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至圣先師 > 第880章 杜預,文起八代之衰!
  這區區八個字,如八座泰山,重重轟然砸在了中行樂的心頭。

  中行樂一個踉蹌,身軀一顫,幾乎站立不穩。

  他心神被奪,徹底大亂,眼中第一次出現了錯愕、迷茫、懊惱、悔恨等復雜無比之色。

  他終于開始悔恨,反思自己背叛中原人族,墮落為逆種文人,投靠異族,做了帶路黨,反噬自己祖國故土,這一系列行徑是否數典忘祖、令人發指、遺臭萬年?

  過去,他一身反骨,逆骨錚錚,哪怕被人指著鼻子大罵,也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反而振振有詞,說自己背叛人族都是朝廷的錯,都是各國的錯,都是天下人的錯。主打一個嘴硬特,天下人都負我,我才理所當然負天下人。

  誰知,在聽到杜預吐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這句話,中行樂竟然再抵抗不住,踉踉蹌蹌,連連后退,臉上更出現了無比的驚駭之色。

  能讓天下三大逆種文人之首、最死硬派頭子中行樂,出現如此失態,可見杜預這篇詩文何等威力?何等正氣?對逆種文人造成多大傷害?

  杜預大聲道:“是氣也,寓于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卒然遇之,則王公失其貴,晉、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賁、育失其勇,儀、秦失其辯。是孰使之然哉?”

  孟子說:“我善于修養我盛/大正直的氣。”這種氣,寄托在平常事物中,又充滿于天地之間。突然遇上它,那么,王公貴族就會失去他們的尊貴,晉國、楚國就會失去它們的富有,張良、陳平就會失去他們的智慧,孟賁、夏育就會失去他們的勇力,張儀、蘇秦就會失去他們的辯才。是什么東西使它這樣的呢?

  杜預核心意思,浩然正氣,就是圣人之氣。

  遇上這圣人之氣、浩然之氣,能使任何強國、強者失去其原有的貴、富、智、勇、辯,可見其圣道至高、威力至大,乃是人間等閑力量、尋常之力,不可能抵抗的澎湃偉力、真理力量。

  杜預的聲音,傳得很遠,很遠···

  傳到了大唐境內,傳到了圣元十國,傳到了山與海的彼岸。

  天下人,都聽到了杜預關于圣人之氣、浩然正氣的論述,陷入了沉思與熱議。

  雖然圣元大陸,對圣道的追求自古以來從未停止,很多國家、學派、學者,甚至將之作為畢生的追求,窮經皓首,孜孜以求,上下求索,只求朝聞道夕死可矣,但真正能將圣人之道、浩然正氣,說的如此清楚、清晰的,杜預還是第一個!

  圣人,雖然對圣道理解很深,但圣人很少出世。

  圣人一出,往往人族危機時刻,不得不出,雷霆萬鈞,平息天下大亂后,圣人又會隱居起來,不再出現。

  故而,就算圣元大陸,圣道乃是人人向往、仰慕的正道,卻也很少有人能說清楚——什么是圣道,如何修煉成圣?

  但杜預這一段話,卻從根本上,對于浩然正氣描述、闡釋、評論,說明了浩然之氣并非虛無飄渺的東西,而是確實存在著的,這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正義力量、真理偉力和正氣精神。

  天下震動。

  一個白發老者淚流滿面,噗通跪地,對著杜預所在的方向,連連磕頭:“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八十有三,終于聽到了圣道、正氣為何物,雖死而無憾啦。”

  一中年官員,正在秉燭夜讀,聽到杜預“浩然正氣”之說,沉默良久,捶胸頓足,淚流滿面道:“我未曾發跡之時,也有杜解元這等浩然正氣,但一旦中舉、當官、掌權,便在功名利祿、滾滾紅塵中迷失本心。貪污、瀆職、弄權,無所不為,如今幡然悔悟,亡羊補牢,或許還不晚。”

  一貧困寒門士子,正在瑟瑟寒風中,蹲在鄰居窗沿下,借助鄰居家微弱燭光,看著手中的書簡,突然聽到杜預“浩然正氣”說,慨然直立而起,潸然淚下:“杜預,堪稱當代圣人也!我能聆聽到這一席話,勝過我讀書一甲子。我當馬上啟程,前去投入杜預門下,向他求學!”

  許劭正在書寫杜預方才連續作的數篇詩詞,又聆聽到這浩然正氣文,拍案贊嘆道:“杜預浩然正氣之說,沾溉后人,涵育百代,乃是立功立德立言,善莫大焉。”

  他嘆息道:“都說大爭之世,圣人不出,但杜預不就是當代的圣人嗎?這樣石破天驚的圣人之言,那些身居高位、目光短淺之人,卻囿于身份、家世和傲慢,不能看出杜預的道德高尚、志向高潔與立言價值。果然是食肉者鄙,未能遠謀。”

  “我在鸛雀樓上,觀杜預文骨,品評他窮極造化,神乎其技,乃【五言絕句之最】,稱贊杜預不愧大唐詩仙。當時還被鄭靖等質疑,我太過偏愛杜預,呵呵,如今看來,我竟然還小覷了天下英雄!”

  “杜預,不僅僅是大唐詩仙!”

  “說他是詩仙,都是貶低他的成就。”

  “他,必成下一代真圣!”

  許劭推開窗戶,憑欄而望,任由清冽而清新的空氣,倒灌而入,讓靈臺為之一涼。

  “這天,要變了。”

  杜預一步步走向中行樂。

  他每一步,都不大,但走的極穩極慢,留下一連串深深的腳印。

  杜預沉聲道:“浩然正氣,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岳,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他一字一句,宣之于口,才氣如河,化為江海橫流,浩浩奔涌,襄陵浸天,勢不可擋!

  浩然正氣,定有一種不依附形體而成立,不依靠外力而行動,不等待出生就存在,不隨著死亡就消逝的東西了。它在天上就成為星宿,在地下就化為河川山岳;在陰間就成為鬼神,在陽世便又成為人。這個道理十分平常,不值得奇怪的。

  中行樂連連后退,面色惶恐,被杜預震懾到站立不穩。

  這場面,若被其他人看到,定會震驚圣元大陸。

  一個逆種鎮國大學士,竟被一個舉人言語震退,面有慚愧,節節敗退。

  這場面,何等逆天?

  杜預何德何能,能以舉人身份逼退逆種大學士?

  杜預浩然道:“自大周變亂以來,道喪文弊,仙魔神佛,異端并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書生獨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于正,蓋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屢敗蠻夷猛將,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自從上一次統一全國大周滅亡以來,大爭之世,萬族并起,民間道德喪失,文風敗壞,外界萬族并起、仙魔神佛、法兵農等各派邪說一齊出現。哪怕經歷了大唐貞觀、開元的興盛時期,依靠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等名臣圣賢輔佐,這種圣道、文道的頹勢還不能挽救。

  只有一個出身普通、貧寒的書生,從普通人里崛起,在談笑風生中,開創一場局面全新的古文運動,天下人就紛紛傾倒追隨他,使思想和文風又回到圣道/上來。他的文章使八代以來的衰敗文風,得到振興,他對圣道的宣揚,使天下人在異端邪說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誠曾觸犯了皇帝的惱怒,他屢次擊敗了蠻夷入侵的猛將,他的勇氣能折服三軍的主帥。

  這難道不是與天地化育萬物相并列,關系到國家盛衰,浩大剛正而獨立存在的正氣嗎?

  杜預沒說這書生是誰,但天下人,都能猜到他說的是誰。

  宋佳霖正正衣冠:沒錯,正是在下。

  言歸正傳。

  杜預確實因一意孤行,堅持主戰,收服河南河北,收復兩京,而深深觸怒了主張避戰的皇帝,從而失去了皇帝的恩寵,與朝廷的關系由蜜月期,驟然墜入冰河期。

  但杜預的主張,乃是符合大唐利益,江山社稷、萬民福祉的。

  因此,他發自忠誠,問心無愧,堅持己見。

  他一路斬殺了無數北狄胡蠻的猛將、虎賁、精銳,收復了兩京,河北等地,為國家恢復統一作出杰出貢獻。

  他又因勇冠三軍,成為了北伐軍的主帥,統帥唐軍一路向北,征伐異族,收復中原。

  這是何等功績,難道還不配稱“浩然正氣”嗎?

  杜預每吐出一個字,他都能清晰感受到,白銀級至圣文骨正在完成最后的蛻變與升級,通體泛出金色,瘋狂吸收著萬里文氣、天地旋渦,席卷而來的浩然正氣。

  天地正氣入體,杜預推動浩然正氣,流轉不息,徐徐而動,以體練氣、以氣養魂、以魂養氣、以氣煉體,形神合一、聚齊致柔、摒除雜念、百會開合達到煉精化氣。

  杜預感到,浩然正氣浩浩蕩蕩,從丹田發動,通過奇經八脈、十二經脈,流遍全身,使精和氣密切結合,氣化為神,腎氣入腦,補益腦髓,腎腦可以互相補益。

  凝練文骨,文骨發出金鐵交鳴之聲,漸漸泛出金色。

  金色文骨,終于大成!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