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三國之袁家長子 > 第191章 近似無解的難題
  打開漆封后,里面有兩封信。

  一封是郭圖的,一封是袁紹的。

  袁紹的信件由冀州方面八百里加急到歷城。

  然后歷城九百里加急送了過來。

  看信的時候,袁譚面色如常,隨著閱讀,心中逐漸了然。

  原來袁紹軍崔巨業圍困公孫瓚城故安,始終無法攻下,于是便撤退了。

  但在撤退時候,被公孫瓚早就準備好的步騎三萬銜尾追擊。

  崔巨業等人且戰且退,在拒馬水被打的大敗虧輸。

  單死亡士卒就超過七八千,逃兵更是不計其數,甚至不少冀州的郡縣又開始蠢蠢欲動。

  崔巨業本人死于亂軍之中,軍師盧植也在車馬勞頓中死去,遺體被他的兒子帶回了老家涿縣。

  現在公孫瓚正在秣馬厲兵,聯合渤海的公孫范準備再次反攻冀州。

  青州平原國的田楷雖然元氣大傷,但也已經和劉備調兵遣將。

  只不過受制于張郃和徐盛的壓迫,暫時仍是以守為主,對冀州的攻略,多是遙為策應。

  但也不可不防,畢竟一旦戰事膠著,其甚至有可能直接放棄青州。

  如此一來,三路大軍威脅。

  整個冀州,再次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按照信中所寫,公孫瓚兵力總數超過五萬,袁紹勢力為生死存亡之際!

  袁紹及麾下總結此戰戰敗的教訓,認為騎兵匱乏是大敗的主因。

  因此在沮授和田豐的建議下,要調太史慈并本部三千騎兵入冀州,參與對公孫瓚的戰事。

  這種行為雖然無可厚非,但對郭圖來說,是袁紹明擺的來摘桃子了!

  要知道為了這三千騎兵,袁譚傾注了多少心血。

  而青州之所以屢戰屢勝,靠的也是這三千精銳。

  但也沒法拒絕,畢竟袁譚是袁紹的兒子,屬于袁紹的勢力。

  現在冀州城生死存亡之際,調三千精騎也無可厚非。

  不同意的話,那就是不忠不孝之人。

  “這必是沮授和田豐的奸計!”

  一向沉穩的郭圖,當即拍公案大罵。

  對袁譚來說,田豐和沮授這種袁紹的聰明死忠,其實遠比奸佞之臣可惡。

  郭圖不敢做主,當即把信件十萬火急的送與袁譚處。

  隨著閱讀,袁譚的眉頭皺起。

  這公孫瓚真不是一般的厲害,剛在界橋吃了一個大敗仗,回到幽州就又整出三萬步騎。

  而且在拒馬水大敗袁紹主力,主帥崔巨業都戰死了,士卒被當場殺死七八千。

  袁紹軍的軍師盧植也死了。

  盧植,前段時間袁譚的及冠禮,此公還曾作為大賓。

  想不到這么快就故去了。

  袁譚深吸一口氣,眼神蕭索。

  他的便宜老爹袁紹,有點不人道了。

  雖然說帶著盧植去打公孫瓚,有很多的勝算了,但畢竟盧植這么大的年紀了,還如此折騰真的好么?

  (盧植聲名卓著,而且是公孫瓚的老師,且盧家在涿縣是大族)

  ......

  “公子!”

  孔順見到袁譚的神色有些哀傷,忍不住出聲道。

  袁譚一怔,這才發現眾人都在看著自己,一個個目不轉睛,神色中帶著擔憂。

  “沒事!”

  袁譚擺了擺手,道,“信中所說,盧植公故去了,想到盧公月前還曾為我及冠禮上的大賓,一時心有所殤。”

  “公子仁......”

  孔順開口想勸說,卻被袁譚擺手阻止。

  眾人聞聲,臉上也都帶上了哀思,但其中有幾多真假就不清楚了。

  “呼!”

  袁譚深吸一口氣,收拾心情,繼續看信件。

  現實,和三國演義差距依舊很大。

  在三國演義中,感覺界橋之戰后,公孫瓚就元氣大傷,若不是靠著劉關張和趙云,很可能當場就玩完了。

  但在他目前的經歷來看,趙云和劉關張根本沒有參與界橋之戰。

  而公孫瓚雖然在界橋之戰大敗,卻并未傷及元氣。

  更不是如前世一些論調,說什么界橋一戰,白馬義從損失殆盡,自此一蹶不振。

  畢竟這才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公孫瓚單本部就糾集了三萬步騎,大破崔巨業。

  ......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個兩難的問題擺在了面前。

  便宜老爹袁紹胃口不是一般的好,一口就要吃掉他的三千騎兵和六千匹馬,還有準超一流武將太史慈。

  而他還不能拒絕,否則就是不忠不孝。

  袁紹對待部下雖然有些刻薄寡恩,但對待家人,卻不是一般的心腸柔軟。

  據袁譚所知,沮授在他被派到青州之前就極力勸阻。

  而且之后,也出了不少的計策,甚至在他及冠的時候還勸袁紹明確立袁譚為嫡長,趁機把袁譚留在鄴城。

  不過,對于這些建議,袁紹一概都沒有聽取。

  回想起三國演義中,袁紹因幼子生病,而放棄攻擊曹操的大好機會,也是空穴來風了。

  ......

  在郭圖的信件中,他根據各種消息分析,袁紹軍遠沒有達到生死存亡的地步。

  并判斷肯定又是沮授和田豐的詭計,這二人削弱袁譚的心不死。

  不過郭圖也僅僅是把情況通盤分析了一下,具體如何決策,他沒有提一個字的建議。

  “沮授,田豐?”

  袁譚的嘴角微翹,對袁紹來說,這兩個人智慧確實超群,不愧為準頂級謀士。

  他們唯一的短板,便是在揣摩上意和人情世故上。

  謀士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很重要,但如何說服主公相信他們的判斷也很重要。

  袁譚前世經常玩狼人殺,他有一個哥們,通過每個人心理和細微小動作,幾乎每次都能猜對身份。

  但是這個哥們的性格比較剛烈,說話比較直。

  每次都無法說服其他人,導致經常第一個被票出去。

  在袁譚看來,田豐大概率就是這樣一個人。

  至于沮授,如果三國演義對他的描寫是真的話。

  那他也僅僅是比田豐好些,不會剛而犯上罷了。

  但在如何勸說袁紹方面,也同樣技巧不足。

  比如說官渡之戰中,他的建議全對,但袁紹一個也不聽。

  這固然有袁紹本身的原因,但沮授建議的方式也有些不可取之處。

  作為謀士,你能做出最準確的判斷很重要,讓別人相信你的判斷,同樣很重要。

  這是袁譚對于真正頂級謀士的定義。

  對于沮授和田豐的“讒言”,袁譚并沒有如郭圖一般太過怨恨,大家的陣營不同罷了。

  畢竟,后世的李淵,半世英名就毀在李世民手中。

  沮授和田豐,現在就在阻止袁紹變成李淵。

  ......

  沮授和田豐,給他出了一個近似無解的難題。

  給,實力大損。

  不給,聲名受損。

  他袁譚將會變成不忠不孝之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