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中文網 > 儒門天下 > 第六十一章、煉字第一課,何為子?
  講臺之上,老夫子依舊在侃侃而談。

  “通過學習文字,我們就能領悟道理。”

  “通過領悟道理,我們就能誕生文氣。”

  “文氣進入眉心,便能形成文海。”

  “所以文海是儲存文氣的地方。”

  “儒者想要獲得文氣,有三種方法,其一便是通過讀書寫字;其二便是通過書寫文章,得到天地認可;其三便是產生頓悟,傳說有靈性的人,有時候會得到天道的眷顧,產生頓悟之緣。”

  “有人一朝頓悟,一夕成圣,有人一生遇不上一次頓悟的機會,蹉跎半生。”

  “不過頓悟往往是隨伴在大挫折,大悲痛,情緒大起大落,人生大哀大悲的時候,或許,不經歷這一切,得不到頓悟的機會,也是好事。”

  “人生,平平常常,才是幸福啊……”

  老夫子的聲音,娓娓而來,講的都是儒者最基本的知識。

  而顧謹言,眼睛亮起。

  有些東西,他當然已經知道。

  有些,卻是第一次聽聞。

  譬如,頓悟。

  他這才知道,原來儒者還有這種機緣,如果能頓悟,一朝成圣,那豈不是少了那么多年的辛苦煉字之功?

  不過,隨即,又搖搖頭,知道是好高鶩遠。

  如果頓悟那么容易達成,那就沒有那么多一直困在儒生,秀才境界的儒者了。

  而圣人,豈不是遍地都是?

  其一,是頓悟并不容易獲得;其二,則是即使頓悟,也不是一定就能成圣人。老夫子不過是打個比方而已。

  而且,想要頓悟,往往隨伴大喜大悲,其后才能大徹大悟。

  這種時候,一般是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那么,期待這樣的頓悟,又何喜之有?

  拋下心中的妄念,顧謹言繼續聽起來,而接下來,老夫子所講,卻是最基礎的,儒道十境。

  “隨著文氣的積累,儒者的修為也會不斷的提高,產生不同的境界,此即為,儒道十境。”

  “第一境:格物境儒生;第二境:致知境秀才;第三境:誠意境夫子;第四境:正心境學士;第五境:修身境書君;第六境:齊家境大儒;第七境:治國境宗師;第八境:平天下境賢人;第九境:明德境半圣。第十境,也就是超品——圣人。”

  “大學有言,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誠其意,欲誠其意,先致其知,而致知在格物。”

  “儒生境:首要的便是追索文字的道理,產生文氣,并積累文氣。”

  “秀才境:文氣積累到一定程度,自己掌握的蘊道文字也達到一定規模,便可以將文氣附著于詩句,產生攻殺之力。”

  “亦稱之為,戰詩詞!”

  “夫子境:將戰詩詞不斷濃縮,簡化,形成夫子奇技。有時一個字,或者幾個字,可代替一首詩,當然,越長的詩句想將其濃縮起來越難,這等你們到了這個境界便知。”

  “譬如,秀才寫詩,要一筆一劃,從頭到尾,一個字不漏,將這首詩完整的寫出來,才能形成戰詩詞。”

  “而到了夫子境,將一句濃縮為一字,或將整首詩,濃縮為一字,僅僅一字,整首詩的力量便直接喚出,省了臨戰寫字的時間,同時也提升了其威力。”

  “而到了學士境,則開始煉字。”

  “這里說的煉字,不是你們理解的那種理解文意,并注入精氣神,產生文氣的煉字,這里是真正的煉,將文字當文寶一樣來煉。”

  “因為學士境,可以使用文寶!”

  “亦可將文字煉化,形成‘寶文’,收入文海,將文字當文寶一樣日日蘊養,你們那日,應該都上了城頭,見過院首大人幾人,使用文字對敵,一張口,便飛出不同特性,不同顏色的文字。”

  “那,就是它們煉化出的文字,平時收于文海中,一到戰時,可將武器放出來,攻敵殺敵。”

  “當然,越往后的境界,儒道越神奇,不過我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夫子,對學士境尚知一二,但對書君以上,就不太了解了,要靠你們日后,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探索。我期冀,有朝一日,我們之中,能出一位學士,甚至能出一位書君!”

  “嘶!”

  眾人聽了老夫子的話,不由苦笑。

  這里大多數人,只是儒生,有幾個,甚至儒生都不是,連文氣都沒誕生。

  老夫子卻讓他們成為學士,甚至成為書君。

  這里絕大部份人都不敢這樣想。

  當然,也有驕傲的,認為自己早晚能成為這樣的人,只是到底能不能成,不能全靠你想,還得看你的天賦,能力,機緣。

  “好了,該講的我都講了,接下來,我們進行晨間的煉字。”

  “這里有一篇《論語》學而篇,我不管你們在家里,是用什么文章來煉字,但是在講堂上,我們都從《論語》學而篇開始,已經覺醒文氣的,今天便從這《論語》學而篇的開頭開始煉起,而還沒有掌握文氣的,我則開始教你們,如何領悟文字的道理,如何注入自己的精氣神,掌握書寫的辦法,嘗試感悟文氣的存在。”

  “開始吧!”

  于是,丁科一班的學子們,只能攤開紙張,開始磨墨。

  一邊磨,一邊默背《論語》學而篇的內容,當然,有些人肯定記不住,比如顧謹言,幸好老夫子已經將其內容釘在了講堂正中,一眼望去,便可清晰看見上面的內容。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一個一個字,跳過心頭,如涓涓流水,顧謹言默記片刻,將其背下,竟覺滿口生香。

  他端正身姿,鋪上白紙,開始磨墨。

  而要學握的第一個字,毫無疑問,就是“子!”

  何為子?

  其實這個問題很早之前顧謹言就想知道了,什么是子?

  為什么上古先賢,都叫子。

  可是他雖然好奇,卻從來不曾主動去查詢過,因為這些知識好像沒什么大用,所以他從來也不主動去查找,因為心里想的是,我干嘛要知道他為什么叫子?

  他叫老,他叫少,他叫什么都行……反正都只是歷史書上的一個稱呼。

  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

  可現在,他想要掌握這個字,便必須知道,何為子?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