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我在明朝賺大錢 > 第609章 天子門生
  西邊的太陽已經收斂起了灼烈而又刺眼的光芒,變成了一個散發著紅色光芒的圓盤,天空的顏色也在漸漸變得更濃。

  雖然才剛剛到了傍晚時分,光線還很明亮,但文華殿的內進實在太深,早早的就變得有些昏暗了。

  因為長年累月的讀書,如同很多同齡的讀書人一樣,已是不惑之年的白學禮同樣也有點近視的小毛病,再加上光線已經開始變得昏暗起來,他只能盡可能的俯下身體,才能看的更清楚一點兒。

  高高在上的朱棣看到這副情形,微微的打了個手勢,對身邊的那個老太監低聲耳語了幾句什么……

  老太監很快就取來一盞燭火交給了朱棣。

  朱棣手持燭火走下了御座,輕輕的放在白學禮面前的矮幾上。

  正在埋頭奮筆疾書的白學禮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些,只是感覺眼前忽然有了光亮,抬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趕緊手忙腳亂的跪倒在地……

  還不等他開口,朱棣就微微一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不必理會于朕,寫你的吧。”

  科舉答題的時候,不受任何打攪,以免分神出錯,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但天子親自為考生秉燭,這也是亙古未有之事。

  其實,這不過是朱棣的帝王心術罷了。

  這次科考,爆出了考題泄露的丑聞,這種事情必然是要上史書的。身為天子,卻親自為一個考生遞上燭火,必然會傳為美談而且必然也是要上史書的,恰好可以彰顯本朝對讀書人的重視。

  雖然這僅僅只是一種作秀性質的表演,卻早已經把白學禮感動的熱淚盈眶,不停的磕頭:“萬

  歲厚恩,萬歲厚恩,學生粉碎難報浩蕩皇恩之萬一……”

  “好好答題就是對朕最大的報答了。”

  此時此刻的朱棣,儼然就是一副千古仁君的模樣,那二百多個考生全都看的熱血沸騰,無不生出報效之心。

  天子秉燭,這是何等的榮耀!

  我朝文治之功,萬古鼎盛!

  白學禮的手都是抖的,強行按捺住激動到不能自已的情緒,繼續奮筆疾書:“……歷代得失之故,有油然也,夫天子抵據而臨天下,唯實務而治,則四海可以自相維系。察盛衰之理,審權變之宜,故日曠而社稷安,強國而小民富……”

  其實白學禮這個人的文章,素來就是以穩重為最大特點,完全就是因為此時此刻的心情太過于激動的緣故,竟然一反常態的筆走龍蛇,洋洋灑灑的千言文章,居然一氣呵成,當真就是酣暢淋漓的很呢。

  完成了通篇的答卷之后,白學禮慢慢挺直了身子,表示自己可以交卷了。

  當相關人等走過來,一一收取了各個考生的答卷之后,白學禮猛然撲倒在地,朝著朱棣的背影拜了又拜,不知不覺之間已是泣不成聲:“吾皇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他那些考生亦紛紛跪拜,一時間偌大的文華殿當中,山呼萬歲的聲音竟然如同滾滾浪潮一般。

  僅僅只是拿了一下蠟燭,就能起到如此的收買人心作用,雖然心中早已暗暗得意,朱棣卻做出一副鄭重的神色,把真龍天子的架勢拿捏的十足,朝著眾人微微點頭致意……

  心潮澎湃之下,白學禮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從文華殿走出來的,只是感覺自己全身上下都輕飄飄的,那種感覺就好像騰云駕霧一般……

  此時此刻的白學禮,真的有點“不知今夕是何年”的虛幻感了,他甚至覺得自己好像是在做夢一樣。

  如果這真是一個夢的話,希望自己永遠都不要醒來,因為這個夢實在是太美妙了,美妙的讓人不敢相信!

  作為一個第三次進京趕考之人,白學禮其實也可以算是“屢試不中”的那種倒霉鬼了,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

  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就要飛黃騰達了,榮華富貴已經觸手可及,甚至可以說已經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幾十年的寒窗苦讀,終于到了金榜題名的時刻,怎不讓他激動萬分?

  曾幾何時,三甲的同進士,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現在他早已經瞧不起什么三甲的同進士了。這一次,最差也就是二甲進士出身,不可能再低了。若是能夠躋身一甲的話……前途不可限量啊。

  一甲就是特指狀元、榜眼、探花前三名,那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但是現在白學禮已經敢這么想了。

  天子秉燭,這不僅僅只是一個莫大的榮耀,還是他躋身的巨大政治資本。

  作為一個考了好幾次的人,白學禮深知文章并不能決定一切,在考場上寫出最好的文章也不一定就是狀元郎。

  狀元這東西,不僅要求有才學,還要有家世背景,除此之外還要講究機遇。

  就憑天子給他秉燭這幅萬古未有的機遇,那些讀卷官就一定會高看他一眼,必定這可以算是一樁美談,可以極大提升皇帝本人在讀書人心目當中的地位,那是一定會大加宣揚的。

  這個時候的白學禮,甚至在暗暗的感謝第一次的科舉舞弊,要是沒有上一次已經作廢的幾場考試,哪有現在的這份機會和際遇?

  這一次肯定是考上了,而且最次也得是個二甲的進士出身,要是運氣好的話,問鼎一甲也不是沒有可能,而且機會不小呢!

  雖然天色已經漸漸的昏暗下來,但白學禮卻覺得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光鮮起來,即便是路旁那生滿了雜草的臭水溝,也變成了芳草鮮美的潺潺溪流,甚至連街邊那些拖著鼻涕的小孩子,都顯得分外可愛。

  心情大好之下,無論白學禮看到什么,都覺得十分順眼。

  榮華富貴,高官厚祿,嬌妻美妾,光宗耀祖等等這些東西,全都在向他招手。

  以后我就不再是一文不名的寒酸腐儒了,而是正經進士出身的大老爺。

  一想到美好的未來,白學禮就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來。

  “我馬上就要四十歲了,終于熬出頭了。”越來越蒼茫的暮色當中,白學禮旁若無人的又哭又笑,就好像是個瘋子一樣。

  雖然他已經確定了自己至少已經撈到了一個進士出身,但具體的名字還要等幾天,等試卷審閱完畢之后才能知道最后的名次……

  按照規矩,殿試的考卷需要分成兩組,每組四位閱卷的官員,分別交叉審核輪流給出成績。

  閱卷日過后,八位讀卷官終于把三份考卷送到了朱棣的面前。

  其實,皇帝根本就不參與閱卷的過程,他也不會看所有考生的卷子,只是需要點一下一甲前三名的試卷而已,確定一下狀元、榜眼、探花的最終人選,其他的試卷和名次則是由讀卷官來確定。

  這些個讀卷閱卷的官員,自身肯定全都是滿腹經綸的文壇宗師,但他們更會做人。

  那個白學禮曾經被天子親自秉燭,這樣的文壇美談一定會著于史書之上,肯定要給白學禮一個很好的名次。

  白學禮的文章并不是多么的驚才絕艷,要是公允的評判,充其量也就是二甲中游的水準罷了,但誰讓他曾經受到過朱棣的“親自關照”呢?

  所以干脆就把他的試卷放在最上面,其實就是一甲的意思。

  朱棣拿起了白學禮的這份考卷,只掃了一眼,就看到通篇的紅色圓圈。

  文章的精彩處,就會用紅色的圓圈標注出來,次一等的文字就會紅色的實心圓圈作為標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可圈可點”。

  文章的圓圈越多,就表明這份考卷的成績越好。

  走馬觀花的看過了白學禮的文章之后,連朱棣也承認他的考卷確實很“實惠”,尤其是他提到了那么多的細節,都很具實際操作意義。但他說的都是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雖然言之有物但卻顯得格局有些小了。

  或許,這就是因為受到出身的局限了吧。

  朱棣又拿起另外的兩份考卷,這兩份考卷毫無疑問要比白學禮的考卷更高一個檔次,不僅文字華美而且參考性極強,非常具有針對性,明顯是在事先下過苦功夫的,而且經過了千錘百煉……

  科舉這種事,尤其是到了殿試這個層面上,并不是說文章寫的好就一定能中狀元,更重要的還得看考生的出身。

  就比如說朱棣手上的這兩份考卷吧,這兩個考生當中,一個出自江南文學世家,筆力和見識自然沒的說。還有一個則是出自“老營子弟”,那就更加的意義非凡了。

  所謂的“老營”,就是專指從紅巾軍時代就追隨朱元璋的那一批老兵老將,這一批人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東擋西殺,平定江南一統天下,還參加過幾次北伐,他們的后代還參加過靖難之戰,就算是沒有什么特殊的功勞,也算是從大明開國至今“打滿全場”的那一批人了。

  這些人就是朱棣的鐵桿和中堅,他們的晚生后輩肯定是要優先照顧的。

  所以,朱棣毫不猶豫的提起了朱筆,在這個“老營子弟”的考卷上畫了一個圓圈:這就是欽點的狀元!

  然后又在那個江南文壇世家子弟的考卷上,用朱筆重重一點,畫了一個實心圓,這就是第二名榜眼。

  最后才在白學禮的考卷上畫了一個紅色的小小三角: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就是他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