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他還沒有發現,一直到太子妃茫然無措的在毓慶宮守著太子,去乾清宮請他。

  他才知道,他的保成中了那阿肌蘇丸這樣腌臜的藥物。

  看著保成癱軟在榻上,涕淚橫流,神思不清的模樣,看著保成清醒過來控制不住自己,易躁易怒癲狂的模樣。

  康熙第一次嘗到了后悔的滋味。他沒能守護好他和赫舍里的孩子,以至于讓其他人毀了太子。

  他悄悄的命人請御醫,可最后的結論,都是保成的身子垮了,別說能不能恢復清明,就是壽數都不能太長了。

  他屏退所有人,呆坐在毓慶宮,看著床榻上的保成。

  他終于哽咽出聲。

  他甚至想要殺了所有人,給他的保成出氣,可是他是帝王。

  他也是一個父親,他心里還期盼著,期盼著保成有一天可以好起來。

  希望不要讓太多的人知道保成已經廢了。

  在踏出毓慶宮時,他下了一道圣旨。

  二廢太子。

  他將毓慶宮上下換上了自己的心腹,讓御醫一直在毓慶宮為保成治療解毒。

  在夢里,他遲遲未立太子,對人說,是因為他不想再重蹈廢太子的覆轍。

  實際上,只有他清楚,他是在等,等太子好起來,等太子重新開口能喊出來一句皇阿瑪。

  他想等著太子好起來,他定再也不疑心太子,讓太子好好繼位。

  可他沒等到,臨死的時候都沒等到。

  他只能倉促之間選了一直以來都跟在太子身后的胤禛。

  他要胤禛承諾,承諾日后繼位,要善待保成一家,善待保成。

  甚至在彌留之際,還拉著胤禛的手,讓他不要忘了他的承諾,否則他死都不會閉眼。

  之后胤禛確實做到了。

  在夢里,胤禛即位后雖對其他的兄弟趕盡殺絕,冷酷無情。

  唯獨對保成一家卻十分照顧,將孩子們都接出來教養,在保成死后追封他為和碩理親王,其妻妾都豐衣足食,老有所依。

  康熙嘆息一聲,還好是夢,還好是夢。

  他的保成做了皇帝,他的保成還好好的,身體康健的陪在他的身邊。

  “無上皇,該歇了,明日榮憲長公主還要帶著孩子來看您呢。”

  (太上皇的阿瑪,就叫無上皇。)

  梁九功站在書房外,小聲的催促道。

  “是啊,該休息了。”

  康熙拿起毛筆,沾了沾墨,在紙上提筆寫了兩個字:不悔。

  隨即丟下筆笑著走出門。

  等晚上石靜嫻和胤礽快要睡覺的時候,何柱踉踉蹌蹌跑進來,臉色刷白:“太上皇,無上皇殯天了……”

  石靜嫻手一抖,有些不可置信,明明康熙還沒到六十九歲,白天還在和她一起閑聊。

  她曾經一度認為自己恐怕都活不過康熙,怎么會,康熙怎么就沒了呢?

  石靜嫻和胤礽趕緊換上素衣就趕往康熙的住處,伺候康熙的宮人已經都跪在院子里哭了起來。

  她帶著胤礽走到房間中時,康熙已經在梁九功和魏珠的服侍下換好了衣裳。

  在弘煦登基的第三年。康熙大帝走完了他的一生。

  石靜嫻最初還沒有掉眼淚,她只是有些茫然,和胤礽指揮人安頓康熙的身后事。

  好像康熙還沒有離開,亦或是大腦還沒反應過來。

  可在收拾康熙遺物做陪葬的時候,石靜嫻看到了康熙書房中書桌上的一幅字。

  上面用墨汁寫著蒼勁的兩個大字,不悔。

  她終于繃不住情緒了,好似延遲而來的情緒終于噴薄而出。

  石靜嫻緊緊的捏著那張紙,眼淚大顆大顆的掉在了紙上,暈染出一圈圈的水漬。

  “阿瑪…嗚嗚嗚…阿瑪…”

  石靜嫻從沒如此真心實意的喊過康熙阿瑪。

  她更多的,是帶著算計的。

  有討好的,有故意展示親熱的,有茫然無措的…

  但沒有一次,是真心情意,發自肺腑的喊出阿瑪。

  沒人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只有石靜嫻知道。

  這是康熙在回答她之前問的那個問題。

  如果知道還能活這么久,他會后悔早早將皇位傳給石靜嫻么?

  而康熙的回答是不悔。

  他不后悔早早傳位給石靜嫻,也不后悔將兒子們培養的這么出色。

  因為那都是他的孩子。做父母的哪有不希望自己兒子成為人中龍鳳的?

  胤祉,胤禛,胤祺等人都連夜到了圓明園,就連孫子輩的弘皙他們也都到了。

  胤礽和石靜嫻都跪在康熙的床榻前,不同于胤祉和胤禛這些兒子,也不同于弘皙等孫子輩。

  他們好像根本沒反應過來康熙走了。

  石靜嫻想著那張不悔,傷心欲絕。

  自從石靜嫻退位,他們和康熙一直生活在一起。

  康熙明明今早還那么生龍活虎的同她置氣,明明一頓還能吃一大碗飯。

  怎么就會這么突然就走了呢?

  等到弘煦帶著內務府準備的棺柩到的時候。

  石靜嫻才恍惚原來,康熙真的走了,真的離開了他們。

  這么多年,說沒完全將康熙當做父親,那不可能。

  康熙雖多疑,但他給予了石靜嫻多年的寵愛,教會了石靜嫻很多道理。

  于大清,他是位合格的君主。

  于石靜嫻,胤礽他的這些孩子來說,他是位慈父。

  第二天,康熙帝的靈柩在京中各寺廟的喪鐘聲中,由石靜嫻為首的子孫們扶靈回京。

  在京諸寺觀各聲鐘三萬杵,紫禁城喪鐘八十一聲。

  皇帝駕崩紫禁城也才敲鐘45下,示意九五之尊。

  而弘煦給了康熙最高規格,九九八十一聲喪鐘。

  所有沿街而居的官民都自發戴孝,跪送康熙帝。

  “恭送無上皇…”

  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年號“康熙”。

  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40年。

  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

  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權臣鰲拜,開始真正親政,九年,肅正朝綱,恢復內閣制度,頒布《圣諭十六條》。

  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亂,澎湖海戰,統一臺灣,挫敗沙俄侵略軍,簽訂《尼布楚條約》,確保中國對黑龍江流域的主權。

  二征噶爾丹,并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

  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標榜仁政,籠絡漢族士人,發展經濟。

  開設初學堂,為日后義務教育奠定基礎。

  造出第一艘戰艦,并親自題名:定遠號。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

  終年67歲。廟號圣祖,累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