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一世驍雄 > 第三百章捷報解心憂
  成都,萬井云錯,百貨委川,高車大馬流轉不絕。

  剛剛傳來的新任節度使武安侯傅津川在松州大獲全勝的消息,讓整個成都都在熱議紛紛。

  街邊的販夫走卒都在談論節度使傅大帥的赫赫武功。

  “要說咱們傅大帥,那真是英雄了得的人物,十六歲隨父英國公戍邊,后在白亭之戰,以八百鐵騎大破數萬北境大軍,胯下馬掌中槍,在敵陣之中是殺了個七進七出,險些一槍結果了北境主帥失烈門...”

  “咱們今天要說的是,傅大帥在江南夜襲采石磯的故事...話說吳王作亂...”

  茶館之中,一個說書先生坐在臺子上說著傅津川在除夕夜率五百精兵夜襲采石磯,這個說書人說的內容倒是還引人入勝,這半真半假的事跡讓眾人聽得叫好聲連連。

  角落里坐著一個年輕人,二十上下的年紀,面容俊朗,穿著一身錦衣,聽著臺上的說的內容時不時的拍手叫好,旁邊站立著兩個護衛一樣的壯漢,一看就是非富即貴。

  “不好意思啊,來晚了,世子莫怪。”

  這時候一個年紀相彷的年輕人走了過來,穿著一身圓領袍服,一口上京官話,卻不是本地人的口音。

  “五郎,你來了啊,來來快坐快坐。”

  錦衣年輕人名叫趙元椿,是蜀王世子,而后來的叫五郎的年輕人,則是傅家五郎傅江川。

  四郎和六郎都跟隨兄長出征,而五郎則被傅津川留在成都,處理一些庶務。

  “世子太客氣了。”

  五郎看到這位蜀王世子這么客氣,心下頓時覺得有些奇怪,未免太熱絡了些。兩人相識不算九,但勉強算是熟絡。

  趙元椿是蜀王世子,未來要世襲罔替承襲爵位的,身份尊貴無比。

  而五郎是家中庶子,本事也一般,不然三哥出征也不會讓他留守。但他畢竟是傅家人,人情世故和為人處世家中長輩也是時常提點教導。

  因此眼前這位蜀王世子的熱情,難免是多了幾分警醒。

  “還沒恭喜五郎,松州之戰,武安侯爺又立下大功,真是可喜可賀啊,你聽,這說書先生說的就是侯爺的故事......”

  五郎這才仔細聽了聽,說的卻正是兄長夜襲采石磯的之戰。這說書先生正說道武安侯傅津川親率五十個好手,用飛虎爪爬上了十幾丈高的懸崖,夜襲采石磯守軍...

  “...這些個勇士一看眼前的高崖,渾然不懼,手中飛虎爪往上一甩...”

  趙元椿道:“這說的可就是前年的除夕的事?五郎可知否?”

  五郎一聽笑著點了點頭:“時間倒是對得上,就是前年除夕的事,我當時留在揚州,不過后來聽三哥說過這仗,采石磯卻是夜襲拿下,也是三哥謀劃的,但他那時候已經是揚州大都督了,太子殿下當時就在揚州,嚴令他不可親身犯險,所以他留在和州統領大軍,率軍夜襲采石的是當時的和州司馬...”

  “原來如此...”

  趙元椿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隨后有感嘆道。

  “我輩男兒,若是能有武安侯之萬一,也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

  五郎聽后并沒有說什么,而是陪著笑了笑。

  “五郎你不知道,我有一個好友,平日就極為仰慕武安侯傅大帥,一直想要結交,卻苦于沒有門路,五郎你是武安侯的親弟,不知道等侯爺回來之后,可否為我哪位好友引薦一番?”

  五郎這一聽,卻是極為詫異。仰慕?引薦?

  “世子,卻不知道你這位好友是什么人啊?”

  “他是蜀中大族出身,家中有良田千傾...但自幼喜歡兵事,尤其仰慕武安侯的赫赫功績...”

  五郎這一聽,心中更是有些疑惑,不過嘴上卻不能拒絕,畢竟對方說的只是引薦一番,他一個親王世子,來說這種事,總不好駁了面子。

  “若只是引薦倒是好說,等三哥回成都,我自然會為世子言說,不過我這個庶出的,在家中向來沒什么分量,三哥又是個極有主見的...”

  趙元椿道:“我明白,這武安侯身為節度使,全掌蜀中軍政,一向是事務繁重,又是帶兵之人,自然是喜歡獨斷,五郎能幫我分說,已經足夠了...”

  “如此多謝世子體諒了...”

  “五郎客氣...”

  趙元椿跟傅江川相識倒是有些時日,面對這位非常熱絡的蜀王世子,傅江川自然知道他是為了什么。

  自家兄長現在是劍南節度使,蜀中軍政幾乎可一言而定,又有圣卷在身,所以想在蜀中做點什么,或者是已經做了什么,現在都可都繞不過傅津川這座山岳。

  兩人又聽了一會書,說了幾句話之后,五郎告辭離去,說是府上還有些事要準備,畢竟兄長幾人不日就要回轉成都。

  而趙元椿則言說要在聽一會,于是五郎就獨自離去。

  等到五郎這邊前腳剛走,他做的位置上就有人重新落座。同樣是個年輕人,看年紀大約二十五六歲,留著短須,身材顯很富態,是個胖子,臉上帶著笑意,一雙眼睛瞇成了縫。

  “世子辛苦了。”

  “不辛苦不行啊,誰讓咱們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呢?是吧杜大?”

  來人姓杜,名叫杜煦,在家行大,因此都叫他杜大,杜家是蜀中豪族,豪富無比,家中經營鐵礦、井鹽等生意,算是官商,因此勢力極大,與蜀王府關系密切。

  而現在蜀中換成了傅津川執掌軍政大權,自然是想要搭上關系。

  而蜀王世子和杜煦來往密切,兩人之間又有一些共同的利益,所以蜀王世子才會約上傅五郎來上這么一出。

  杜煦聽到這話確實笑了笑:“世子這是哪里話?您可是天潢貴胃,跟我這等商賈怎么能同日而語,這次多謝了世子了,而且這位武安侯早晚是要走的,但這過路的神仙也得拜啊,不過這蜀中到時候不還是王爺跟世子您說了算?”

  “呵呵,杜大啊杜大,你可真是有顆七竅玲瓏心啊。”

  聽著趙元椿的打趣,杜煦笑道:“世子您過獎了,我可不敢當,我就是個生意人,還得靠著世子您給我遮風擋雨啊...”

  “哈哈哈...算你識相...”

  趙元椿聽到這終于是笑了,仿佛是一掃芥蒂。

  因為在這次約見之前,杜煦因為節府在差鹽稅礦稅以及軍屯等事物,所以提出要走一走這位武安侯的本路,而趙元椿作為庇主其實是并不怎么高興。怎么看著我蜀王府失勢了想要另攀高枝?

  但眼下卻是些事是他解決不了的,因為有些事蜀王是不知道的,因此趙元椿只能安排。

  但心中肯定是有些芥蒂的,今日聽了杜煦這番話之后,終于是不在糾結于此。

  畢竟眼下有些事,他這個親王世子還真兜不住。而這些事一旦翻出來,他這個親王世子能不能做下去還是兩說。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兩人坐了一會兒之后,趙元椿先行離開,杜煦則又要了一壺新茶喝上了,而這書正說道傅津川率眾經過一夜大戰奪下采石磯,此時所有人都齊聲叫好。

  杜煦也聽得極為熱烈,一個勁的拍著手叫好,還吩咐隨從打賞兩片金葉子。

  “這才是英雄人物啊...”

  隆冬臘月,眼看著年關將近,上京城依舊是極為熱鬧。

  對于上京人來說,雖然有不少地方依舊還打著仗,必然山南東道,劍南道。但對于他們來說,還是太遙遠了。

  不過有武安侯來統率大軍,這仗肯定是能打贏的。

  這便是大多數上京人心中的想法。

  太子殿下在十一月初就從西京回到了上京,并且在冬至主持了祭天大典。

  圣卷之隆讓人側目。

  東宮偏殿,太子趙元檀和一眾東宮僚屬正對著地圖和沙盤在做軍情分析。

  “咸陽郡王率數萬眾,在婆娑山一線與紅蓮賊對峙,龔景瀚已經主持了簡州、梓州、陵州等地的堅壁清野,督造了數百個寨堡,令團練守御,可以說即便是婆娑山失守,紅蓮軍想要一路攻到成都城下,也要一個一個的寨堡打過去...所以益州已經是無憂了...”

  “至于武安侯處,尚在于青唐人對峙,不過想來青唐人的糧草也差不多耗盡,這幾日可能就有軍報傳來也說不定...”

  上京和蜀地千里之遙,因此蜀中軍報最快也得十日才能趕到上京城。因此他們還不清楚松州之役大捷的消息。

  趙元檀這邊聽了之后連忙點了點頭,眼睛盯著劍南道的地圖上,顯得十分憂慮。

  畢竟是十幾萬青唐大軍入寇,即便是傅津川親自領兵,也難說必勝,一旦松州出了什么意外,整個蜀中的局勢可能會都隨之崩壞。

  而川蜀若有失,關中必然驚懼不穩,繼而可能影響到京畿。

  所以不論是東宮的太子殿下,還是大明宮的道君皇帝,都對這場戰事的極為的關注,并且為之夙夜憂嘆。

  “殿下不比擔憂,三郎用兵如今越發穩健,只看他到了松州之后立馬架設鹿角,深溝高墻,守御營壘,就知道此戰我大晉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三郎立營在外,內有松州城數千精兵策應,互為犄角之勢,彼此呼應,青唐軍就不敢全力進攻三郎的大營,因此只要守下去,等到青唐軍糧草不濟,自然就會退兵。我晉軍已經立于不敗之地,殿下卻不必為此憂慮。”

  在這種場合下,還能直呼三郎的,自然是英國公長子傅淮川。

  聽到這一番話之后,趙元檀點了點頭,臉上憂色也減了幾分。

  “若是在關中就好了,距離蜀中的更近些,消息也更快...成浚現在在哪?”

  “逆賊成浚在忠州和萬州等地流傳,夔州都督已經在進剿了,不過山水縱橫,逆賊流竄,而官軍久不習戰,幾次作戰都不順利,與賊互有勝負...”

  趙元檀聽完嘆了口氣道:“襄州程錦堂哪里有什么情況?”

  “武康侯率麾下大軍已經幾乎將襄州以及唐鄧附近的紅蓮余匪肅清,不過山南道的團練以及寨堡等事卻幾乎毫無進展,一來是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兩道經略使遲遲未定,而襄州都督和唐鄧等地軍民政事令出多門,衛國公率禁軍屯于鄧州,武康侯雖為都部署卻難以號令各都督府,荊州都督王鶴臣追擊逆賊成浚到忠州之后,因為轄境問題,也只能退回荊州,而夔州的長寧侯所部只有萬余人可用,逆賊成浚手中尚有數萬人,御敵尚可,剿滅...尚有不足...”

  幾乎是沒什么好消息。

  情勢雖然大體尚在朝廷的掌握之中,但短時間內想要了結戰事也是難以實現。

  而朝廷上也因為許多原因,導致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黔中道以及各大都督府無法統一調度。

  原本趙元檀以太子身份和元帥的身份典軍,但他回京以后,武康侯程錦堂以都部署的身份,名位稍差,無法統合幾大都督府,這就導致了叛軍可以游離各處。

  而且方虬和方蛟兄弟率領的主力入蜀之后,山南西道和山南東道以及黔中道的武備明顯放松下來,加上太子回京了,許多官員又就開始故態重生,借機斂財。

  以至于紅蓮逆匪雖然被剿滅了,但流民和亂匪并沒有因此減少。

  而趙元檀即便知道這些事情,想要解決卻也鞭長莫及,千里之外的無論是東宮的政令還是元帥府軍令,都沒有了近在遲尺的威懾力。

  畢竟百年王朝的積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趙元檀正跟東宮和元帥行轅僚屬們商議軍情,這邊卻有旨意到了,卻是宣召太子去大明宮議事的。

  趙元檀讓眾人散去之后,就跟著來宣旨的內侍一起去了大明宮。

  傅淮川出了東宮之后,徑直回了國公府,回到府上才知道阿耶跟二叔也剛從大明宮回來,家中仆役還告訴他阿耶在書房等他。

  來到書房,阿耶跟二叔坐在一起說話,二郎站在一旁。

  “見過阿耶,見過叔父。”

  傅懋修傅懋儼兄弟兩人見到傅淮川進來也點頭示意,“大郎回來的正好,近來可有劍南道的軍報?”

  傅淮川聞言搖了搖頭,“最近的軍報還是十幾日之前的,三郎率軍與拓跋赤德對峙,按照青唐人的用兵習慣,十幾萬人的規模,他們最多也就只能持續用兵三四個月,從八月到如今已經四個月了,據我估算青唐人糧草應該支撐不了多久,退兵之期應該就在十一月到十二月間,年前該有軍報傳來...”

  傅懋修聞言道,“三郎弱冠之年擔此大任,用兵卻如此穩健,倒是難得啊...不過以他的心性,絕不會坐視拓跋赤德從容退兵,故而此戰,若有勝果,必是大勝...若不利...哎...”

  傅淮川聽完也點了點頭,阿耶的話雖然沒說完,但他也想到這點了。不過當著太子殿下以及東宮眾人的面,他是沒法直言的。

  若不利,必定是大敗。

  而這邊父子兩人話音剛落,就聽到外面有人報喜。

  “大喜大喜,三郎君松州大捷....”

  (祝各位新年快樂)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