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三國之袁家長子 > 第162章 戰前試深淺
  袁譚給天子的奏報昨日剛剛發出。

  今日天還未亮,青州刺史的牌匾就被收了起來。

  歷城的州府換上了鎮東將軍和青州牧的牌匾。

  更是連夜刻制了新的青州牧、鎮東將軍等印綬信章。

  自此,管垣將不復存在。

  因為歷城作為治所時日尚短,州府很多建筑并不完善。

  將軍府和州牧府便同設在一個院中。

  鎮東將軍大殿坐北朝南,殿內高約兩丈,極為宏大。

  居中放置著長兩丈,寬約一丈的巨型沙盤。

  沙盤為青州、兗州、徐州三州地形。

  湖泊山川做的惟妙惟肖,城郭大道一目了然,一看就是下了細功夫。

  沙盤北側主位,袁譚負手而立,身后站著主簿法正、從事孟達。

  袁譚左側,左軍師荀攸、右軍師賈詡。

  右側則是濟南國都尉太史慈、高唐都尉徐盛。

  此時,荀攸面對沙盤,正在侃侃而談:“兗州刺史劉岱戰死。

  東郡人陳宮說服了兗州別駕和治中,與濟北國相鮑信一起到東武陽迎立曹操為兗州刺史。

  天子所派兗州刺史金尚,則在陳留境內遭遇山賊,軍馬盡失,據說已去投了袁術。

  曹操與鮑信合軍,已渡過黃河,即日便要進攻盤踞于濟北國、東平國、任城國的黃巾賊。

  目前黃巾賊主力,在壽張,有眾三十萬......”

  上計椽的運轉,自長史郭嘉和從事管亥去長安后,原匯聚于孔順處。

  后孔順下獄,轉由郭圖負責。

  現袁譚歸來,則移交于荀攸和賈詡。

  相對于荀攸侃侃而談的樣子,賈詡則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

  袁譚盯著沙盤,目光如梭,沉吟片刻道:“我軍現可調動多少兵馬?”

  太史慈聞言抱拳出列道:“濟南國內的賊寇已被某清剿一空,留兩千步兵守城即可。

  此戰可出精騎三千,步兵一萬!”

  徐盛隨后出列道:“平原國賊寇亦被盡數清剿。但須防御劉備,只可出騎兵三百,步兵兩千!”

  袁譚望向沙盤,食指關節輕扣沙盤欄木,神色凝重。

  眾人盡皆噤聲,一時之間,偌大的大殿中,只有咚咚的叩擊聲。

  半晌,袁譚抬起頭,道:“法正,修書一封于家父袁紹,簡略匯報此次長安之行。

  另修書一封于兗州刺史曹操,聲稱黃巾賊勢大,已臨近青州境界。

  我將出兵,助他掃蕩黃巾賊......請他務必放心,我不會私占兗州之地。

  另,修書一封于東郡太守臧洪,稱荏平縣屢次輕慢于我,我當舉兵討之,攻下之后,此縣防務請他幫忙駐守。

  最后,修書于青州、兗州、徐州三州刺史郡守,稱我鎮東將軍將奉天子之令,清剿三州賊患,若有所需,皆可致書于我!”

  “唯!”

  法正鄭重應下,卻偷偷后退,貼著孟達耳邊小聲道:“孟達,汝先打個初稿,回頭我來修改!”

  孟達:“某......”

  大義立住之后,袁譚開始調兵遣將:“徐盛!”

  徐盛出列:“某在!”

  “令汝率騎兵三百,步兵兩千,出兵荏平縣,征集糧草后,廢掉荏平縣令!

  隨后移交荏平縣防務于臧洪軍,出兵谷城縣!”

  “唯!”

  徐盛的眼中閃爍出對戰斗的渴望。

  管承,一個海賊都是中郎將了!

  某徐盛豈能落后,此行某必大立戰功,如有反抗,盛必擊而破之!!

  “太史慈!”

  “某在!”

  “令汝率三千精騎,一人雙馬,直入東平國壽張縣,伺機而動!”

  上次回鄴縣復命時,知袁紹和曹操謀奪兗州,鮑信和臧洪本是袁紹制衡曹操的棋子。

  卻被曹操進了讒言,袁紹便要舍了鮑信的性命。

  此次如有機會,袁譚則想盡力救下濟北相鮑信。

  同時查清楚,此次黃巾賊能夠陣斬劉岱的原因!

  另外,他也要查一查歷史上曹操謀奪兗州的手段,把其把柄抓在手中......

  想到這里,袁譚看向冀州的方向,嘴角浮起一絲冷笑,“劉岱,可是某繼母的族兄!”

  此次決定,袁譚已做好漸離袁紹之令的準備。

  之前,自己的官職是這個便宜老爹給的,但是現在已經變成了天子。

  雖然他絕對不會背叛袁紹,但也不需要像之前那樣謹小慎微。

  事事都要得到袁紹的批準。

  要知道,天子親封的青州牧,可袁紹這便宜老爹自封的冀州牧份量更重。

  想到這里,袁譚又道:“法正孟達留守將軍府,暫掌上計椽。

  我自率親兵八百,步兵一萬,以荀攸為隨軍軍師,賈詡為監軍,統領后軍輜重及糧草。

  自濟南國下濟北國,直逼東平國!”

  “唯!”

  “唯!”

  眾人得令后,紛紛離去準備。

  相對于其他人的積極態度,賈詡確實心中一聲長嘆。

  他本想打打醬油,隨便出兩個主意就好,不成想袁譚卻把最臟最累的活交給了他。

  不惑之年,怎么活成了勞碌命啊!

  安排完相關事宜后,袁譚抬起頭,吐出一口濁氣。

  在長安政治斗爭的漩渦中,他屢屢被人利用,甚至卑躬屈膝,自然壓抑了不少的邪火。

  此刻,心情方才舒暢了許多。

  想到董白和貂蟬現已安頓在內院中,蔡琰父女則不知安頓的如何。

  此時即將離城,總要去拜會一番。

  ......

  州府邊的一處府邸上,掛著新做的“蔡府”牌匾。

  把守蔡府的門房,都是袁譚的親兵,見袁譚前來,早有一人上前引路。

  剛穿過前院,過了垂門,就看到蔡邕在阮瑀和蔡琰的攙扶下從正房走了出來。

  袁譚急忙小跑上前,率先躬身行禮道:“小子袁譚拜見蔡公。

  昔日在長安中,化身管垣,言語多有沖撞,還望蔡公莫怪!”

  “唉!”

  回想起長安的經歷,蔡邕一聲長嘆,他躬身還禮道:“原來管垣就是袁公子,可把老夫騙的好慘......若不是袁公子相救,老夫早已死于獄中!

  如此大恩,不知當如何報答!”

  “不敢,不敢!”

  袁譚連忙上前,扶起蔡邕。

  可能是太過著急,這一扶,手指卻又碰觸到了蔡琰的手指。

  蔡琰俏臉登時漲的通紅,狠狠的瞪了袁譚一眼,便立即低下螓首。

  袁譚根本沒有發現,他正一臉關切的看著蔡邕,道:“蔡公在歷城,還習慣么?”

  蔡邕笑道:“老夫多次逃難,何嘗不知疾苦?

  歷城這些時日,已是老夫過的最為舒適之日......

  只是老夫平日只愿彈樂望典,作詩吟賦,但歷城中并無老友,煞是無趣

  惟有小女和元瑜相陪,聊解郁心。”

  說到這里,蔡邕似是想起了什么,恍然道:“正巧袁公子此來,可否陪老夫作詩幾首?”

  袁譚訕笑一聲:“蔡公見笑了,小子只是個粗鄙之人。

  帶兵打仗都已捉襟見肘,豈敢班門弄斧,與蔡公對詩!”

  蔡邕道:“袁公子莫要謙讓,老夫曾聽元瑜提起,袁公子所做短歌行一詩,為千古之絕唱,怎可以粗鄙自賤。”

  “小子委實不善詩詞,前番所作,實屬僥幸罷了。”

  袁譚再次推辭道。

  蔡邕神色登時有些不虞,垂目嘆道:“公子如此推脫,想來是看不上老夫了!

  那短歌行老夫也聽元瑜所敘,可萬萬不是僥幸便能作出。

  也罷,既如此,老夫便不叨擾袁公子了。”

  言罷蔡邕轉身欲走。

  “阿翁且慢!”

  此刻,蔡琰面頰的緋紅已逐漸褪去,雙膝微曲,向袁譚行禮道:“袁公子初歸歷城,定是公務纏身,無暇估計其他......斷無輕視阿翁之意。”

  蔡邕冷哼一聲:“那倒是老夫不近人情了!”

  蔡琰還欲再言,袁譚插話道:“蔡公莫要生氣,是小子唐突了,蔡公既有雅興,小子定當勉力為之......不若蔡公出一題目,我們各做一首如何?”

  “好,好!”

  蔡邕還未說話,阮瑀已興奮應允。

  上次短歌行,阮瑀被壓,心中早有再爭之心。

  畢竟像短歌行這種流傳千古的經典,可不是隨隨便便再能作出,此次定要一展才華,扳回一城。

  “即是斗詩,妾身也要參與。”

  蔡琰亦是躍躍欲試。

  她瞧袁譚三番兩次輕薄于己。

  看似無意,更似有心。

  如此登徒子,竟能作出短歌行這等曠世之作,也不知是真是假。

  今日臨場斗詩,定要試試他的長短。

  殊不知此刻袁譚心中所想卻是:早就知道蔡琰是史上有名的才女,看你情緒如此高漲,今日借此機會,定要探探你的深淺。

  (ps:雖然一日改為兩更,但也有六千多字,也可拆成三章,但不太喜歡2000字斷章,太生硬,影響閱讀體驗,謝謝支持)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