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玄妙大唐 > 第七十一章 風向
  李儷君考慮了好一會兒,才決定調轉無人機的方向,折返長安城。

  雖然知道了李溫齊師門所在,她卻不打算冒險。李溫齊一個百多歲的門下弟子,都有筑基初期的修為,他的師長至少也該是個金丹期吧?她又不清楚他的師門是什么底細,作風如何,聽其規矩作派倒象是名門正道,可名門正道通常也愛護短。她才不覺得對方會因為“凡人”之間的恩怨,就責怪自家弟子呢,真的暴露了自己,吃了虧也無處伸冤去。

  還是等她積累到一定的實力,再來尋訪這本地的修行門派吧。

  希望這個門派的人是講道理的正人君子,不要動不動就喊打喊殺。李儷君也樂見自己出身的小世界有修真者,如此才好打探本地的資源所在,與其他人交流信息,而不是事事都要靠自己去從頭開始探索。

  她在紫微天宇多年,確實收集了不少資糧,也帶回了玄唐小世界以助自己修行,不一定需要從本地搜羅,但她總不能坐吃山空吧?況且,等到她正式筑基,系統附帶的商城重開,她也能跟外界的隊友交流了,手里總要掌握些什么,才好去跟他人進行物品交換的。她必須要從本地找到合適的貨源,而不是一味吃老本。

  不過,李儷君覺得自己應該不需要花很多年的時間,才能跟本地門派搭上線。她所顧慮的,不過是該門派的行事作風,以及李溫齊的立場罷了。前者不提,李溫齊本身的修為不低,脾氣不小,卻未必是什么難啃的硬骨頭。

  李儷君看著他在空中行進留下的痕跡,大概能猜出他用的是什么身法。

  這種隔幾十米閃現一下的身法,在紫微天宇的商城中其實就有出售,可以用積分購買,價錢不算高,學習的門檻也挺低的,就是無法完全隱身,行進速度也不算快,才有幾分不足罷了。它勝在耗費真氣量小,且對應每個大境界,都有配套的進階版可以學習,從煉氣期到元嬰期都能使用,算是一種性價比相當高的遁法,在紫微天宇的任務者中還挺受歡迎的。

  李儷君學習過這種身法,但很快就有了更好的選擇,于是便把它拋到了一邊。可正因為她曾經學過,所以她很輕易地認出李溫齊用的就是這種身法,還是煉氣期的版本。

  都已經是筑基二層了,李溫齊為什么還在用煉氣期的身法?他不知道它的筑基期進階版嗎?

  以此判斷,李儷君猜他的師門要么底蘊不足,要么就是傳承有缺。無論是哪一種,李溫齊的發展潛力都會受限。只要李儷君能成長起來,她相信自己很快就不需要擔心會再度陷入昨夜在靈堂眼睜眼看著李溫齊帶走母親那種窘境中去了。

  她收回無人機,閉眼入睡,然后在比平時更早的時間醒過來。

  趁著太陽還未升起,李儷君摸黑趕制了一個小小的聚靈陣盤,范圍只有周邊方圓一米左右的空間,就象是一個半徑一米的半球形倒扣在平面上一般。這陣盤雖小,但因為空間小,只需要一枚低階靈石,散發出來的靈氣就足夠煉氣一層的她修煉一次使用了。有了這個超小聚靈陣的幫助,她修煉《日月星云訣》的效率必定會大幅提高。

  日出時分,李儷君做了一回嘗試,欣喜地發現自己已經接近了煉氣二層,用不了兩天就能突破了。前景一片光明,她都開始后悔自己沒有早些制作這樣的陣盤幫助修煉了。

  就算要耗費靈石,只要獲得了切切實實的修為,那便是值得的。一味做守財奴,不懂得盡快提高自己,哪怕有金山銀山,也未必能保得住。

  李儷君這一天的心情都挺好的,只是在人前要收斂起來罷了。

  事實上,周圍的人今天也沒閑心去關注她的心情。

  小高力士的到來,讓隋王府內部的風向稍稍有了些許變化。

  小楊氏曾經的心腹婢仆們很快就被清理出府了。除了少數幾人幸運地留在李妍君與李溫良身邊侍候以外,其他人幾乎一個不留。就連馬家祖孫三人,也徹底消失在王府眾人的眼中。崔嬤嬤和呂嬤嬤與馬嬤嬤暗斗了多年,結下了無數仇怨。她們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打聽到她們祖孫三人連同親友都被送去隋王府位于山南道的田莊種地去了,只怕今生都無望再回長安。兩位嬤嬤聞訊,還暗樂了半日呢。

  李妍君原本還在偏院禁足,一心盼著她娘能把她弄出來的,如今也沒了指望。李玳絕口不提放這個女兒出來的事,反倒是吩咐底下人,把李妍君院子里的鋪蓋衣裳、日常用具多送些去偏院,連她的侍女仆婦也一并打包送去,似乎打定主意要讓她在里頭多待幾個月了。李妍君見了自己的人,一點兒都沒覺得開心,反而天天哭個不停,偶爾還要罵幾聲。

  可偏院真的太偏僻了,她就算罵得再厲害,也只有她身邊侍候的人與外頭掃地的粗使仆婦能聽見罷了。

  李溫良倒是還好。雖然不如從前有母親照顧時處處得優待,但該有的東西一樣都沒少。李玳對這個身體健康的小兒子還是不錯的,只要有空,每天都會去瞧瞧他,王府下人也無人敢怠慢。可李溫良若想還象從前一般有求必應,對著兄姐們也毫不客氣,那是不可能的了。

  二房的兩個兒子開始敢撩撥這個小堂弟了,有時對他惡作劇一下,有時搶走他的玩具或吃食。不過這些都是小打小鬧,只要他們行事沒出格,李溫良也就是哭鬧一下,卻奈何不了堂兄們。

  李玳根本沒空去理會小男孩之間的爭閑斗氣,他近日因為小楊氏失蹤一事,跟后者的幾個嫡兄起了矛盾,卻有另一支楊氏族人能體諒他的心情,主動出面調解雙方關系。這家楊氏族人的兒子還跟朝中權相李林甫的兒子關系不錯,愿意替李玳牽線,與對方結識。李玳心里雖然一直覺得自己才干不比李林甫差,但也十分樂意能搭上手握實權的重臣。他還想著要謀一個好官職呢。

  李儷君繼續每日去靈堂,卻從堂姐李慧君處聽到些傳聞,道是李玳近日相熟的那家楊氏族人,有嫡出的女兒待字閨中,想必對李玳嗣王繼妃的位置很感興趣。

  李儉讓與李俶君兄妹的外家也聽說了這些傳聞,如何能坐得住?他們早有意要繼續嫁女入隋王府,不管做妻做妾,都得將自家與隋王府的姻親關系延續下去的。倘若叫同族的另一支截了胡,那他們在隋王府的多年經營豈不是泡了湯?王府長史被革職,許多仆從被逐出府,已經讓他們損失慘重。他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再坐視局勢惡化下去了。

  就在九月初八,李儷君九歲生日的前一天,楊老夫人帶著兒媳與女兒到隋王府來看望身體不適的外孫李儉讓。李玳在長子的房間外“偶遇”了剛剛及笄的小姨子楊十六娘,過后便有些神不守舍。

  楊老夫人請了女婿去外孫的書房,兩人密談了半個時辰,李玳才滿面興奮地離開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