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農門婆婆的誥命人生 > 第95章 姜太公直鉤釣魚法
  喬詠清兩人都叫白哥兒,唐悠悠也不好再喊“于小軍爺”了。

  “大嬸想捉魚?”

  唐悠悠含著淚吞下這聲“大嬸”,點頭稱是。

  江南水鄉,很多百姓世世代代以捕魚為生,為了生存,人們想出了無數捕魚的方法。

  于白一一道來,“捕魚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釣魚,誘魚,網魚,射魚,敲魚,鸕鶿捕魚……”

  “謝謝你,白哥兒。”

  “大嬸客氣了。”

  唐悠悠一邊聽,一邊將有用的幾種記下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青崗村這是丘陵地帶,山里有野雞,野兔,斑鳩。

  但人們大多選擇種地,因為收獲更為穩定,還談不上靠山吃山。

  再往南邊去一點,有一片彩云之下的土地,那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多山,多林,山珍豐富,遍地蘑菇。

  這才算得上靠山吃山。

  于白果然只在喬家待了三天就要走。

  臨走的時候,三個孩子依依不舍。

  唐曲顧還自己用木頭做了一套“三事挑牙兒”準備送給于白。

  一種由挑牙兒(牙簽)、挖耳、勺子三樣組成的多功能清潔工具。

  三樣工具都裝在手指長短的空心小圓筒中。

  非常小巧,可以隨身攜帶。

  跟瑞士多功能軍刀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于白身上佩戴的“刀箸叉三事”,是由小刀,筷子,叉子組成的三件套。

  這三樣東西合在一起,巧妙裝進25cm長左右的刀鞘里。

  是淵朝男性專屬的配飾。

  喬詠清:瞎子竟然默默做了禮物,不告訴他,這兄弟還能要?

  唐曲顧說“白哥兒,相識一場,這是我和清哥兒送你的,做個念想。”

  于白給喬家修了房子,唐悠悠給了他四十斤大米作為感謝。

  于白推辭不掉,只拿了一半。

  這個三事挑牙兒,不是謝禮,是朋友之間的心意。

  “對對對,你以后可不能忘了我們。”喬詠清重重拍了拍唐曲顧的背。

  好兄弟,你差點就失去我了。

  于白鄭重接過小木筒子,“謝謝,我不會忘記你們的。”

  他這次出門游學,遇見地震,混進軍戶當士兵參與救災,沒有帶禮物。

  這禮只能以后再還了,只是以后清哥兒和顧哥兒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后,還會像現在這樣對他嗎?

  “我把我家的地址告訴你們吧,要是有機會,你們給我寫信。”

  “好啊,等我做了大官去看你。”

  “哈哈!”

  三人笑成一團,喬詠清和唐曲顧送了于白兩里路,路上輪椅實在過不去才回頭。

  經過于白三人的幫忙,喬家的五間土坯房,全部做好了墻。

  剩下的,就是做房頂,架房梁,鋪油布稻草,做窗戶和門。

  最后砌院墻。

  重建房屋,唐悠悠有意將幾個孩子的房間都擴大了一點。

  這樣的話,孩子以后住的方便。

  于白等人走了以后,喬震還是請了村里的人來幫忙。

  之前幫過忙的兩個村民,也給了一些糧食做謝禮。

  等房子全部蓋好,已經是八月底了。

  “喬震,開始掙錢吧!”

  唐悠悠再也不想等了。

  “你想怎么做?”

  根據于白說的方法,唐悠悠想試試竹卡子釣魚和火光誘魚。

  當年姜太公釣魚,人確實沒用魚鉤,而是用的竹卡子。

  主要用的材料是竹子和蘆葦。

  “顧兒,你來做竹卡子。”

  將竹片削成火柴大小的長短和粗細,這會沒有火柴,唐悠悠拿了一截小木棍展示。

  “削好以后,用手捏一捏,有彈性但不會斷裂就可以。”

  唐悠悠要去河邊砍一些蘆葦回來。

  “行,那我和老大老二去地里干活了。”

  高粱桿早就砍下來,已經統一交給村里。

  大豆秸稈入地不深,直接拔出來,連同大豆一起送到曬場曬干,然后用連枷將豆子脫粒。

  現在地里只剩小米秸稈要處理。

  三畝地翻新平整,在入冬前把小麥種上。

  唐悠悠揮揮手,“去吧去吧。”

  砍回來的蘆葦,在滾水里洗洗,可以提升蘆葦套筒的韌性。

  等蘆葦晾干,用剪刀剪成2cm左右的套圈,將竹卡子兩頭彎曲,塞在蘆葦套筒中。

  就做成了一個小鎖模樣的竹卡子魚鉤。

  蘆葦套筒里塞一粒小麥做魚餌。

  魚在吃小麥時,將蘆葦弄破,竹卡子會彈開,將魚卡住。

  唐悠悠有一點點懷疑“也不知道我們做的對不對,能不能釣上魚來。”

  根據于白的說法,一條繩子上可以栓多個竹卡子,扔到水里,過段時間撈起來就是了。

  省時省力,還收獲不少。

  “把誘魚的工具也準備好吧,到時候,看哪樣東西效率更高。”

  誘魚有很多種,有青蛙誘魚和火光誘魚。

  唐悠悠決定用火光誘魚。

  利用魚兒喜光的特性,放一個火把在水邊,水下放漁網。

  等魚兒靠近火光,進入網中,就把漁網拉起來。

  其實,這不是“魚兒喜光”,喜光的是浮游生物,它們聚集在燈光下,會引來魚兒。

  有一些小型魚也會喜光。

  那么問題來了,沒有火把,沒有漁網。

  咋搞?

  唐曲顧說“姑姑,可以用木材浸一些桐油,點燃當火把。”

  “會不會太浪費油?”

  “姑姑,你等等。”

  唐曲顧在柴禾那找出了幾根木頭,“上次地震,燈盞打碎以后,這幾塊木頭上都沾了桐油,處理一下應該能用。”

  唐悠悠點個贊“顧兒真棒!”

  火把有了,漁網怎么辦。

  “用竹筐?用簸箕?用筲箕?”

  好像都不太對勁。

  竹筐太高,簸箕太低,筲箕太小,有魚兒也抓不住啊。

  “姑姑,我們用竹條現編一個。”

  唐曲顧根據于白的描述,編了一個比筲箕扁平一些,比簸箕大兩倍的竹籃。

  唐悠悠比劃了一下,感覺沒問題。

  到此,捕魚工具已經全部準備好了,“好了,抓魚去!”

  從地里回到家的喬震也跟著一起去河邊。

  喬詠清本來也想跟著去的,被喬震一句話堵了回去。

  “沒事就好好溫書,回來我檢查。”

  小孩子家家湊什么熱鬧。

  天擦黑,涼風習習,馬上就是九月,氣溫正在一點點往下降。

  唐悠悠讓唐曲顧一次性做了二十個竹卡子,裝好小麥,拴在一條繩子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