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三國之袁家長子 > 第311章 沙場點兵
  袁譚等人返回沛縣的時候,河南岸樹林已經燒的差不多了。

  河北岸的樹林中也轉出萬余步卒,快速向西撤去。

  卻是曹操也怕了袁譚,對方謹慎如鼠。

  再來一把火。

  他這一萬步卒能不能逃出來,就不好說了。

  兩萬多步卒,加數千騎兵,是曹操目前可以調動伏擊的極限了。

  看到泡水之北的伏兵撤走,袁譚再不猶豫,萬余騎浩浩蕩蕩的過了沛縣。

  當夜駐扎在湖陸縣,第二日穿過沛國最北部的公丘縣,便抵達了魯國。

  魯國境內多山,兩日行了兩百多里,終于進入了泰山郡梁甫縣。

  梁甫縣也叫梁父縣,位于后世新泰市天寶鎮古城村。

  北部便是徂徠山,泰山的姊妹山,最高峰為太平頂。

  目前,泰山中郎將徐盛便駐扎于此處,所部兩萬兗州兵,一千普騎。

  除了王門負責押運糧草不在。

  還有許褚和應劭。

  卻是泰山郡太守應劭聽說袁譚即將到來,便把郡中事宜都交給了辛評,自己孤身來到了梁甫縣。

  泰山都尉魯肅則是率軍在泰山郡治所奉高一帶掃蕩群寇。

  魯山、嵩山、蓮花山一帶,有大量臧霸等人的余部。

  當天升帳議事,徐盛第一個出列,詳細向袁譚匯報了戰況。

  待到一切匯報完畢后,徐盛并沒有退下去,而是道:“啟稟公子,兗州兵是好兵,有多年山地戰的經驗。

  如今鎧甲刀兵齊備,都是青州將作府提供的新式鐵甲和刀兵。

  但是兗州兵最大的問題,還是對青州的歸屬感不夠。

  軍功畢竟只是少部分人,結親的也是少部分人。

  而且很多驕兵悍將多年做賊,目前雖然被嚴酷的軍法束縛,但并不利于后期的發展。

  麾下建議,公子能夠于校場點兵點將!”

  袁譚一愣,頗有深意的看了徐盛一眼。

  前世因為對吳國不太喜歡,相對的就不太喜歡吳國的武將。

  或者說不夠重視。

  徐盛雖然是江表十二虎臣,但在袁譚下意識的看法中,還是歸類到張郃等人之下。

  但是這一番話說的,卻讓袁譚很是驚艷。

  這徐盛,有帥才的潛質!

  ......

  怪不得,后期能夠擊潰曹丕率領的魏軍。

  曹丕親自領軍,如曹真、司馬懿之類的,大概率也是在軍中的。

  “文向此言,正合我意!

  明日校場點兵,讓這些兗州兵見識青州牧和麾下精騎的風采!”

  對于主動性強的武將,袁譚一向不吝贊揚,這就是出彩。

  就像后世的公司,一些人管理項目,只會按部就班。

  但另外一些人管理,則會主動的介入,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提前規避問題、解決問題。

  徐盛之前的匯報就是按部就班。

  后面的一番話,就是主動深入軍中調查和思考,才能得來的東西。

  “唯!”

  徐盛拱手之后,這才退了下去。

  看到袁譚眼中的色彩,毫不掩飾對徐盛的喜愛。

  太史慈、張遼、文稷都是若有所思。

  尤其太史慈,他看了文稷一眼,似乎在做一些決斷。

  接著,泰山郡太守應劭出列,他本就是袁家的門生故吏,私底下早就投靠了袁紹。

  被袁譚奪了泰山郡,他并無一絲抵觸心理,反而好像卸下責任一般。

  此刻是第一次拜會袁譚,他行禮道:“劭拜見大公子!”

  袁譚也走下去扶起應劭,道:“家翁常說仲遠篤學多博聞,今日一見,果然風采過人。”

  應劭道:“大公子謬贊,劭確實更愛文學律令,想自請進入青州治中,為一從事,還望大公子能夠應允!”

  袁譚抓著應劭的手道:“仲遠說哪里話,我們經營泰山郡,正要仰仗仲遠呢。”

  頓了頓,又道:“青州如今在立人之道,以法為本,來日還要祭告于泰山之巔。

  仲遠既然鐘情于文學律令,可兼為青州治中別駕,這泰山郡太守一職,卻是萬萬不可推辭。”

  像應劭這種,從表面上看,相當于舉郡投誠的。

  袁譚不但不能將之閑置,而且還要大加提拔,這便是千金買馬骨。

  應劭還想推辭,郭嘉早笑道:“治中大夫正是族兄郭圖,如此正好和仲遠多多親近。”

  “既然大公子如此厚愛,那劭就卻之不恭了!”

  應劭徹底放下心來,暗道大公子果然如傳言一般寬仁有德。

  ......

  第二日,沙場點兵。

  在徐盛的帶領下,兩萬兗州兵全部到場。

  從數十萬青壯中挑選出來的兩萬兗州兵,個個威猛高大。

  此刻著上齊備的鎧甲,手拿鋒利的刀兵,昂首挺胸,看上去頗為精兵的樣子。

  兩萬人的軍隊,卻沒有一個人說話,也顯示出了于禁的練兵水準和徐盛的帶兵水平。

  在徐盛的旗幟指揮下,兩萬兗州兵開始分列。

  一時間腳步聲陣陣,鎧甲甲片葉子的碰撞聲,叮叮當當。

  各營士卒很快的,分為二十個方陣,整齊的矗立在沙場上。

  袁譚看在眼中,心中不由得暗笑,徐盛請他來點兵,一方面要收兗州兵之心,另一方面也未嘗沒有展示自己的想法。

  他并沒多說話,而是看向太史慈、張遼和文稷,點了點頭。

  兩人急忙出列,縱馬離去。

  不多時,隨著嗵嗵嗵的鼓聲,大地開始緩緩震動,隱隱有如雷聲一般。

  接著煙塵四起,震動的聲音越來越大,卷起的塵土如土龍一般奔騰而來。

  當轟轟隆隆的馬蹄鐵踩在地面上,響如奔雷時,一支騎兵從土龍之中冒了出來。

  他們約是一百騎為一橫排,奔騰之中,又分為兩列,四列,十列。

  駿馬的前方,大片的鐵甲閃爍著森寒的光芒,如十列鋼鐵洪流,從兗州兵方陣之間的空隙穿過。

  每個騎卒,都用紗布蒙臉,有長弓、長矛、環首刀,身后還背著水滴盾牌。

  看上去長矛如林,蔚為壯觀。

  一千鐵騎過后,更震撼的馬蹄聲響起,數倍于鐵騎的突騎出現。

  這次,騎兵們沒有分列,而是一百騎一排,浩浩蕩蕩,圍著步兵外圍轉圈。

  駿馬奔馳的過程中,沒有人說話,所有人在號令下,整齊的拿出長弓,對著遠方一陣拋射。

  當三千突射騎兵繞著兩萬兗州兵跑了三圈之后,密密麻麻的箭矢在外圍形成了一個大圓。

  ......

  無論是突騎還是鐵騎,那種急速奔騰帶來的震撼感,都是令人心潮澎湃的。

  密密麻麻的箭雨,更是如烏云一般飛過。

  太史慈、張遼的表演過后,騎兵奔騰到了步兵陣列的兩翼,也拍成了整齊的陣列。

  駿馬在騎卒的嫻熟控制下,穩穩的站立著,連嘶鳴聲都極少出現。

  看到這一幕,不少驕橫的兗州兵,都收起了自大的心理。

  他們一直都以為自己是青州最精銳的部隊,今日一見......要繼續努力啊!

  不過,袁譚也會給他們表現的機會。

  只見高高的點將臺上,徐盛出現了,他手拿旗幟,身邊站滿了信號兵。

  兩萬兗州兵中,有兩千硬弓手,兩千強弩兵。

  這四千射手是真正的精英。

  他們和袁譚最早來青州帶來的弩兵和弓箭手不同,他們不但是射手,近戰鏖殺,同樣不虛!

  這四千射手,不但身著重甲,配備環首刀或者長矛,甚至還有兩千帶盾牌。

  四千射手之外,還有兩千最雄壯的士卒組成的大戟士。

  他們配備大戟、小戟,著重甲,屬于騎兵噩夢。

  后續,袁譚計劃讓這些人配備斧槍和投擲的短斧,拋棄盾牌,全部著加強型的重甲。

  陌刀如果開發出來,陌刀隊同樣如此配置,屬于攻堅的部隊。

  這六千人是精銳中的精銳。

  接下來,有六千矛盾兵和八千刀盾手。

  矛盾兵相當于長矛兵和盾兵的結合體,同樣著鐵甲。

  刀盾手,更多注重靈活性的訓練,同樣著鐵甲。

  他們同時還作為四千射手和兩千大戟士的預備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