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至圣先師 > 第690章 杜預:我替皇帝承受太多!
  “嗯,既然吃了丹藥,就能生孩子,證明丹藥有效啊。”

  “朕,要多吃一些。今晚來他十個妃嬪。哈哈哈···”

  皇帝洋洋得意,渾然不知,他本就天閹,吃丹藥傷腎臟肝臟,更是不可能生出任何子孫。吃得越多,他本就渺茫的希望也就越渺茫。

  事實也確實如此。

  皇帝贏得“開門紅”后,再接再厲,試圖在其他妃嬪身上復制武媚娘的成功。但耕耘無數,卻無一收獲。

  令人稱奇的是。

  嘗過杜預滋味、食髓知味的武媚娘,卻沒有讓皇帝失望。

  她在隨后幾年中,肚皮一直非常爭氣,風景這邊獨好,在庫庫給皇帝生皇子!

  短短五年,她竟然生下三個兒子,兩個女兒,讓皇帝太后笑得嘴都合不攏。

  雖然皇帝對孩子都集中在一個肚皮里,批量制造,量大管飽,有些遺憾,但畢竟武媚娘讓他擺脫了身為男人、帝王的尷尬境地,三個兒子雖然不算成就優秀,但也勉強合格,能在祖廟里過關了。

  他當然不知道,杜預替他承受了太多。

  只是作為替皇帝誕生子孫、唯一的功臣,武媚娘在后宮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火箭般從才人,一路加封為美人、昭儀、側妃、貴妃、皇貴妃···

  基本生一個,就加封一次,晉升一次。

  誰讓她是皇帝后宮的銷冠?還是唯一能開胡的銷冠?

  武媚娘終于體會到,什么才是后宮爭寵的王道——母憑子貴啊。

  妃嬪只要肚皮爭氣,特別是別的女人肚皮不爭氣的情況下,什么位置都是屬于你的。妃嬪,是唯一真正能實現躺贏的職業。

  只是有一點。

  春天來了,又到了動物們交/配的季節。

  每年交/配的季節,杜預每年只能來幾次,讓食髓知味的武媚娘略感不足而已。

  時間,回到三個月前。

  杜預星夜奔馳,趕往潼關。

  潼關是他返回滁州的必經之地,更是杜預最為擔心的關鍵戰場。

  一旦潼關失守,大唐將陷入萬劫不復。

  他來潼關的路上,只見不斷有大股小股的唐軍,從周圍城池郡縣中不斷奔馳而出,向潼關方向支援而去。

  更有大唐百姓,推著獨輪車、趕著牛車,運載大批各種糧食、物資、武器,向潼關方向輸送。

  無論軍隊還是百姓,精神都十分亢/奮,目光炯炯,斗志昂揚,同仇敵愾。

  可見,杜預【討逆檄文】效果奇佳,已經鎮定了大唐上下軍心民心,鼓舞全國/軍民士氣,讓他們重新樹起大唐必勝信念。

  杜預來到潼關下。

  此時已經入夜,潼關兩側都關閉。木蘭上去打探,兵士說要到明日一早,才能重新開關。

  杜預焦急望著遠處天邊——他可以清晰看到,遠處數十萬叛軍,卷起的沖天煙塵,正在向潼關方向逼近而來。

  預計,明天第一縷曙光升起,潼關開關的時候,叛軍大隊也將抵達,杜預將被堵在潼關里,無法及時返回滁州。

  杜預心急如焚。

  滁州如今沒有田洪鳳,沒有杜預,只有一座普通的城池,根本擋不住安祿山的虎狼北狄大軍。

  無論如何,他今夜必須過關。

  他試圖叫醒關上守衛的將領,特事特辦,允許他出關。

  可惜,關上根本無人應答。

  杜預試圖再問,卻被一道凌厲的箭羽,射在腳邊。

  一個將領威嚴喝道:“哥舒翰將軍嚴令,叛軍來襲,潼關封閉。任何人都不許出入。你再敢大聲喧嘩,我就一箭射死你。”

  杜預凝望著潼關上下。

  潼關,其實并不是一道關,而是足足十二座關卡、城池、要塞組成的一組要塞群。

  這組要塞群,充分利用了黃河、華山天險,堵住了去往長安的道理,將叛軍堵在了關外。

  此時,潼關周圍十二座要塞,早已高度軍事化,哥舒翰統領十幾萬大唐精銳,將此地團團護住,戒備森嚴,水泄不通。

  只可惜,杜預也過不去。

  杜預拿出監國布衣的金牌令箭,送了上去:“監國布衣,杜預要從此地路過,有緊急軍務。求通融。”

  不多時,潼關上一個老邁聲音淡淡道:“你說自己是杜預,有什么證據嗎?特殊時期,光一個令箭,不足以讓你過關。”

  杜預仰頭看去,只見一個白發蒼蒼、眼神威嚴的老將,正在十幾丈高的城墻上,有若實質的深邃鷹目,威嚴凝視著自己。

  杜預心中一動,微笑拱手:“原來,是哥舒翰老將軍?”

  木蘭,吃了一驚。

  想不到,哥舒翰竟然親自出來,見杜預?

  哥舒翰乃是大唐四大名將之首。其他三位,分別是死去的高仙芝、封常之,還有··杜預熟識的劍圣將軍裴旻。

  哥舒翰,乃是突厥人,與安祿山一樣擁有胡蠻血統,卻被大唐委以重任,擔任安西都護府大都督。經營西域幾十年,戰功赫赫,功勛卓著。

  在安史之亂即將爆發之際,哥舒翰被朝廷調往潼關,鎮守此地。

  杜預仰頭看去同時,哥舒翰也在凝視著他。

  “你當真是杜解元?”

  哥舒翰淡淡道。

  杜預點點頭:“正是在下。”

  “做一首詩。”

  哥舒翰突然嘴角一翹:“我知道,你能詩成鎮國,做一首詩,證明你是杜預,我就破例放你過去。”

  杜預啼笑皆非——得證明我是我自己?

  不過,杜預略一沉吟,卻也想到了一首十分有名、膾炙人口的詩。

  哥舒翰,乃是鎮守大唐潼關的關鍵人物,這種交好他的詩詞,惠而不費,可以來一波。

  杜預淡淡道:“【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哥舒翰眼睛一亮。

  夜空中,北斗星在冬夜的天空閃耀著孤寒而冷酷的光芒,卻能為夜間萬民百姓辨明方向。

  而杜預用高掛在天上的北斗星,表達邊地百姓對哥舒翰的敬仰。

  一股才氣,直沖牛斗,物華天寶,射向北斗。北斗之光,刺破蒼穹而下,籠在哥舒翰身上,猶如給哥舒翰披上了一層銀光閃閃的外衣、外甲。

  哥舒翰閉上眼睛,感受到這首稱贊自己、才氣驚人的詩詞,給自己帶來的恐怖加持。

  他哥舒翰一輩子都在戍邊抗敵,保國為民。作為控制數千里土地、數十萬大軍的安西都護、大唐名將,自然有無數人寫詩、阿諛奉承,拍他馬屁。他也早就聽膩了。

  但,杜預并不從激烈的戰斗,直接描寫他如何英勇善戰,如何機智果敢,用兵如神等,而是通過側面描寫的手法來突出他的形象。

  第一句“北斗七星高”,就把哥舒翰在人民心中如同北斗星般威望渲染出來,來宣揚哥舒翰赫赫武功。“哥舒夜帶刀”,這個“夜”字用字如神,好像引人注目人物畫像。在那簡煉有力、富有特征的形象,蘊藏了一股勃勃英武之氣,寫盡了哥舒翰將軍百戰、不怒自威、擎天之柱、戰則能勝的信心,而給妖蠻叛軍以“屏足不敢近”的威懾。

  “哥舒夜帶刀?”

  哥舒翰閉目。

  舒坦了!

  這句話,比起那種沖鋒陷陣詩詞更豐富、更傳神百倍,更能誘導人們的想象——哥舒翰該如何勇猛、機警、足智多謀、威震四海?

  杜預沉聲道:“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無論何方妖蠻,至今牧馬只敢遠望,卻再不敢南來越過臨洮,攻擊大唐。

  臨洮乃是大唐邊境,乃是唐長城的起/點,是大唐抵御妖蠻入侵重鎮。

  【哥舒歌】,短短四句,詩成鎮國!

  整個大唐,半壁江山,都在浴血奮戰中,無數將士百姓驟然聽到了杜預這贊頌哥舒翰、激/情澎湃、戰意高昂的詩詞,熱血沸騰。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我們有哥舒翰!大唐不會滅亡!”

  “我大唐還有杜預,杜預正在稱贊哥舒翰。”

  “我大唐人才濟濟,文武兼備,豈會敗亡在安史亂軍手中?做夢。”

  “殺,哈哈!跟叛軍拼了。”

  不得不說,圣元大陸作為才氣世界,才氣的作用簡直大的無以復加。

  原本孱弱的大唐軍民,在杜預【討逆檄文】激勵下,戰意還在上升,又連夜聽到了【哥舒歌】,猶如冰冷冬夜在黑暗中瑟縮、摸索、絕望的旅人,驟然聽到了激蕩人心的戰歌,抬起頭就能看到天邊明亮的北斗星,閃耀在他們眼中、心中,點燃希望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大唐軍民高呼【哥舒歌】,奮力高舉大刀,石頭,向攻城的叛軍頭上砍去、砸去!

  無數岌岌可危、險些被攻破的城池上空,都響徹著【哥舒歌】震耳欲聾的歌聲。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

  不敢過臨洮!

  在戰爭中,一首詩、一支歌的作用,無比巨大。無數國家的國歌,本就是戰歌,鑄就了國魂、軍魂、民魂。

  隨便舉個例子:南北戰爭中【揚基。杜德爾】,法國大革命中【馬賽曲】、夏國偉大抗戰【義勇軍進行曲】,都激勵了戰爭,鑄造了鋼鐵一般民族精神。

  而安史之亂中,杜預【哥舒歌】,也起到了類似的作用。

  大江南北,爭相傳唱,長城內外,歌聲嘹亮。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