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三國之袁家長子 > 第175章 再來兩百萬
  可惜曹仁學藝不精,沒來得及殺死鮑信在先。

  又被太史慈擒住在后。

  ......

  在袁譚的戰術安排下,他和太史慈再次兵分兩路,在東平國、魯國境內縱橫穿梭。

  騎兵來去如風,根本不和黃巾賊接戰,只騷擾好驅逐。

  黃巾賊本就攜老帶幼,如此求戰不得,只得被驅逐著向北而去。

  數十萬黃巾賊,舉家帶口,帶著物資,在驅趕下一路向北。

  在王度的暗中策應下,大部沿著良山中的九玉山、菩薩山,孔子山向北。

  孔子山和葫蘆頭之間有一道狹長的山谷,具體位置在后世的平陰縣之南。

  借助地形之利,王度把黃巾賊流賊和老賊占據谷內,弓箭手伏于兩側,準備與太史慈一決雌雄。

  徹底洗刷被騎兵壓制的憋悶。

  可惜的是,匯聚于谷城縣的于禁和徐盛的大軍,已經繞道谷口的北側。

  在于禁的指揮下,軍紀嚴明,兵種齊備的步軍甚至沒有驅使黃巾賊,便直接把王度引以為傲的陣形沖散。

  接著太史慈的騎兵才趁機沖上,兩頭夾攻,王度軍頓時大亂。

  崩潰之下,王度還想投降,卻被搶功的徐盛一箭射死。

  再不射死一個大將,就要被太史慈甩下太遠了......

  其余賊首盡皆投降,隨后被于禁全部斬殺,人頭掛在山谷上。

  接著宣揚接受投降,號稱敢再頑抗者,全部誅殺。

  如此震懾之下,余下黃巾賊全部投降。

  因為黃巾賊中的精銳基本都被王度調走,袁譚所部沒有遇到大的反抗。

  他把魯國和東平國東側的黃巾賊,一路驅趕,沿著泰山邊緣、從濟北國最南側的剛縣向北。

  兩路一共驅趕了超過男女老幼七十余萬,都匯聚于濟北國盧縣。

  站在盧縣的城墻上,只見四周荒野,全都是人。

  如此一來,把濟北國的劉鸞等人嚇得瑟瑟發抖,當下親自出面,肯定袁譚指定新的濟北相。

  結果被袁譚嚴詞拒絕,袁譚大義凜然的說自己是天子詔命的鎮東將軍,清剿黃巾賊是份內之事。

  至于濟北相,乃是二千石的大官,他沒有資格舉薦任命。

  而作為漢室的忠臣,他對兗州也沒有任何覬覦之心,只想恪守職責。

  一番話把濟北國眾人說的頭也不敢抬。

  這時荀攸才急忙上前匯報,說:“黃巾賊寇缺糧,惟恐聚眾鬧事,士卒們人少疲憊,皆是有所怨言。”

  袁譚又開始大聲喝斥荀攸:“士卒疲憊,沒有軍餉么?軍紀呢,有敢鬧事的,給老子彈壓,殺殺殺!”

  三聲殺,沒把濟北王劉鸞和一眾官吏豪強嚇得不輕。

  近百萬黃巾賊盤踞在盧縣之外,要是暴起了,他們盧縣估計連渣子都剩不下。

  于是,濟北王劉鸞帶頭,把多年積攢的財富和糧食,全部拿出來勞軍。

  其他豪強大族、官吏等人,也是急忙跟上。

  袁譚再次嚴詞拒絕,聲稱自己搞得定。

  不過在濟北王劉鸞等人再三的拜求下,才勉為其難的接受了濟北國的錢糧。

  一時間袁譚心向漢室、遵循天子之命、寬仁的名聲傳遍了濟北國。

  而拿到好處的袁譚,也開始了下一步的人口大遷徙。

  歷城的百官早就做好了準備,郭圖、張導、法正帶著歷城的大小官員,甚至郭諶、郭誕、高柔等人都被抓了壯丁。

  七十多萬的人,選拔、安置、遷徙、吃喝拉撒等,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僅僅濟南國一地是容不下的,還要分散遷徙到平原國、樂安郡、齊國、北海國和東萊郡等地。

  七十多萬人雖然多,幾個郡國一分,足以將之消化進去了。

  看著管道、原野上的男女老幼,在吏兵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遷徙、安頓。

  袁譚心中長出了一口氣。

  戰爭,即便是大規模的殲滅戰,都不會讓百姓大傷元氣。

  真正讓百姓大傷元氣的就是平分秋色,你來我往的拉鋸戰。

  賈詡能想出來的計策,曹操麾下的戲志才肯定也能想出來。

  在原歷史上,曹操大概率和黃巾賊鏖戰數月。

  因為他想徹底掌控兗州的一己之私,不知道多少黎民百姓死于非命。

  這一世,袁譚以雷霆手段,清剿黃巾賊,將大部分黃巾賊遷徙到青州。

  其中因此而活命的人不計其數。

  另一方面,大部分黃巾賊被袁譚數日內清剿,曹操也不再可能按照原有的計劃打鏖戰了。

  畢竟有了袁譚這個參照物。

  兗州的豪強士族可都在看著呢,曹操你本來就是大家推選的兗州刺史,若是太水,大家不介意請袁譚再回來。

  如此一來,曹操再想依靠黃巾賊榨取兗州豪強的財富,收攏各郡國權力,也成了癡人說夢。

  雖然依舊是兗州刺史,但豪強大族遍地,民生凋敝。

  曹操想順一口氣過來,沒幾年的功夫恐怕不行。

  袁譚的意外之喜就是順便還掠走了曹仁。

  曹仁投降的沒關系,只要不為曹操所用就行,而且還可以隨時拿出來,揭露曹操的真面目。

  作為這場戰役的總指揮,袁譚的名聲再一次提升,最起碼在青州和兗州,坐實了鎮東將軍的身份。

  然而,袁譚只開心了一天,第二天就變得焦頭爛額。

  先是州牧府中,郭圖等人的匯報和解說。

  原青州戶口根據朝廷官方統計,峰值在永壽三年(公元157年),有373萬人。

  這個數字并不包括被豪強大族霸占或蔭庇的大批徒附、宗族、賓客、部曲、奴仆等人,這些人都是未納入戶口統計的。

  青州人口的準確數字應在400萬以上。

  隨著東漢末年土地兼并,越來越多的戶口破產,被并入豪強大族之中成為奴仆。

  太平道之亂前,青州的人口有可能突破500萬,甚至更多。

  但經過太平道之亂的肆虐和大量遷徙。

  袁譚一統青州時,統計的人口數量不足一百萬,這還是在收攏了管亥帶來的二十萬黃巾流民的情況下。

  隨著這次遷徙來的70多萬人口,青州人口數量才堪堪突破170萬。

  青州登記在冊的良田就有5000萬畝(小畝),根據最新統計的數字,青州還可以再開墾出八九千萬畝田地。

  正常一戶人家出一壯丁,可以耕種50畝地,也就是說青州要是徹底開墾下來,可以容納接近三百萬戶的人口。

  可以說目前的青州,依舊是十足的地廣人稀。

  看到郭圖、郭諶等人提供的數據,袁譚就有些頭大。

  最后的總結是,郭圖等人希望袁譚能再擄掠兩百萬人口來。

  嚇得袁譚茶杯都掉在了地上。

  兩百萬!!

  開什么玩笑。

  若是杯子沒掉在地上,袁譚妥妥的要把杯子砸向掐著胡須的郭圖頭上。

  “袁公子,袁公子,老夫有一事相求!!”

  就在這時,一個蒼老卻中氣十足的聲音從門外響起。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