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娛樂圈餐飲指南 > 第五百九十八章 沒戲
  關于賺歪果仁錢這件……咳咳,俗了,俗了!

  關于推動中華電影走出去,向外國人民宣揚中華文化這件事情,是多少代中華電影人都想做并且一直在為之努力的事情了。

  但是一直到今天,結果都并不是太好。

  現在,能夠走出去的中華電影,基本可以比較分明的分成三類,而且每一類都可以用一個人名來形容,嗯,栗子來了。

  第一類,老賈類,說白了,文藝片,代表人物,老賈、婁葉以及王曉帥。

  他們其實是不一樣的。

  像老賈,他更擅長用各種隱喻和象征的手法,去表現“大時代的發展下,時代對普通的個體國民的拋棄”這一類型的主題。

  而婁葉所擅長的,則是通過使用手持攝像,利用那種搖晃而逼近人物的不穩定性來表現當前時代下,人與人之間那種錯綜復雜又若即若離的關系,以及隨之產生的動蕩內心。

  至于王曉帥,則又是另外一個風格了,當然,很多人說他沒有風格,說他匠氣太重等等,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幾位導演的作品其實差別很大,但是,放到外國人的眼中,除了極少數的人能夠真正鑒賞其中所表達的深意,大部分人其實根本感受不到這些,在他們眼中,這三位,又或者以這三位為代表的這一類導演的作品都極其的類似,表現的都是近現代中華落后、貧窮、野蠻……總之都是些不太好的東西。

  第二類,大哥類,這個就簡單了,主要是以大哥、李連捷為代表的功夫影片,當然,隨著這幾位的老去,國產動作片功夫片在國外的影響也越來越小,倒了今天,幾乎已經沒有了。

  第三類,國師類,別名,大片類,再舉幾個栗子,《英雄》、《十面埋伏》、《長城》,實際上,說這種大片走出去都是好聽的,實際上,真正能夠走出去的大片就那么幾部,且有著極為特殊的原因。

  首先,李桉的《臥虎藏龍》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并且在老米獲得了極高的票房,讓外國人,尤其是老米見識到了所謂“中華電影”的魅力,也直接的讓不少老米的電影公司有了想要引進中華電影的心思。

  其次,《臥虎藏龍》引動的,不僅是外國人的心思,也同樣有咱國人的心思,這其中最先把心思化為行動的就是張大國師,提出了所謂“國產商業大片”的概念,于是,自那之后,各種“大片”相繼誕生。

  最后,其實和第一個原因有一定關聯,看到中華電影的魅力或者說潛力,讓一些公司開始把目光放在中華電影上,但大部分公司想的還是單純的引入中華電影,而在那之前,其實就已經有極少數的公司目光更長遠,手也伸得更長,他們選擇投資國產電影,然后獲得電影的海外版權,這樣的做法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對于電影的拍攝做出一些影響,從而讓其能夠更加符合外國人的喜好,這么做的代表,叫做哥倫比亞營業。

  然而,事實證明,這樣做是不行的,并不是誰都叫李桉,可以拍出真正符合西方審美的東方電影來,就像是那些所謂的國產商業大片,外國人也不過是看一熱鬧,哪看得出其中的內涵,而隨著熱鬧過去,這些電影自然開始迅速遇冷,還是以張大國師舉例,從《英雄》到《十面埋伏》,才兩年的時間,國產商業大片就直接從開始的超過1億美金海外票房,淪落到不足2000萬,這里面,除了電影本身的問題之外,最大的原因,不過就是“看多了”、“沒興趣了”。

  與此同時,那些想要通過投資插手中華電影拍攝的電影公司也碰到了石頭上,都是在這個圈子里混的,誰不比誰更精明,老外們想要通過這種手段控制中國的電影公司,而那些國內電影人自然不傻,看出來了卻不拒絕,自然是想“拿外國人的錢辦自己的事”——這里的代表同樣是小鋼炮——而在中華這個地界上,那些老外又怎么可能斗得過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國人,所以最后的結果就是,他們出了錢,拿到的電影卻并不是他們想要的,在外國根本賣不上錢,如是幾次之后,只能撤資敗走。

  這么一番折騰下來,國產商業大片的時代開啟了,但也被限制在了中華的地界上,再難走得出去。

  不信?看看張大國師的《長城》吧。

  總而言之,即便是到了今天,中華電影真正能夠走出去的,依舊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且,這一部分,還得是那些歪果仁帶著有色眼鏡的前提下才能被接受。

  真正能夠堂堂正正被歪果仁所接受所喜愛的電影,有,但是,卻是上面那很小很小一部分里的更小更小的極個別特例了。

  …………

  聽到寧皓拋出了這個話題,幾個人,包括高胡這樣的純演員注意力都集中了幾分,看著他們的狀態,張步凡卻有些……

  他沒立刻回答寧皓的問題,而是叫過服務員拿過菜單,又點了幾盤子肉,5個大老爺們吃了8盤子肉,肯定不夠,尤其是張步凡這個打定主意今天只當“肉食主義者”的人來說。

  等到服務員出去下單,他才拿出手機,調了一張圖出來,遞給了寧皓。

  寧皓接過來,看了一眼,一臉懵逼,“這是啥玩意兒?全是鳥語。”

  這貨的英文水平和張步凡半斤八兩,真要仔細看也能懂個差不多,但是費勁,不如直接問。

  張步凡眼睜睜看著服務員端了肉進來,忙活著下到鍋里,這才答道:“這是我拜托漢克,也就是那家影院的經理幫忙統計的一個數據,所有去他們影院觀看《心花路放》的觀眾里,有多少是咱們國人,有多少是他們歪果仁,按上映天數統計的,不算太準確,畢竟不能直接問,只能靠觀察,而他們分不清咱們和日自己還有棒子國之類的人有什么區別,只是單純看著是黃皮膚就當做是國人了,不過,也大差不差吧。”

  “嘿,還是你小子心眼多。”寧皓笑道,拿著手機認真看了起來,圖上的內容其實不算多,知道了內容,大致對比一下,很快看完。

  看完了,啥也沒說,遞給身邊的徐爭,徐爭看的更快——這貨英文很好,看完又給黃博,再給高胡,最后回到張步凡手里。

  整個過程,幾個人一句話都沒說,甚至于除了張步凡,連一個動筷子的都沒有。

  失去了說話的興趣,也失去了食欲。

  剛才還熱火朝天的氛圍,瞬間冷場。

  張步凡當然不用看手機了,他早知道數據了,15天70多場的上映,國人,或者說黃種人的數量超過了七成,而且,那不足三成的外國人基本都是在后半段才加入進來,顯然是被之前的火爆景象所吸引,而且,到了最后兩天,外國人的數量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更加說明了,吸引他們的并不是電影,而是單純的之前的火爆景象而已。

  說白了,《心花路放》這部電影并沒有突破外國人對中華電影的固有印象,而這種所謂的合作方式,最多也就是像這次這樣的小規模實施,用來吸引在國外的國人還有點用,但是,想要發展成一種長遠的且大規模的合作。

  兩個字。

  沒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