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至圣先師 > 第826章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
  太宗不光是李唐第二代皇帝,更是大唐貞觀盛世締造者,當年大唐四戰之地,但王師四出,打得周圍各國狼狽不堪,攻城略地,開疆拓土,將李唐版圖推到鼎盛。

  太后再狂,也不敢與太宗相提并論。

  可當年太宗之才,又有房杜之才輔佐,依舊無法統一圣元大陸,而今大唐勢力衰微,可謂茍延殘喘,皇帝昏庸無能就不說了,連我杜預才干,也不敢與房杜相比,朝廷卻想要息事寧人,草草收兵,準備躺贏?這可能嗎?

  只是一個開始。

  杜預的信函,才寫了第一個問題,就響徹大唐,回蕩全國,甚至漂洋過江傳到了金陵。

  金陵,朝廷。

  太后正在修整她心愛的花花草草,一旁玉真公主滿臉崇拜,正捧著一本宋家書行印刷發行的【杜解元詩集】,美眸異彩連連,搖頭晃腦誦讀著。

  三個重臣,圍攏著太后正在議論朝政。

  一位英俊瀟灑、劍眉星眸的年輕親王,正是武親王李泌。

  若說年輕皇帝失心瘋后,誰最有希望手握大權,便是這李泌。

  李泌是太后親出的小兒子,比倔強的年輕皇帝更得太后之心,更是一表人才、才華橫溢,年紀輕輕,門客三千,文治武功,都頗有建樹,素有賢王之美稱。

  太后多次說,要說最像太宗皇帝者,莫過于李泌。

  安史之亂爆發后,太后派李泌率軍前往金陵,掌握南方政權,為大唐穩固后方錢糧重地、經濟中心。

  大唐內亂后,金陵被吳越兩國覬覦,派軍偷襲,李泌率軍多次擊敗進犯之敵,守住了金陵,算得上李唐宗室中冉冉升起最璀璨的將星。

  李泌目似朗星,唇紅齒白,聲音洪亮,說話擲地有聲,侃侃而談:“母后,兒臣以為,皇兄身體抱恙,母后組成內閣正當其時。兒臣更以為,母后命杜預停止進兵,交出兵權之懿旨,更是釜底抽薪之妙策。”

  太后微笑,點頭。

  小兒子果然聰慧過人,一點就透,猜到了她讓杜預停止進兵的深刻用意。

  武士彟卻皺眉道:“只是,如今赤術和蒙元精銳,已經被杜預殲滅在洛陽。河北已是無主之地。而大漢和東齊都在二度發兵河北。我若不趁機收復,必被別人占據。到時候,我大唐與大漢、東齊如何索取河北之地?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李泌卻冷笑道:“武都督可聽過一句——寧與友邦,不與家奴!河北就算落入大漢、東齊之手,也好過落入杜預之手。杜預如今占據兩京,深得人望,一呼百應,勢力太大,乃是我朝廷最大心腹威脅。連皇兄都被他氣瘋了。若他再占據河北,干脆與朝廷劃江而治算了。”

  范相添油加醋道:“武親王說的正是。杜預此人狼子野心,朝廷不能不防啊。”

  武士彟大皺眉頭。

  本以為,皇帝瘋了,換上太后臨朝聽證,還組建內閣會有所改變,沒成想換湯不換藥,還是掣肘+猜忌的老思路。

  太后卻搖頭,訓斥武親王道:“你們莫要胡思亂想。哀家對杜預的忠心,從未有過絲毫懷疑。只是杜預為朝廷浴血奮戰、南征北戰,又中了奇毒、受了重傷,哀家只是心疼他而已——哀家并非不想一鼓作氣,收復河北,只是形勢所迫,暫時停下腳步喘口氣。觀望一下大漢、東齊與蒙元戰爭結果,再做決策不遲。”

  武士彟默然。

  雖然太后換了委婉的說法,讓杜預休養生息,但本質還是防止杜預借機坐大,不讓他立下更多更大功勞。

  杜預浴血奮戰,殲滅赤術和蒙元精銳,河北唾手可得,卻要拱手讓給大漢、東齊?

  武士彟內心嘆息——婦人之見、誤國誤民。

  只是他也不敢提出直接反對。

  誰知,玉真看到得意處,忍不住吟誦起來:“好一首【出師表】,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太后不悅,皺眉道:“你說什么?”

  武親王李泌道:“玉真,別誦讀了。好惹人心煩。”

  玉真愕然道:“我什么都沒說啊?”

  空中,卻清晰可辨、傳來了杜預的聲音。

  “安祿山、史思明各據州郡,朝廷卻論安言計,動引圣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安史反賊坐大,禍亂天下,此臣之未解二也。

  從過去看,安祿山、史思明早就露出謀反跡象,各占實力雄厚州郡,雄踞河北三鎮;朝廷卻在議論安守策略時,主戰主和,爭論不下,大臣們動輒引用古代圣賢的話,大家疑慮滿腹,胸中充斥著懼難;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討,讓叛賊安然強大起來,終于席卷天下,禍亂大唐,朝廷無所作為,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點。

  太后臉色大變:“這,這是?”

  玉真公主一臉無辜,驚喜道:“真不是我誦讀的。這貌似是···杜預又作了一篇?”

  李泌臉色轉陰,陰沉道:“母后,這杜預在搞事情啊?他之前上【出師表】,逼的皇兄不得不承認他主帥之位,允許他征伐洛陽,收復舊都,如今母后不許他再出兵北伐,他又故技重施,作【后出師表】,蠱惑天下,來堵住母后的嘴?”

  太后瞠目結舌,站起來氣得鳳體顫抖。

  還有這種操作?

  她當太后這么多年,從沒體會過杜預嘴強王者的厲害。

  但杜預提出的這兩個問題,尖銳非常,在情在理,讓太后無法回答。

  你說不允許我出兵北伐,那好。臣有幾個不明白的問題,要請教太后。

  第一,論主君,皇帝太后不如當年的太宗皇帝,論臣子,我也不如房杜之才,你說守住就是勝利,試問怎么守?

  第二,安史之亂之所以爆發在河北,就是因為朝廷昏庸無能,沒有決斷,明知道養癰貽患,還是議而不決、久拖不決,使得安史叛軍一步步坐大,養虎為患,反噬大唐。現在河北唾手可得,太后又拖來拖去,如何能行?

  這兩個尖銳問題,回蕩在大唐空中,引發全國百姓熱議。

  “什么?杜解元又寫出師表了?”

  “貌似是太后又下令,停止進軍,不讓杜解元收復失地。”

  “朝廷這是作死啊?明明我軍連戰連勝,士氣旺盛,正該一鼓作氣,收復全部失地,如何能停止北伐、功敗垂成?”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啊。北伐乃是我大唐收復國土的全部希望。”

  “皇帝失心瘋了,太后婦人之見,大唐沒救了。”

  “若我等不下手收復,只怕河北就要被蒙元、大漢、東齊瓜分占據。河北三鎮,數百年乃我大唐核心國土,土地肥沃、物產富庶,落入敵人之手,我大唐亡國無日矣。”

  大唐各州、各地,街頭巷尾,士農工商都在熱議,情緒激動。

  很多讀書人,年輕氣盛,走上街頭,彼此串聯,大聲抗議起來。

  “朝廷為何要停止北伐?”

  “為何不相信杜解元?”

  “我看,是朝廷自己打小九九,唯恐杜解元功高震主,生怕駕馭不住啊?”

  “前些日子,洛陽激戰正酣,皇上還派出賈玉做監軍,那烏龜王八蛋想要掣肘杜預,卻被杜解元拒絕。”

  “賈玉,甲魚,可不就是烏龜王八蛋嗎?哈哈!”

  “朝廷昏聵,亂政頻出。此乃亡國之兆也!”

  金陵城內,街頭巷尾,也涌出大批民眾,抗議朝廷昏政,大罵太后昏聵。

  連皇宮之中,都聽得清清楚楚,太后氣得發抖:“巧舌如簧,三寸不爛之舌,攪亂天下無敵手。”

  李泌陰冷道:“巧言令色,一張亂德之口,霍亂十國之人心。”

  武媚娘在一旁偷笑:“你們娘倆,在這對對子呢?”

  杜預連珠炮般,空中連番質問:“曹操智計,殊絕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于南陽,險于烏巢,危于祁連,逼于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后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這是拿大漢舉例,說曹操智能謀略,遠遠超過別人,他用兵像孫武、吳起那樣,但是在南陽受到窘困,在烏巢遇上危險,在祁山遭到厄難,在黎陽被敵困逼,幾乎慘敗在北山,差一點死在潼關,然后才得僭稱國號于一時。何況臣下才能低下,如今朝廷竟想不冒艱險,來平定天下,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點。

  太后如遭雷噬,連連后退,腳步踉蹌,臉色鐵青。

  她知道,杜預這是要將朝廷小算計,公之于眾,大白天下,讓她在天下人心中名聲大墜。

  可杜預說的入情入理啊。

  如今天下,大爭之世,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奸雄之如曹操,用兵如神,也數次險死還生,才建立了方今大漢基業。

  如今河北三鎮,已然是無主之地,正待朝廷王師收復,朝廷卻限于內部爭斗考慮,不許北伐進軍,等于將大好國土拱手讓人,使得敵國坐大,我國削弱,豈不是亡國亂政?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