工呢?”

  “先回學校那邊繼續做飯吧,現在天冷了,上工的次數也不是很多。”葉華榮唏噓說道。

  “那以后呢?”葉雪梅忐忑問道。

  自己和哥哥都不能參加考試,估計也很難離開黃土高原這邊了,學校的兼職也不可能長久做下去。

  自己一些初中同學也都定了娃娃親,家里的條件又不怎么好,哥哥以后想娶個媳婦也很難吧。

  家里也沒有什么親人了,姥姥家里的情況也是不怎么好,大伯也早在幾年前就去世了,也都不知道在西北什么地方呢。

  葉雪梅內心長長的嘆息,父母去年去世了,他們什么時候才能恢復清白,家里酒樓都全部捐了,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啊。

  “我打算過段時間帶你去南方,那邊的生活要比這里好上很多。”

  “我們沒有介紹信和證明,就是想坐車也不行,走不出去這里啊,,,這個萬一被抓住了,我們恐怕連學都不能上了。”葉雪梅擔心說道。

  “放心吧,哥會處理好這些事情的。”

  “哥,那我們多久能夠到南方啊?”

  “快則兩三個月,慢則三四個月吧,我會規劃好線路的,放心吧,我會保護好你的。”葉華榮安慰道。

  葉華榮從炕下拿出一個鐵盒,里面放著不少的花花綠綠紙幣,也都是一分、兩分居多,最大的面額也不過五毛錢。

  葉華榮看著鐵盒里的紙幣很是感慨,兄妹兩人也開始數了起來,這些就是家里所有的財產了。

  父母當年倒是在四合院的墻角埋藏了不少的金條,四合院也早住上了十幾戶人家,那些黃金八成也早被挖了出來。

  父母去年去世的時候,家里僅有的那一點積蓄也全部用來安葬二老,當時還欠了公社3塊錢。

  兄妹二人一起進入了延安縣中學讀書,兩人都是在廚房兼職幫工,管吃管住免去學費,兩人一天合計有兩毛錢的工資。

  兩個多學期的時間,兩人一共賺了五十多塊錢的工資,扣除雜費和日常的其他開銷,一共也就剩下十來塊錢。

  葉華榮看著花花綠綠的紙幣無語苦笑,一年多的時間,還沒有城里學徒工一個月工資賺的多。

  “哥,一共是十一塊二毛三分錢,我還借了劉嬸家兩個雞蛋,王婆家兩斤高粱面和一斤玉米面,差不多就是十一塊錢了。”葉雪梅說道。

  “差不多夠了,放心吧,哥會想辦法的。”

  “我們要是能到城市里就行了,那里賺錢更加容易。”葉雪梅笑著說道。

  “早點睡吧,明天還要早起呢。”

  兄妹兩人交談許久,洗過碗筷之后,向爐火里加了一些柴,拉上泛黃的窗簾,兩人也各自躺下。

  葉華榮聽著窗外呼嘯的寒風,不是有風順著門縫和窗戶鉆進窯洞,皎白的月光照耀著窯洞,熠熠生輝。

  1997年10月15日,冬天已經越來越近,葉華榮也必須早早帶著妹妹跑路,前世今年的冬天可是非常的難熬。

  學校放寒假,兄妹兩人在公社又做了十幾天工,分到的那點糧食還不夠塞牙縫,也是靠著好心村民接濟才熬過冬天。

  這年代家家戶戶都是窮的叮當響,勞動力少的都是借糧度日,就是生產隊隊長家里也沒余糧。

  長江流域附近的村民還能撈些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延安這邊守著黃河,真的是什么也靠不上。

  去上山抓野味?

  山上可是有不少狼群出沒的,草原狼群越過長城南下過冬,那兔子也是非常稀罕玩意,兔子沒抓到,喂狼的事情倒是聽過不少。

  陜南倒是號稱江南魚香,糧食物產非常的豐富,還有煙葉、草藥、水果等經濟農作物,公社日子也好上不少。

  唉,延安到西安之間連鐵路都沒有,每周倒是有不少大貨車向西安運輸陜北的土豆、白菜和糧食。

  前世,葉華榮帶著妹妹雪梅一路爬山涉水才到了西安,延安到西安之間的300多公里,整整走了十天時間。

  往事不堪回首!

  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余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陜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向著內蒙古草原走西口。

  明朝隆慶年間,在內閣大臣高拱、張居正等人的籌劃下,明朝與蒙古達成了通貢和互市的協議,結束了近二百年的敵對狀態。

  明朝在長城沿邊宣府、大同、山西三鎮開設互市,走西口指的是山西殺虎口、陜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成為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之一。

  明朝末年,華夏北方進入了小冰河時期,所有的糧食幾乎絕收,無數山西人、陜西人、河北人再次向著蒙古草原或河套平原遷徙。

  陜北更是干旱的重災區,李自成是陜西米脂人,“混十萬”馬進忠、“八大王”張獻忠、“曹操”羅汝才、“射塌天”李萬慶都是陜西延安人,“闖將”高迎祥為陜西安塞人,“老回回”馬守應是陜西綏德人,“過天星”惠登相是陜西清澗人,,,

  延安就是明末農民起義軍的始點,延安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重點,這里的確有農民起義的優秀傳統。

  唉,延安也要成為葉華榮跑路的起點,沒有介紹信和證明簡直就是寸步難行,真是一個非常艱難的行程。

  葉華榮想起家里僅有的十一塊錢積蓄,自己要是不偷蒙拐騙的話,可能沒到西安就餓死在半路上。

  想起六十年代初的時候,延安到西安的這段300公里路途,每走幾步的話,可能就會遇到一些尸骨吧。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