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魯濱漂流之不遜重生 > 第56章 忙碌而充實
  有時候,忙碌這個詞語是個很矛盾的說法。

  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任何一種矛盾的狀態,就像薛定諤的貓一樣近乎一個悖論。

  比如我可以說:我忙著在學習的時候偷懶,然后偷偷忙著打游戲。

  又比如我忙著在工作時間碼字、然后在休息時間忙著水文。

  ……

  忙著傷害、忙著原諒。

  忙著詰問、忙著釋懷。

  其實從任何一件事情和任何一種狀態下切換出去,只要你足夠投入,都可以稱之為忙碌。

  之前魯斌忙著造船,然后切換到農場里干農活依舊忙碌,但是卻莫名有種放松的感覺。

  所以有時候我們并不是因為忙碌而感到勞累,更像是因為不夠投入而覺得心累。

  有時候的心累僅僅是付出的代價不成正比,看不到希望而已。

  ……

  ……

  其實忙碌也可以休閑,農民和船工從來不覺得自己干活兒很享受,反而是他們認為很休閑的有錢人,把干農活和做木工等等這些勞作當成是一種休閑方式……

  當魯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一個更高的目標時,從船工切換到農夫的狀態,雖然依舊每天忙碌,可一想到每一件事都有意義,每一份不同的忙碌更像是自我的調節。

  ……

  就像現在,魯斌正在忙著給稻田插秧,新一季的水稻已經育苗完成可以移栽了,馬上又投入到麥子的收割當中。

  當大麥完成收割后,一共收獲了300多斤的麥子,魯斌還是用最原始的辦法,用木杵給大麥脫粒、脫殼。

  脫下來的麥麩和麥稈全部拿來喂羊,沒有一丁點浪費,而大部分麥粒都用鐵力木磨磨成了面粉。

  魯斌保留了一小部分麥粒嘗試煮麥粥和麥飯,怎么說呢,口感還是比較粗糙,比不過米飯。

  只能說偶爾換一下口味,補充一下膳食纖維。

  其實在古代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麥飯都是普通人的日常主食,因為缺乏其他營養,所以飯量極大。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漢朝已經普及“五谷”種植,“黍、粟、麥、菽、稻”成為漢朝社會的主食。

  然而,粟稻都是相對珍貴的糧食,往往只有那些王侯將相擁有大量食用的機會。

  相比而言“麥”由于適用于旱地種植,且種植歷史悠久,麥飯應該是漢朝社會,包括漢朝軍營的日常主食。

  漢朝的軍事重心一直以“邊塞”為主,《說文·食部》中記載“陳、楚之間食麥飯日蜚”,說的是關東地區基本依靠食用麥飯為主。

  所謂漢朝“麥飯”實際上是用大麥粗糧烙出的面餅,漢朝的戍邊將士基本上依靠它來維持生活。

  至于黍(俗稱黃米)、粟(俗稱小米)的普及程度都比稻子大的多,菽(俗稱大豆)因為是戰馬主要食物在那個時候也是主流。

  唐朝就有記載,一名士兵一頓的口糧是4斤黍。

  所以說在很多原始版本的五谷中是沒有稻的,而是“麻”。(有人說是麻子有人說是劍麻)

  ……

  后來在經濟重心逐漸南移之后,隨著南部地區的大開發,水稻才成為日常主食,并逐漸占據飲食的半壁江山。

  ……

  (講一個題外話,很多腦子一根筋的杠精說什么自己只吃面不吃米,所以自己根本不是袁老救活的巴啦巴啦,如果米的產量不提升,面的價格是不是暴漲?還有說什么平時吃的不是雜交水稻、什么雜交水稻是轉基因食品……我只能說,有這些人的襯托,才能體現生物的多樣性……)

  ———————————————

  當所有的農活都干的差不多后,魯斌開始籌備返回海邊堡壘的事宜。

  這一次回去,黃金梅麗號應該可以下水了,所以魯斌計劃一鼓作氣、畢其功于一役。

  現在降雨的規模逐漸大了起來,降雨的頻率也越來越頻繁。

  魯斌趁著天氣還算晴朗,把水壩給拆除掉,又把農田的排水渠、農場的圍欄整體加固一遍。

  做完這些,魯斌便出發了,這一次依然只準備帶上波兒,多寶還是留在這兒照看農場。

  魯斌一直都清楚,自己并不是逃離這里,而是從這里出發去探索整個世界,所以家是不可能舍棄的,稻子依然得播種,羊群依然要照料……

  ……

  推上小車,上面裝的滿滿當當的,類似葡萄酒、葡萄干、檸檬橙子干、大米、面粉、面包、棕櫚油、橡膠皮等物資不一而足。

  如果這一次能順利下水的話,魯斌計劃先出海一趟,熟悉一下船只的操控,至少是把小島附近探索一圈。

  最后再依照天氣情況選擇是否立馬離開這里。

  ……

  ……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